分享

脾胃养生

 gm63 2021-03-15

脾胃养生

★她的案例:

“现在连牛奶都不能喝了,她最喜欢的牛奶,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这么小开始就有胃病,主要是平时吃菜太少,吃巧克力,有时还吃个冰激凌。”……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去做?脾胃为什么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听着这样的现象,心里也有些不舒服,毕竟面对年龄比较小的她来说最喜欢的东西不能吃是一种煎熬。所以,在趁我们身体还算好的情况下,一定要提前避免这样的现象。

★脾胃为什么不好?如何避免?

第一,情感。情感因素对食欲、吸收、消化也有很大影响。想保养好脾胃,要保持良好情绪。不良情绪会导致食欲下降、喛气、腹部胀满、消化不良等。

第二,饮食调摄。饮食要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要以素食为主、荤索搭配。要常吃蔬菜,满足机体需求,以便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粘性大和干硬食品,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第三,注意冷暖。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尤其在春秋气候变化时,虚寒胃痛的人要注意保暖;脾虚泄泻的人,脐部一定要保暖,而且少吃甚至不吃生冷瓜果等。

第四,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适当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成分吸收。也可在晚间睡觉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约10分钟左右,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

★吃什么养胃呢?

第一,一定要少吃米饭,多吃馒头或者其他易消化的软食。馒头不硬、易消化。

第二,常喝小米粥。小米有米黄金之称,可和胃温中,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的功效。胃不好的人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和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呕吐和反胃的作用。

第三,多吃蔬菜。蔬菜多食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胡萝卜、土豆、芡实、紫苏叶、薏米。

第四,糖姜片、糖姜水。糖姜片在超市就有成品,价格不高,比自己制作要省事。糖姜水是将生姜切片,加红糖共煮,胃寒疼痛不断时,趁热饮用很有效。

第五,桂圆。李时珍曾说过:食品以荔枝为美,滋益则龙眼为良。桂圆可入药,有壮阳益气、温胃补脾等多种功效。

第六,山药。脾胃虚寒的人常出现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等症状。熬山药粥喝,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状况。

第七,南瓜。《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所含的丰富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等,起到有效的排毒作用。

第八,木瓜:木瓜含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并加速蛋白质的吸收,可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可以健脾胃、治胃痛。但要注意的是:木瓜偏寒,不要空腹食用。

★胃不好,应注意什么呢?

第一,每日进餐定时定量不要过饱,最好每天吃到5成饱左右,最多不能超过7成饱。

第二,不能吃甜食。不只是甜食,像太甜、太酸、太油腻的食物对胃肠来说都有负担。醋是酸性食物,会使胃酸增加,胃食道逆流症状更严重。

第三,饭后站一站对消化很好。用餐后,血液会流向胃部并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既不可剧烈运动,也不可不动,所以采取站一站的形式。尽量不要饭后躺着或坐下来趴着。

第四,胃不好要忌烟酒。烟要戒,酒少喝。香烟里有尼古丁和咖啡碱会改变胃肠黏膜血液循环,刺激胃酸分泌。经过研究,有抽烟习惯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即使做过治疗,也不易痊愈,必须戒烟后,溃疡症状才有所好转。

第五,少食用或不食易产气食物:比如,生葱、生萝卜、生蒜、洋葱、蒜油等;生冷食物:比如,大量冷饮、冷拌菜等;坚硬的食物:比如,腊肉、香肠等;强烈的调味品:比如,胡椒粉、芥末、咖喱粉、辣椒油、酒精类食物等。

第六,若患者进食某些食物后出现不良症状时,要停止食用。

第七,进食时要心情舒畅、细嚼慢咽,便于我们的消化。

★中医角度,怎样认识脾胃?

第一,健脾养胃先养心情。脾胃了是有感情的,情志养生也是要养脾胃。心情抑郁、情绪低落时,会茶不思饭不想,在放松的环境和愉快的心情会使我们胃口大开。

中医学早已意识到:情志伤胃,古代先贤对胃病治疗多是强调调节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情绪对脾胃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养脾胃,首先要调理好我们的心情。

第二,五谷饮食健脾胃。脾胃者,仓廪之官也,饮食养生从养脾胃开始。

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水谷。所以,养脾胃最好莫过于五谷。《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说: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应作为辅助,发挥补益的作用。

养脾胃不仅要多吃五谷糙米,还要注意饮食有节和多样化,顺应四时,各种美味食物要顺应食用。

第三,治疗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单纯靠治疗达不到效果,需要饮食调理配合治疗。平时管住自己的嘴非常重要,万万不可只涂一时嘴舒服,而忽视了肚子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