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阵发性自汗治验

 新用户99775517 2021-03-15

        患者:张X华、男、85岁、退休工人、系铜城办事处西堂村人,2018年10月8日初诊。         

       主诉:每天阵发性出汗4~5次2月余。              

        现病史:2个多月来,每天陈发性出汗4~5次,并感觉肢体烦热,经多方中西医治疗乏效。老人怕老这样出汗引起虚脱,损害身体,因而极度苦恼,随找了很多医生用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效果。后经人介绍找余诊疗,前医用药均为补气、固卫、止汗等补肺养心收敛之品。         

        刻诊:主症同上,饮食、二便、睡眠均可,出汗无固定时间,且汗量较大,即便是过量活动,也不一定出汗,并不恶风,唯感身体沉重疲乏,头沉如裹,时有肢体烦热,舌红,苔白厚腻,根部稍黄,脉弦滑数。         

        辨证:患者体质较肥胖,属痰湿体质;其汗出时间不规律,与活动劳累无关,知非气虚汗出,且前医用补气之药乏效;其不恶风,知非营卫不和之表虚外感汗出;其汗出系自汗,非盗汗加之舌脉知非阴虚汗出。据患者身重,头沉,肢体烦热,舌红苔白厚腻,根部黄,脉弦滑数,属湿邪内蕰,郁而化热之证。湿热郁蒸,故致阵发性汗出、身热、肢体烦热;正气抗湿邪外出无路,也可通过皮肤致汗出,再结合其体质,可明确诊断。 

        诊断:自汗(湿热内蕴型)。     

        治则:清热除湿,解郁除烦。         

        方选:三妙散合三物黄芩汤、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苍术20克、黄柏10克、苡薏仁30克、黄芩10克、苦参10克、生地15克、柴胡18克、半夏12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栝楼25克、藿香10克、附子6克。              5付,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早晚口服。         

        6~7天后,没有接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效果反馈意见。随电话联系了介绍人,以咨询患者情况。介绍人回复说:“病人吃了3付药就不出汗了,吃完5付药,病已好了,不用吃药了。其家属早就给我说了,让告诉你一声,我忘了,对不起!”        

        分析:本患者属湿热内蕴而致汗出无疑。致于所选方药辨证思路如下:三妙散是治疗湿热的正选,不必多解释;选三物黄芩汤,是根据《金匮》附方:“三物黄芩汤治妇人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其方证中“四肢苦烦热”与本例患者“时有肢体烦热” 相符,并且其长期汗出也易耗伤津液,生地也正合拍;选用小柴胡汤,根据患者阵发性出汗、烦热,与“往来寒热”有相近的意思,并且“阵发”可以理解为“往来”,另外其有“烦”的症候存在,也合小柴胡义;加入栝楼是加强除湿热的力度;加入藿香是取其芳香化湿之义;加入附子是取其温补肾阳之义,因患者85岁高龄,又长期出汗,易耗伤其阳气,并能防止方中一派寒凉药物再伤其阳。鉴于上述,故本例患者,取效甚捷。

        一一李书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