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典型抑郁症的治疗

 兰墨阁 2021-03-16

      非典型抑郁症由来已久,但是关于它的疾病归类到现在还是模糊不清,原因就是病因不明。在重性抑郁症,双相障碍(包括双相1型,双相2型),反应性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经前期综合征等里面都可以出现非典型抑郁症的表现,归于任何一个精神障碍里面都不合适,有人认为是单独一个原发性情感障碍,其抑郁症状长期被焦虑恐惧,恶劣心境掩盖;有人认为是抑郁焦虑综合征,抑郁和焦虑共存;有人认为就是反应性抑郁症(非内源性抑郁症),受外因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本作者目前认为归类到一个抑郁谱系障碍更合适。

      既然不好明确归类,那么治疗原则也是不一样的。在以前,非典型抑郁症是根据抗抑郁药治疗效果不同而提出来的一组抑郁症亚型,临床以应激事件为诱因而产生的反应性情绪障碍。既然是抑郁症的一组亚型,治疗应该按照抑郁症的治疗来进行,对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效果明显,比如笨已肼,异丙烟肼等,由于其副作用大而淘汰。对部分三环类抗抑郁药也有效果,比如丙咪嗪,氯米帕明等,目前这类药在部分地区仍然使用。新一代抗抑郁药目前使用比较普遍,效果也可以,比如氟西汀(缓解肢体沉重,瘫软,抑制贪食),舍曲林(降低焦虑,改善人际关系敏感性,提供驱动力),安非他酮(提供动力,兴趣和快乐感),阿戈美拉汀(改善多睡,调节睡眠节律),度洛西汀(缓解躯体疼痛)。但是部分人不太理想或者病情反复,临床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比如出现烦躁,焦虑加重,转躁等。

     由于非典型抑郁症比典型抑郁症具有更多的共病,比如共病焦虑障碍,饮食障碍,双相障碍,物质依赖,品行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恶劣心境等,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非典型抑郁症,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比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联合氟西汀,可以减轻抗抑郁药的烦躁副作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抗焦虑作用来降低焦虑。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也可以作为增效剂,加强抗抑郁药的疗效,比如和SSRIs或多受体抗抑郁药联合使用。

      非典型抑郁症也是难治性抑郁症,所以部分增效剂和抗抑郁药合用,也是一个治疗方法,比如锂盐,拉莫三嗪,甲状腺素片,丁螺环酮,坦度螺酮,镁锌合剂,叶酸,东莨菪碱,促红细胞生成素,睾酮,经颅磁,日光浴等。

      非典型抑郁症与双相障碍2型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有研究认为双相障碍2型的抑郁症状多反映非典型抑郁的现象,抑郁症状大部分重叠,况且和双相障碍共病比较常见,单纯使用抗抑郁药部分转躁,部分焦虑情况加重,也有一部分短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无好转或反复发作,所以其有可能和双相障碍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故可以作为双相2型的一个亚型来对待,实际上的临床观察二者之间相互密切,按照双相2型治疗的效果又比较理想。治疗原则是在情感稳定剂的基础上使用转躁率较低的抗抑郁药。比如氟西汀,安非他酮,阿戈美拉汀。

      在生化方面,非典型抑郁症的神经递质分泌不足,如5-HT,NE,DA低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分泌不足,所以应用多受体抗抑郁药应该是一个好的方向,比如伏硫西汀,目前国内正在临床应用,具体情况等待验证。 

      共病的治疗(略)    

      心理治疗方面,既然非典型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多为外源性的应激,比如童年心理创伤,亲子关系紧张,社会人际关系紧张等,那么心理治疗也是可行的,比如行为激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无抽搐电休克对非典型抑郁症无效,或许说明和典型抑郁症有不同的病理背景。

      总之,非典型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难点,目前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治疗指南,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以具体病情为核心的治疗原则应该不能改变。(转自公众号“郁香花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