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丨一起在豫南乡间放牛的那些日子,你还记得吗?

 人间子晴 2021-03-16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导 读
在豫南乡村,水牛曾经是农村的第一大力,每个家庭都离不了它,是非常重要的帮手,而放牛则是农村日常最重要的农活之一,这个活儿由于不需要多少力气,所以,大部分由家里孩子来承担,随着机械化的推进,水牛大量大量减少,放牛也成为豫南农村孩子的儿时记忆。

放  牛

文 /麦柯

  在农耕机械大量使用前,牛作为耕作的主要动力,在农村有着其他家畜无可比拟的地位。淮河以北多使用骡马,但在我们这样的山地地带,牛因为吃苦耐劳,容易饲养,无疑比马更具实用性。

我们这里有黄牛、水牛。在二十年前,不知有奶牛,更不知道牛奶原来可以喝的。因为我们那里地方地少人多,如果每家都养一条牛,没有必要也很麻烦,所以一般是几户人家共养一条,按人口数每人一天轮流着喂养。


在山地少的地带,养牛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主要是因为土地基本上都被开发了,没有太多的空地,所以必须有专人负责看管,以免牛糟蹋了庄稼。在南部的大山里,就没有这样的烦恼,那里养牛也多。

牛群集中一起放养在山里,脖子上挂上铃铛,一连多天都不用人照管,曾经有人将牛放养多日,再去看时,已经小牛都生下了。落单的牛是很危险的,山里有豺狗,似狼而小,很阴毒,会从牛的肛门处用爪子掏出牛的肠子来,这样牛就有死无生了。

 在我们这里,牛算是体形最大的动物了。水牛体重可达一吨,身粗体壮,蹄如油锤,最骇人的是那一对弯角,尖端铮亮,实为角斗的利器。


公牛性情粗暴,极其好斗,往往在有人经过时无端地愤怒起来,鼻孔里喷着粗气,瞪眼刨蹄,亮角相向,让人不寒而栗。

熟知水牛性情的人对此不理不睬,也有妇孺突然被吓一跳后,气不过,就找了树枝,壮胆抽打。这水牛便吹胡子瞪眼地躲闪,渐渐老实下来,可谓前踞而后恭了。黄牛体重比水牛要小得多,也能达到一千多斤,脾气相对要好一点,但似乎也更奸滑。  

小牛一岁左右,便要在其鼻孔间穿一小孔,待愈合好后穿上一根木栓——我们称为牛圈头,以绳系住,这样,偌大的牛便被一根细绳给约束住了(外地有用绳直接穿在牛鼻上的,那样绳子易沤烂,对牛健康也不是很好)。


牛两岁左右,就得学会耕地了,先易后难,主要是教他懂人的口令。训练好的牛很容易驱使,牛在前拉犁耙,人居后,缰绳在左。

只需一扬鞭,喝声“起”,牛便前行;往左轻拉缰绳,便左:用缰绳往右轻抽,便右;缰绳后带,停下;喝声“筑咯”,便后退;转向的时候人也往往喝声“撇咯”,这样效果更好。

   
     
牛也有勤快懒惰之分。好的牛总是尽力劳作,任劳任怨,非常配合主人口令。懒牛便会磨磨蹭蹭,不大愿意出力,非得在其屁股上抽上几鞭子不可。

更有甚者,死猪不怕开水烫,任你怎么抽打都无所谓,逼急了还会撂挑子。我家就曾养过一条水牛,极其懒惰。耕田时,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走自己的路,每耕上几圈就似乎不胜劳累,一屁股倒在水田里歇息一会,任你急的心如火燎,它老先生不歇足了绝不起身。

实在是没法,最后只得将其卖掉了事。懒牛还有一个毛病——爱尿床。一泡牛尿可是好多的,尿一次就能搞得主人家牛栏一片狼藉,更别说天天如此了。

   
   
冬天野外没草可吃,牛就得在牛栏里猫一冬,吃着营养和口感都很差的干稻草,怕牛落下膘的人家也会给喂点黄豆。春天新草长出后,才开始牵牛到野外。我们那里是要专人放牛的,多为妇孺。

小孩子放牛,喜欢骑在水牛背上,手控缰绳,如同一个小小骑士。黄牛人骑上就乱跳,加之身上多油肮脏,很少有人愿意骑。

大人检查小孩的放牛成绩时,会查看牛的腰胯间(相当于人的腰眼部位)是否平实,如果有凹陷,那就是小孩放牛时不尽心,贪玩去了,是要挨骂的。

 在假日暑期放牛是最热闹不过了。孩子们大早起来,或骑或牵,将牛带到山上,找一草多的地方,抛下牛便拢在一起玩耍,说笑做游戏或是找虫子逗乐。

运气好的话,会找到一些野果一饱口福。我们那里山小,野果的种类数量都不多,常见的有红莓,粒粒晶莹剔透红若玛瑙,甜中带酸,入口即化;还有山楂,可惜很少能找到熟的,因为老早便被孩子们采下。


没熟的山楂其实是很难吃的,但是孩子的乐趣远比口感更重要。清明时候,可以采到蕨菜的嫩芽,我们称为蕨英苔,煮熟晾干,用来炖腊肉是极好的;

夏日雨后,往往会有蘑菇,有黄水菇、白蘑菇、大灰包(应该是马勃)等,大灰包嫩时采来,切片煎炒,如水豆腐但多了鲜香,成熟后里面都是如灰般黑色老化的孢子。还有地衣,也称地皮子,可以采回去做菜,淡而无味。现在县城菜馆还有推出此菜的,实在没什么嚼头。

在山上,我还有次意外地发现了一棵灵芝,色泽紫红鲜亮,状类人耳而木质,因为比较少见,当时不敢确定,于是就将其送给了小舅(小舅曾得高人传授,会抓一方中药,专制什么凉性气管炎(俗称凉齁子),极具奇效,在当地颇有名气。

于是乎他忘乎所以,居然连带着干起跳大神来——此是后话),以期对他的病人能有所帮助。

但是小舅也不知如何利用这传说中的仙草,挂在自家廊檐下,终于任其被虫蛀光了,让我觉得很是可惜。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放牛的孩子因为贪玩,往往就忘记了照看牛了。聪明些的牛,就会趁这个难得的机会,走入人家的田地里大快朵颐,如被主人发现,撒腿就跑。

孩子们赶得气喘吁吁,好不容易给赶上,少不了一顿拳打脚踢,但是对于牛来讲,瘙痒而已。还有的牛你一赶,哗地就冲下水塘,再也不肯上岸,不仅打他不着,还得去掐了嫩草做诱饵,把好话哄他上岸。

想起那些乐事,不觉莞尔。

 因水牛好斗,所以,互不熟悉的牛是绝不可以在一起放牧的。母牛相斗,只是象征性地打斗几下,有一方认输逃走战斗便告结束,但若是公牛相斗就是很大的麻烦。

两头公牛相遇后,彼此瞪眼打量片刻,随即低头亮角,如同发动起来的坦克,直奔对方而去,只听“砰”地一声,两头相撞,随即扭打在一起。如果双方势均力敌,则不会有任何一方认输。

只见牛角交错相击,“啪啪”之声不绝于耳,公牛口吐白沫,两眼血红,浑身带伤依然毫不示弱,人怎么打都分不开。所以万一发生这样的情况,只有多找几个壮男,用绳索分别套住牛头,二人用大木杠将牛头撬开后,其他人用绳将牛拉到一边。

否则,这牛会斗至气绝身亡。如果你见到有断角的水牛,不用问,八成是某次苦战留下的纪念。

 傍晚时分,牛儿们都吃饱了,有的悠闲地卧着反刍,有的站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啃几口草,再望望远方,那里或许有它的同类们,彼此在好奇地张望。


我觉得这时的牛是很可爱的,沉默而凝重,更像是一个哲人,微带着些诗意(写诗的人们不要扔我砖头!)。

当然,牛没有那么浪漫,它们只会猛嗅异性留下的味道,然后抬头作陶醉状,半天才能回过神来。这时你就会发现,它充分暴露出了其动物的本能冲动,诗意也荡然无存了。

        

满天的彩霞里,牛儿们开始下山,背上驼着或大或小的牧童,他们归来了,走在窄窄的乡间小路上。农家的炊烟渐渐飘起,那么地宁静而祥和。在仲春时节,也许会有柳笛的,哩哩啦啦地胡乱响着,完全没有一些曲调。

作者简介

麦柯,本名闵志奇,出生于罗山县周党镇,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就职于罗山县宝城办事处。

往期推荐(点击标题)

悦读丨一位老乡陪老婆逛街,结果……

乡情 丨在信阳,有一种拜访叫走人家!
老家豫南征稿启事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发帖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