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丨家乡冬天的那碗红薯稀饭……

 人间子晴 2021-03-16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文 / 詹丽  图 / 网络

等到我懂得思念的滋味时,我已经不住在青石桥了。

家乡冬晨

当我住在定远青石桥的时候,还小,还不知道想念这个词的意思。

清晨,妈妈提一筐子红薯,走到池塘对面的石板上,用棒槌把薄冰打一个窟窿,弯腰把筐子里的红薯放进冰窟窿里浸湿,然后提着筐子不停地簸,簸一会,在冰水里洗一洗,然后再簸。

红薯在筐子里不停地蹦,互相挤碰,把泥沙都碰掉了,皮也碰掉了一部分,红薯都变成花的了。红的皮洗净了,显得更红,白的肉才碰破,也很洁白,所以整个红薯变得好鲜艳。


最后看哪个地方有泥巴,再用手去搓洗。那个时侯地瘦,不施化肥,红薯也不大。青石桥都是沙坡地,红薯都长得光溜溜的。

妈妈总是把整的小红薯和大米一起煮稀饭,慢熬,米烂,不切破,红薯味道更好。开始时烧稻草,等锅开了,再放几根树棍,小火熬。树枝耐烧一些,这样就不用一直守着灶门口,可以去给孩子穿衣服或者喂鸡。

那时是大集体时代,普遍缺烧的,树枝很精贵,我们叫它硬柴火。要用去不少稻草和树枝,才能把整红薯煮熟,但母亲为了煮出好吃的红薯稀饭,宁愿早起,也舍得费一些柴火。


冬天早晨,我每天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牵牛喝水。池塘的冰面上,冒着白烟。我用石头把冰砸破,然后让牛下到池塘坡里喝水。牛喝水的声音很大,也不怕水凉,咕咚咕咚地喝,能看到水在它喉咙里走动。

有时候停下来,甩甩耳朵,看看初升的太阳,又低下头去喝水。杂乱的牛毛里沾满稻草屑和秕谷,冬天的牛,只吃稻草,又瘦又憔悴,看着可怜。

太阳升高了,照着盖满白霜的草垛。门口不平整的泥土地,被冻得硬邦邦的,那些没有全部踩进泥里外面露半截的稻草上,也结满白霜,泥地上如一条一条细白带子,杂乱无章地扔着。

我们端着红薯多米饭少的稀饭,碗边上放一堆妈妈做的腌菜,走到门口去。只要不下雨,不下雪,我们青石桥的人们总在大门口吃饭。一人端一碗热腾腾白汽,吃进白汽,然后嘴里呼出白汽。哧溜哧溜地吃一阵,或者停下说几句话。


(摄影:周党环宇)

空气寒冷清冽,冻红的双手捧着热饭碗,清晨的太阳带来少许温暖,可是,大家依然觉得在门口吃饭或许更暖和,因为人多啊。我们的房子都是面朝东,太阳一出来,就照着我们的房子和草垛。

我站在我很长的影子上,看见老爹在长生的碗里尝他的菜辣不辣。三娘请姑爷尝一尝她的红瓤红薯好不好吃。狗在人堆里挤来挤去,希望拾到一粒落下的饭米或者菜屑。

猪就在不远处拉屎拉尿,人们冻红的鼻子,依然清晰闻到,燃过稻草的味道,和猪尿的骚味儿。太阳升得老高,我们才去上学,我们好像不太操心迟到。

下雪的时候,奶奶会给我弄一个埋有炭和秕谷的小火炉,让我提着。我不记得小时候写过什么家庭作业,记得的都是游戏,挖猪菜,摘野果和带弟妹。

妈妈很能干,冬天总是让我们穿上暖和的棉衣和棉鞋。我穿着厚厚的红花棉袄,和丫头、长生,盐云,丽云一起去上学。我们有时候会拾起地上带霜的瓦片,如打水漂那样打过池塘的薄冰,看谁打的远,瓦片滑过冰面,惊得几只鸭子在冰面上走不稳,连飞带滚。

有时候,找不到瓦片,就拾起一颗冻实的土坷垃,叽啾啾滚过青石桥的薄冰的池塘。现在,青石桥池塘的冰是不是已经结得很厚了,等到我懂得思念的滋味时,我已经不住在青石桥了。

(作者简介:詹丽,女,罗山定远人,现为平桥区郝堂村图书管理员。个人微信公众号:郝堂菊农。)
往期精选:
一份70年前同学录,牵出罗山教育的辉煌史!
信阳到上海动车将开通!然而时刻表却是这样的……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论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