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家乡的春节(5)

 人间子晴 2021-03-16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家庭条件再好点的家庭,会杀一头年猪。穷不丢猪,富不丢书。
八十年代农村,基本家家都会喂养一头或几头本地黑猪。饲料都是泔水和米糠,外加南瓜红薯菜皮菜叶什么的。如果喂养两头以上,那么还需经常去打猪菜的。当然,大部分养猪人家都是到年底卖掉换钱补贴家用,只有少数殷实的人家才舍得杀猪过年。

杀猪是要把屠夫请到家里来的。杀猪那天,熊屠夫会拉着架子车,带来他的十八般兵器:长短不一的各种刀具、大小铁钩子,棒槌和一根细长的铁钎。还有一口带灶圈的大锅,我们这里叫“塘锅子”,意思就是能装像池塘那么多的水。
先找一块儿空地把塘锅子架好,烧上满满一锅水。当水烧至六七分时,熊屠夫丢掉烟头,挽起油腻腻的袖子,拿起手钩子,带几个人奔向猪圈抓猪。我想猪一定是认识屠夫的,因为所有猪在见到屠夫后都会惊恐不安。
随着一声“嗷”的一声猪叫,屠夫的手钩子一下子就钩住了猪嘴巴,众人忙人拉猪耳朵,抓猪尾巴,推猪屁股,一起奋力的将猪往外拉。猪不停的嚎叫,四条腿使劲的往后退,但身体却在被迫向前移动。以前他那么快乐是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猪,现在终于知道自己是头猪,是要被吃掉的。

知道危险将要来临比危险本身更可怕。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人还是糊涂一点比较幸福,知事少时烦恼少嘛。
猪被杀死后,抬到塘锅上的案板,屠夫在猪后脚位置的皮划开一道小口,把那根近两米长的铁钎中插进去,铁钎在猪皮下行进,一直插到猪耳朵后方,然后把铁钎拔出来,再插进去,换个方向捅。这样捅个五六次后,熊屠夫在塘锅里舀了瓢水冲洗了一下猪脚,然后就抓着猪腿从划开的口子望猪身体里吹气。
那时候熊屠夫正年轻,肺活动量很好。(这几年熊屠夫老了,升级为电动气泵充气了)。他每吹一口气,就能看到猪的身体就膨胀一点,像吹气球一样,很快便圆鼓起来。人们便调侃:“还是屠夫会养猪,一哈工夫就长这么胖”!刚刚还绵软的四条猪腿,已经张开绷直。
熊屠夫拿出一截麻绳,把猪脚吹气的口子处扎牢,拎起栎树棒槌,在猪身上下“嘭嘭”敲打了数下,使之胀气均匀。接下来把猪推进热气腾腾的塘锅,不断的再用瓢往猪身上浇水。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那“七个字”吧?
滚圆的猪身非常方便刮褪猪毛,很快黑猪就变成白猪了。然后开膛破肚,拿掉内脏,卸猪头和猪腿,再把猪身劈成两扇,用铁钩子将两扇猪肉钩挂起来。至此,杀猪的活已完成大半。人们会来点评这猪的膘有几指厚,猪油多不多。那个年月人们油水薄,都想吃些油多的猪肉。
这皮下脂肪是否能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我不得而知,但家乡人们说某个人穿衣服少不怕冷都会说“真有膘”!屠夫会根据主家要求,把猪肉卸成大小不等的若干块:这一块二座帮我卸大些,我要送老丈人,再帮我卸几条礼菜我过年走人家。
杀年猪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按照惯例,主人家当晚要请屠夫和帮忙捉猪扯腿的人喝“放子汤”(猪血汤)的,当然,既然杀猪了嘛,主人家也不会那么小气,定是会煮些猪肉吃的。

食盐能使食物保存更长的时间而不腐败。这个时节,家家的咸菜早已腌制好了,每家的咸菜缸里,盐菜杆儿,盐大椒,盐萝卜那都是冬季的必备副食。
腌制的盐菜杆儿是用我们当地的一种特有蔬菜,其菜杆洁白如玉,如筷子一样细长,叶子椭圆如勺,我们还叫它“勺勺菜”或“长杆白”。在经过冬季两个月的腌制发酵后,捞出来的菜杆儿黄亮亮的,晶莹如润玉。因为是配合辣椒一起腌制的,其味道微辣酸香。配上腊肉一起炒制,那是相当下饭的。

与沿海人钟意海鲜的不同,对于我们这里人来说,没有什么比鱼,肉更好吃的食物了。古人曾制契丹王尸为帝羓,我们这里为了延长这珍贵的食材的储存时间,也延续了腌制鱼肉的技艺。因为其更适合在最冷的腊月制作,故我们称之为腊鱼腊肉
除了能延长鱼肉的“保质期”外,盐分的进入能使肉质里的血水大量渍出,可以减少许多土味腥味,使肉质更加紧密,味道更加浓郁咸香。将村里分的鲢鱼去掉鱼鳞和内脏,将从屠夫那里拎回的猪肉上稻草绳儿解开,抹上盐,分别放到两个盆子里腌制五到七天,然后“起篓”,穿上绳子挂到屋檐下晾晒。这样晾晒个一个礼拜左右,基本就能有些“腊味”了。
年前还有一样食品需要提早加工好,那就是炸菜。基本每家都会进行的。炸菜的话,有两道“硬菜”是必须要炸的:炸鱼和菜头
炸鱼就是把鳙鲢鱼去头,剁成小块状,挂上带调料的面糊,直接下锅炸至金黄捞出;菜头就是炸肉,把五花肉挂上面糊料汁下锅油炸。南方把之称之为“爆肉”。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研究透为什么要把炸肉叫“菜头”呢?难道肉是菜中之王,然后再与这珍贵的菜籽油相结合,成为了菜的头头儿?或许是图吉利好听叫的是“彩头”?
除了这两道主菜还可以炸些其它的;如豆腐,糍粑,肉丸子,藕夹之类的。那时候我们尽管能吃饱饭,但平时很少能吃到鱼和肉,菜里的油水比较寡淡,因此我们常年都处于馋嘴状态。刚出锅的炸菜,经过了菜籽油的高温洗礼,所有的香味全都散发出来,简直让人垂涎欲滴。要是母亲能让我放开量吃,我觉得我一下能吃下两大碗。 

到了腊月廿三过小年,家家都要组织一场大扫除。我们习俗叫做“打扬尘”。男人们在后山菜园头面的竹林里砍一棵竹子,把上面竹枝叉砍下来扎成扫把状,绑在竹竿的顶端,用它清扫房梁屋顶墙壁上积攒一年的灰尘;女人们则要把柜子里的坛坛罐罐,碗筷碟勺全部搬到院子里,认真清洗一遍,过年来客人好拿出来用。
晚饭后,家庭主妇都要把灶台擦拭的一尘不染,并且把灶台台面的各种物品都清理干净,因为灶王爷要在当晚要上天向玉帝汇报工作,大家都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
大人们总吓唬我们,说老规矩是二十三打扬尘,二十四打孩子。打孩子是让其过年期间要听话守规矩。因为正月过年是不能打孩子的,所以要提前打好。那几天我确实很害怕的,但却又在二十四日里并未挨着打。那个年代大人打孩子的理由太多了,因为我们是随时都会犯错的。大人告诫我们:过年来了,不能说些犯忌讳的话,什么神呀,鬼呀,死呀什么的都不能说,要多说些发财平安这样吉利的话,讨个好彩头,迎接新希望。
(未完待续)本文作者:宁波阳光轮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