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练功日记(王清海)

 tjboyue 2021-03-16

2016年7月12日 第1天

今天晚上第一次到金刚武馆,一见面张馆长就开始讲拳理,告诉我浑圆功是内家拳,追求的是自然力是人的本能。见我明白拳理了,便带我往练功房。首先叫了个八九岁的小孩,让我试了一下他胳膊的硬度和出拳的力度,小胳膊确实够硬。又让我跟十六七的大孩子搭手试了试力,估计是张馆长顺便看一下我的身体素质和基础。

随后张馆长带我到一楼办公室,亲自教授我六节动功,在馆长的亲传身教下,气感来得很快,约四十分钟,全身上下都有气感,尤其是双手气感很强而且掌心麻热,馆长告诉我要注意守全身,不要把意识在手上多停留,哪个地方反应强,你不忘掉它,一直意受它叫贪功,是不对的。

我一边站着桩,一边听馆长讲拳理,然后,他不断给我纠正身形上的偏差。

站桩,练功日记(王清海)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已是汗流浃背,比以前练太极时站得浑圆桩感觉气感也强,身体也舒服,心中有一股欣喜感。


2016年7月20日 第二天

学习浑圆功几天以来,越来越喜欢浑圆功,一是张馆长是个名师,练功的注意事项和诀窍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是大道至简啊,以前悟不透或理解错了的东西在这全学会了。一抬手力道只有一没有二,如何做到真正的虚领顶劲,如何脚底生根,在名师的指导下达到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为全身力量相合相争,对立统一,形成浑圆力。

另外练浑圆功还有很多乐趣,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见缝插针不拘形式拘行式的可以练一下,比如在办公室中闲暇的时候站立起来,双臂微棚,不求姿势达到平时站桩时的标准,但意念跟上,一会时间体感也就来了。

我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在车辆较少的情况下打开定速巡航,也试着练过浑圆功,用微妙的意念寻找体感,大部分意识用来驾驶,效果也不错,解决了开车疲劳问题,又解决了长途跋涉的枯燥无味。


2016年7月30日 第三天

今天晚上张馆长让我跟武馆的几个小伙子试力,对练,他在旁边纠正我发力的错误。一开始错误太多,只会用胳膊上的局部力,不管是撞、是棚、还是打击,用的都是局部力,无整体力,身体的姿势不对,力量架构不对,而且以前练太极松柔还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一发力容易跪膝,也就是腿软。馆长费力半天劲,我也没发出整体力没有领悟好。

站桩,练功日记(王清海)

最让我感动的是馆长腰伤不能发力,还是用单臂上棚发了我一下,我发现他动作也不快但架势浑圆,接触到胸口后,速度不快力道不大,但感觉“砰”地一下,前胸到后背都有穿透,当时上不来气,往后退了两步。虽然当时我还是没有领悟整体力怎么发出。

但内心感谢张馆长不顾自身伤痛对我的言传身教有些东西光靠自己悟是不行的,需要有名师指点,需要有自己的体感体悟,就像一道美味的名菜,你没有亲自吃过,别人再怎么用语言形容,你怎么能真正地想象出来呢?

2016年8月2日 第四天

最近胳膊的肌肉有点挫伤,是因为试力的时候,自己用僵力反弹回来的力把自己伤了,自己越用力,伤自己越厉害。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恍然大悟浑圆功为什么要练浑圆力练自然力了,也明白了太极拳为什么一直要松松松了。算是用自己切身的痛苦换一个宝贵的教训吧,能悟透了就很好。

随着张馆长的倾囊相授,我认为学全了浑圆桩的全部要领,明白了身体的各种争力,体悟到了有争力有合力才能形成浑圆,不再去想酸麻热胀,只要一站桩,身体就有反应,能很快地进入浑圆如桩的感觉,感觉到整个身体气血充足,心中有满足感。

2016年8月7日 第五天

今天张馆长仔细询问了我的体感体悟情况,并且用手试了我手臂上的浑圆力后说,我可以继续往下学,学内调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然后张馆长开始教我内调的第一个方法——单调,顾名思义就是调整单方向的整体发力,左脚蹬地后左手发力,右脚蹬地后,右手发力,一动周身无不动(呵呵,这跟太极拳有相同之处)。然后动作幅度逐渐变小,变成微动,直至变成内动。

体感比只站浑圆桩强多了,感觉身上的气血直往两个胳膊上涌,我心里暗暗地数着,左胳膊动一百下,换右胳膊,这样动了一个多小时,感觉两个手掌和十根手指头发胀,甚至涨的痛,因为第一次练内调,怕自己做错了,赶紧收了功去找张馆长询问一下,张馆长笑着说;这是好事啊,说明气血旺盛啊,你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在练或者站会浑圆桩在练内调。

听了馆长的话后我放心了,又摆起了姿势站起了浑圆桩,这次与以往体感不同的是;我感觉两手臂好像环抱着一个大气球,而且这个大气球在不断变大,撑得我两只手也向外涨去,两臂越来越向后展,两手距离越拉越远,我有意识地将两臂向里面挤了挤,感觉“气球”弹性很大,根本挤不动,只扩张到两手距离一米多的时候,膨胀感才停下来,感觉了一下前后左右上下都有争力,气感十足,这种感觉实在太美妙了。

2016年8月12日 第六天

站桩,练功日记(王清海)

因为胳膊还有一点疼,所以我一直站浑圆桩和内调,没参与对练和试力,看到别人活动我只能站桩,感觉手痒痒,但为了胳膊的康复只好忍着。

也许是觉得太枯燥了,我跟张馆长说;老师能继续往下学点新东西吗?馆长说;能学新的,但是现在的单调是发力的基础,做好了单调,其他的内调就好做了,单调最好保持一个月。于是我意识到我急功近利了,应该踏踏实实地按部就班的训练。到什么时候该教什么,师傅心中自然有数,做学生的不应该贪功冒进。端正了态度后,也不觉得枯燥了,继续坚持!


2016年8月15日 第七天

今天阴天天气凉快,加上工作上事情不多,我躲进小树林一天练了十遍太极拳,上午四遍,下午六遍。都是先站半个小时浑圆桩,找到浑圆桩的感觉后,在这种感觉下行拳打一遍全身发热,打拳第二遍时全身微汗,真正体会到了四肢是气血的通道,随着松沉舒展的动作,气血在身体里奔涌,心里的那种舒服感无法言表。这也说明了浑圆功与其他功法和拳法无冲突,只会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练功一个月,唯一感到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感到练浑圆功后有点口干上火,张馆长说是气血旺盛的原因,让多喝水,白天口干了就喝水,晚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有点口干。

2016年8月16日 第八天

晚上站桩一个小时后,看他们在实力对练,我心里痒痒,胳膊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在征得馆长的同意后,我也去跟他们对练,和我对练的是他们当中最胖最壮的那个小伙。

我先练了一会穿透劲,让他们抱着护垫,我每个手用直拳向他攻击了二十拳,感觉比以前进步多了,出拳胳膊不再僵硬,发力一气呵成,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我地左手发力比右手好,一个不常用的手在练浑圆功后,进步竟然比平时常用的手进步快。后来互相当靶子练了一会整体发力,自我感觉那整体力像那么回事了,也没试力也没发力光站桩效果还真好。改天叫张馆长再细细地看一下身体哪一点还有不到位。

2016年9月7日


随着练习浑圆功的延长,我发现除了自己身体在变强,体型变挺拔外,思想意识性和脾气也在慢慢发生一些变化,性格逐渐变得沉稳,越来越认识到大脑和意识的重要性,不管是练功还是日常生活,大脑一定要稳坐中军帐,统领三军,调控全身,也就是意识的重要性,千万不能魂不守舍,失神或者走神,这是练功的大忌,实战的大忌,也是日常工作生活的大忌。


另外随着学习浑圆功的深入,我也在准备一些练功的诀窍和方法,如:怎么把身体练得更松?怎样出拳动作练得更快?怎样在运动中和实战中不丢浑圆?站桩时应该练松沉浑厚还是练轻柔灵活?等等。通过自己悟,问老师查资料,自己慢慢地搞明白。


2016年9月10

站桩,练功日记(王清海)

因为晚上有事儿前两天晚上没有到武馆练功,今天晚上站到九点,天气忽然变了,乌云滚滚而且起了风,一起练功的几个朋友,怕下雨就走了。关键就我舍不得走就继续站桩,随着起风越来越凉快,站桩的感觉也越来越舒服,心里越来越惬意,不再有燥热感。

感觉身体越来越轻,甚至站成了一副骨架,全身放松得几乎忘掉了全身,只有脚心依然温热感,迎面而来的风吹在身体上反而增加了气感,我开始意守想象每一阵风都为我所用,我或者浸入其中,或者与之相抗,或与之为友或与之为敌,跟空气跟自然融为了一体,原来风也是我的老师啊!


2016年9月22日


中秋期间回老家过节一个多星期没到武馆,虽然在家中抽时间站桩,但是没有在武馆的氛围好,一是容易分心,二是容易给自己降标准,站不到40分钟以上。


今天晚上到武馆后,天气比较凉爽,站桩站得也舒服,站到40分钟以后,我注意了一一下半身,找到了松胯,圆裆的感觉,越站感觉裆越圆,越站越舒服,站桩每天都站,但每天感觉都不一样,每天进步一点点。


站桩后同小伙子们摸劲,剧烈活动后,感觉鼻子和牙都上火了,这都是过中秋节期间洗澡喝酒得过,酒少喝点对身体还有好处,烟这东西对身体一点好处都没有。稍一活动肺活量就不够,还咳嗽吐痰。在幸福生活中为了应付,而抽烟喝酒是一件不幸的事,但能练浑圆功,强身健体却是人生一件大幸事。

我从9月23号起开始辟谷,在站桩时,跟张馆长讨论辟谷的事,张馆长对辟谷给予了中肯,并嘱咐我,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钙,多喝水,在辟谷状态下,张馆长指导我站桩时将身体站空,我试了一下,一开始不行,只能站空上半身,膝盖以前什么也站不空,试了很多次均失败,看来将身体站时浑圆一体比较容易,将身体站空比较难。


9月26日


早上我起床后站桩功感非常好,站了约20分钟突然找到了全身空灵的感觉,整个身体没有了重量,没有了外形只有一个透明的影像。由脚底涌泉穴慢慢向上升起清凉的感觉,不是真正的凉,而是像吃了薄荷糖一样的感觉。舒畅的感觉无法形容。但是这种感觉不好保持,意识稍一加重,空灵的感觉就丢失了,身体重新回到浑然一体的感觉,在找空灵的感觉要费很大的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