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膏粱厚味,内生大疔

 三和行者 2021-03-16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在自然界广袤的天地之间,天之五气由鼻入于心肺而为清气,在上焦宣发而达于五脏,上使五色清晰分明、音声彰著。而地之五味则由口入于胃肠,化为营血以充养五脏,五脏之气和调则津液化生,人体的生命活动亦随之而旺盛,正所谓“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但味厚入胃,胃又主肌肉,如果食饮过重,在体重增加的同时,也尤要注意身体内部的一些囊肿和肌瘤开始增生。

膏粱厚味,内生大疔

所以,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一篇中就明确提示了“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这段简洁的经文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进食膏粱厚味太多,会导致脚部长出“大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疮疡一类疾病。当然这个疮疡又不仅仅是指外科痈疮疔毒一类疾病,只要是皮肤上的问题都可以产生,那么我为什么要将之改为:“膏粱厚味,内生大疔”了呢?原来啊,膏粱厚味在人体病变过程当中,也要分好几个时期,即人生的三个阶段。

膏粱厚味,内生大疔

儿童时期自然不用多讲,小孩儿身清志纯,本来就处在人体代谢积累的最初阶段,如果不是患了什么大的疾病,一般都不会做这种影像检查,所以也很少发现有什么增生类疾病的。

人在青春时期,人体多是向上向外生发的,我们知道如果过食辛辣厚味,就容易长青春痘,长在脸上、背上的都有,“膏粱厚味,内生大疔”这句话的内涵从现在就开始出现了。但是没事,长痘痘这应该是疾病最友情的提示了,长在外面,一般爱美的人就开始注意了,于是去找中医辩证,一般都是按照肺胃火毒或阴虚相火来治,调节一下,身体也就很快平衡过来了。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人到了中年以后,除了性格的成熟,不再冲动以外,人的身体也开始过渡到了平稳期,气血逐渐减衰退,如果饮食上还是不加节制的话,这些东西就开始在身体内部潜移默化的生长了,再加上很多人每年都做一次体检,所以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只是不同的是,有些人长在肾上,有些人长在肝上,而有些人长在子宫上。但不管是哪个部位,西医都是非常的“喜欢”,因为要开刀就有收入,所以就建议病人再做一系列的检查,良性的还好,回到了文章开头部分,恶性的话,那就先把脏器切除,再去肿瘤科做各种放化疗,疾病越治越重,再加上病人自身的心理压力,人生的关口就此产生,很多人算命说自己40岁,或50多岁有一大的劫难,其实这就是分界点。

膏粱厚味,内生大疔

生活中的预防

其实这种疾病在生活中预防起来也很简单,因为中国古人是讲究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膳食平衡的,当然古代的蔬菜是有机的,家禽也是吃剩饭长大的(现代如果不是特供或自家饲养的话,很难吃到健康的肉食了),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只有过年时候才会蒸几锅馒头,吃上几天肉饺子,而现在的饭店到处都是糖醋排骨,红烧肉,红烧鸡腿,为了提高人们的味觉,不知道要放多少酱油佐料,“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嘛,味道可算是上来了,但却埋下了疾病的祸根,所以也称得上是富贵病。

但这一切不代表是饮食的退步,因为人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不再闹饥荒,不再缺衣短食,这是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是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下点决心,让我们的饮食变得清淡一点,味觉变得更单纯一些。

膏粱厚味,内生大疔

想想我们困难时期,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甚至到7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有多少糖尿病、有多少高血压病人啊?几乎没有!鸡精、酱油、香油、辣椒酱,以及花椒、辣椒、八角、葱、姜、蒜…都是调料增味的,他们在满足我们舌尖上的食欲后,必然也会带来一些”厚味“所积累的负面问题。有个说法叫“舌尖上的癌症”,意思是说大多数的癌症都是吃出来的,这话虽有点夸张,但其中道理却不容忽视。所以最后还是建议大家日常脂肪或油脂过高的东西摄入要少一些,调味品放几种也就足够了,平时还要吃一些粗糙的饮食,杂粮,干果、蔬菜、水果等,综合搭配,同时也要能够根据自己的体质随时作出调节,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