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356:当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可无限反击,法律为你撑腰。/行为障碍

 新用户74122060 2021-03-16
行为障碍测验
 多动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多动症患病率占学校人群的5-10%。

神经生理检测:脑电图、EEG、40赫兹脑电图、唤起反应的感觉均值皮肤导电性和心率。

行为检查:包括与儿童、父母和老师会谈,行为量表、直接观察检测。康纳斯行为量表、阿肯巴赫儿童行为检测表。

心理测验:智力测验、注意测验等。如比奈或儿童量表、注意划消测验、儿童校对测验和图形匹配测验等。

儿童适应性行为:个体实现人们所期待的、与其年龄和文化群体相适应的,个人独立与社会职责的程度和功效。通过适应性行为量表来测验。

AAMD适应性行为量表:第一部分以个人的发展顺序为线索,评估个体在独立、个人和社会责任等9个行为领域的技能。第二部分涉及到个体的不良适应性行为。

文兰社会成熟量表:鉴别社会能力水平,用于帮助诊断智力缺陷儿童多动症等。量表分8个领域,如一般自理能力、饮食自理能力、穿着自理能力、移动能力、作业能力、实际能力、自我指导能力、社会化能力。

适应性行为测验,使用社会商数作为判断和衡量指标。社会商数(SQ)=社会年龄(SA)/实际年龄(CA)X100。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正当防卫权的行使问题由来已久,以前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过于严苛,导致公民在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行使正当防卫权时畏手畏脚,常常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性后果,从客观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随着新时代国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安全保证诉求的日益强烈,明确正当防卫的界限标准,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免受侵害,对于打击犯罪分子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最高检发布的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专释了正当防卫的界限和标准。明确了对正当防卫权的保护力度。

当预知有人意图伤害自己,随身携带刀具及其他防身武器的,不影响正当防卫的认定。如当医患发生纠纷,被患家骚扰威胁,并认为这种威胁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上班期间,随身携带刀具或棍棒等武器,当患家对医生进行伤害时,医生拿出随身携带的武器,将患家击伤击毙,属于正当防卫,可不承担法律责任。

当犯罪分子使用刀具等凶器,威胁到你的生命健康时,如用刀具指向或接触到你,就可以夺过或拿起刀具等武器予以正当防卫,直至将凶手击伤失去反抗能力或击毙。也就是说,只要你处于实质性的危险之中,无需判断凶手的真实目的,就可以直接予以反击。

当你被凶手用刀砍时,奋力夺过刀具直接砍回去,虽然对方跑了,如果你觉得还不安全,可以继续追杀,如江苏于海明案。今后正当防卫的时长,延伸到凶手远离现场或完全不能对受害人构成威胁为止,正当防卫的合理性才告结束。

只要凶手表现出行凶的可能性,受害人就可以按照已经行凶进行正当防卫,如犯罪嫌疑人拿着刀具向你走来或威胁你,就可以夺刀或拿刀击伤或击毙凶手。也就是说,只要你处于实质性的危险之中,无需推测凶手的真实意图,就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激活正当防卫制度,强化法律责任担当,凸显依法防卫者优先保护的原则,可以起到警示恶意滋事的犯罪分子,让公民敢于和善于行使正当防卫权,有利于提高公民在面对凶残暴徒时,正当防卫的勇气和胆识。

充分行使正当防卫权,是提倡以正压邪,而不是简单的以暴制暴。发生矛盾时,滥用武力不是正当防卫。当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下,要在第一时间行使正当防卫权,以免遭受致命的不良后果。

关于正当防卫的判定,是司法机关在事发后,根据双方的行为作出综合判断,而不是受害人在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紧急情况所能完全掌控的。受害人如果不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正当防卫权,就可能受到凶手更大的伤害。

所以,当你受到不法侵害时,要积极、主动、勇敢和果断地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因为法律始终会站在行使正当防卫权的受害者一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