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588:12岁女孩遛狗致老人死亡,不追刑责但民事赔偿不可少。/催眠疗法

 新用户74122060 2021-03-16
                治疗技术

想象:是能像病人体验真实世界一样,产生真实感受的一种状态。

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感官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和运动觉)去构建内心世界,以使想象更真实,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感觉上,都可以和真实世界相媲美。

利用:启发并运用病人储备的潜力和能力。通过暗示来实现。

非直接暗示:接受病人所选择的真实世界并使其变得有用。

虽然治疗师并不认为病人的选择是合适的,但治疗师应承认并尊重病人提出的这种真实。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今日全球确诊病例累计22270059,死亡783836。境外输入2339例。

8月17日,顺德区一老人摔倒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警方查明,一个12岁女孩,将本村拴养在家门口的狗,牵出来遛弯时,狗挣脱束缚绳在奔跑过程时,狗绳意外将88岁的麦老太绊倒,并掀起半空摔下前额着地。

受害老人家属默认意外事件的结论,并表示目前只想先处理后事。

该事件中,女孩为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看护情况下,私自牵走别人家的大型犬遛弯,最终导致麦老太死亡。

虽然属于意外事件,但女孩存在明显过错,依法应对老人的死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狗主人将狗拴在自家门口,没有过错。问题是该大型犬是否属于该地区的禁养犬,如果是禁养狗,又没有看管好,被未成年人牵走遛弯,就可能承担一定的责任。

小女孩牵走狗,是否征得狗主人的同意,如果征得同意,对方又知道女孩是未成年人,同样要承担一定责任。

女孩与狗主人的关系应该很亲近,因为如此大型犬,一个本村的未成年女孩,不大可能将狗牵走遛弯。很可能女孩与狗主人存在亲近关系,此前可能经常牵着这条狗遛弯。如此狗主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未成年人应当在监护人看管下,才能在公共场合遛狗,同时要保证路人的安全。

文明养狗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讲究卫生,严加看护,避免伤害或惊吓路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带狗遛弯,尽量不去惊扰他人。

按照规定给狗注射狂犬疫苗等药物,以免给主人和其他人造成严重伤害。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能够文明养狗,讲究卫生,做好免疫注射,保证不打扰别的生活,不伤害他人的身体等,是一个养狗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如果你无法做到这些,最好不要成为一个养狗人,以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