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经与肩背腰胯的折叠用功

 tjboyue 2021-03-16

太极拳练功札记85

一江水白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唐·常建

图片

胆经与肩背腰胯的折叠用功——

图片

在沉肩、泛臀的基础上分阶段按步骤习练:

1、 沉肩(肩、胸、背折叠用功):首在肩井穴处,先把它后外上方的中斜方肌松开;

再把锁骨窝内连接在第一第二胸肋骨上的斜角肌肌腱放松;

再把肩胛骨内上角处冈上肌肌腱放松;

再把两肩胛骨内侧缘往胸椎脊骨的棘突骨处合住;

而后两肩井穴处着意下沉。下沉不是心里想想就可以的,得用折叠法。

就两足平行站立即可(两足与肩同宽),前脚掌足趾踩实,后足跟骨微虚,大腿根处肌筋向上收缩再从环跳穴深处往后上翻起来,尾骨尖跟着向后上微微翘起来,骶骨同时向前挤压抵住劲。

小臂提起来,曲肘,大臂肱骨肘节贴着两侧肋,谓合肘抱肋。

身法结构调整好了,再分阶段行折叠法(正圈或反圈)。

图片

心意先放在肩井穴~渊腋穴~辄筋穴~日月穴这一段儿,再把两肩胛骨合着,再想着这四个穴位点行S形如小波浪般地折叠涌动。

行功时,始终合住两肩胛骨不要散开,两肩井穴与两日月穴相吸相系,且逐渐压缩成上下一线,渊腋穴和辄筋穴在中间把定住,以确保S形不知变形。

用功时久,两肩井穴顺着脊骨两侧下沉至两肩胛骨里侧下角处,与日月穴深处几乎重合。心意就放在这微小的一段,继续用功折叠。

2、上腹、腰折叠用功:

图片

肩井与日月用功纯熟,心意再下移,移至京门穴、带脉穴处。

日月穴~京门穴~带脉穴这三个点再行S形折叠涌动。方法同上。

注意此处折叠涌动不是身体前后大幅度摆动,而是用意劲把这三个点逐渐压缩成直线状(亦是形曲力直的一个含义),而后作微小波浪般的上下折叠涌动。

用功纯熟,心意再把肩井穴处接上,形成一个较大的S形曲线状运动,由肩井~日月~京门~带脉这四个穴位点组成。注意形虽是曲线状的,但意劲却是上下一线串成,动作是微小的如小波浪般的折叠涌动,不是前后大幅度晃动。

3、腰、小腹、胯骨折叠用功:

图片

上腹腰折叠用功纯熟,心意再移至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这四个点再加上带脉穴,共五个点,继续用功,行S形折叠法。

带脉与环跳两头对上合着劲,中间几个点用如小波浪般地折叠涌动,外形似曲,意劲似直。

4、肩背腰胯折叠用功:

待腰腹胯用功纯熟,心意再把肩井穴处接上,形成一个大的S形曲线状运动,即肩井穴~带脉穴~环跳穴,三点一线串成,再行如波浪般地折叠涌动,此波浪幅度还是不大,但间距拉长了,有一个缓伸的动态。

此时的运动方向也有所改变,即起始点改变了。初始是从沉肩之后由上而下分阶段练的,练成以后,心意一变,变成由下而上的折叠涌动,即由环跳穴~带脉穴~肩井穴。

带脉穴处是S形曲线的中间点,起着承下启上的作用。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两环跳穴处在启动的瞬间,两肩井穴深处合着两肩胛骨下角往后下一沉一扣,与左右带脉穴上下一线合住劲。如此这般,两环跳穴处意劲通过带脉穴直达肩井(还是形曲力直)。

用功时久,整个身躯后背面的肩腰胯劲力运动也就完整了。用功纯熟,再如法炮制,习练脊骨的折叠涌动。再而后就是由下而上的节节串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