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美术欣赏之四

 石岩里人_牛歌 2021-03-16

中国美术欣赏之四

https://www./zgysd004.htm

本站编辑介绍美术经典作品,旨在普及美术知识,提高欣赏能力,勿用于商业用途。

 

四、元代美术

    37、红衣罗汉图,是一幅工笔重彩画,画中罗汉,身着红衣,坐于古藤牵绊的大树下,面带笑容,目光深邃,鼻子隆起,深褐而卷曲的头发,熟褐色的皮肤,下垂的耳朵佩戴着大金环,络腮胡须浓密,表情静穆而慈祥。他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双膝盘坐在朱红的毛毡上,身旁置放一双红色僧鞋,似乎在一本正经地传经说法。从罗汉的形象特征和服饰道具来看,画家描绘的是印度天望僧的形象。作者赵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晶宫道人,浙江湖州(吴兴)人,宋朝宗室,宋太祖十一世孙。入元后,受到忽必烈的重用,在三十三岁时作了元朝的官,先为兵部郎中,后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一品。他在学术修养上渊博而精深,是一个早熟画家,对山水、人物、鞍马、花木竹石都很精到。


红衣罗汉图  元  赵孟頫

    38、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黄公望在画史上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他五十岁左右才专心于山水画,继承董源、巨然一派而加以发展。他创造了“浅绛”的画风,即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形成自己的新风格。《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最著名的山水画。他晚年久居浙西富春江一带,作此画时已七十九岁高龄。图卷为纸本,水墨画,高约一尺余,长约两丈。描绘的是富春江一带的秋初景色。画面上峰峦坡石,变化多端,山问江畔,有村台、亭台、渔舟、小桥、丛林、飞泉,景随人迁,令人日不暇接。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39、洞庭渔隐图,纸本,水墨画。近景画双松挺立,杂树盘屈;隔岸山峦,作长破聚点,矾石垒垒,挥厚朴茂;湖上浅汀芦苇,错落萧疏。湖山间点缀一叶扁舟,碧波平远,荡漾苍茫。画面布局简净,画境明静幽寂。款题:“梅花道人戏墨”,并自题诗云:“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兰棹稳,革衣新,只钓鲈鱼不钓名。”寄托了作者隐遁避世的思想感情。吴镇(公元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称梅花和尚、梅沙弥等,浙江嘉兴魏塘镇(今嘉善)人。他性情孤僻,因对元王朝的统治不满,隐居乡里,饱读诗书。

 
洞庭渔隐图  元  吴镇

    40、墨梅图,这幅《墨梅图》取巨梅一幅枝,搓错的枝桠,枝繁花密,干蕊万朵,有张弓弩拔之势,充分表现了寒梅怒放的丰神和风骨。作者王冕(公元1387—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他出身于浙江话暨一贫苦农民家庭,但从小就好学如痴,读书不倦,终究成材。


墨梅图  元  王 冕

    41、渔庄秋零图,纸本,此因为倪画中常见的三段式平远构图,近景坡石,挺立着几棵枯木疏枝,坡外一片余白,表示水面,隔水远山横卧,气象荒寒萧疏。据画面题跋,所描绘的是太湖一带王云浦渔庄的深秋景色。作者倪瓒(公元130l一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还题有懒朗、东海琐等,江苏无锡人。他出身豪富,青壮年时过着读书作画的“风雅名士”生活, 自筑“清闷阁”,尽藏书画文物。


渔庄秋霁图  元  倪瓒

    42、青卞隐居图,为纸本,水墨画。画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这一描写画家故乡卞山苍茫景色的立轴山水图,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而至山顶的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面展示了高崖陡堑,奇峰峻岭,长松丛树,清溪幽谷的景色,生动地再现了江南溪山镶漾润湿;林木茂密,沉郁深秀的自然风貌。王蒙(公元1301—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推,又号香光居士,浙江吴兴人,赵孟頫的外孙,“元四家”之一。王蒙曾隐居黄鹤山(今浙江余抗临平山),几十年间过着“卧青山,望白云”的幽闲生活。明洪武(公元1368一1398年)初年,才下山出仕,任山东泰安知州。后因事被株连,死于狱中。

 
青卞隐居图  元  王蒙

    43、钟离权度吕洞宾,永乐宫壁画。永乐宫在山西省荷城县永乐镇(原属永济县,因黄河水利工程改迁到荷城县),是唐、宋以来晋南的名镇。民间传说,唐代吕洞宾(号纯阳)就生在这里。吕死后,唐代将其住宅改为“吕公祠”,金朝末年由构改为观,后为野火烧尽。宋末元韧,重新修建,将观改为宫。永乐宫建成于公元十三——十四世纪。元代精美的道教壁画就分布在各殿。这些壁画,是中原地区已经发现和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古典壁画遗迹,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钟离权度吕洞宾》是纯阳殿中较为精彩的一幅作品,描绘的是钟离权说服吕洞宾入道的情景,画的面积近十六平方米。

 
钟离权度吕洞宾  永乐宫壁画

    44、弥勒像,杭州飞来峰石刻。杭州作过南宋首都,曾繁荣了一百多年。在元代(公元1271一1368年),它不但仍是东南重镇,且发展成世界闻成世界闻名的繁荣城市。佛教因而盛极一时,故杭州又有“佛国”之称。西湖风景胜地灵隐寺前飞来峰,现存有68龛,大小一百十七具元代石雕造像,就是当时佛教盛况的实证。东晋l公元317—420年)时就有印度僧慧理来此驻锡,五代吴越王钱氏(公元907—978年)崇信释教,飞来峰开始出现摩崖像龛。宋代亦续有造作,到元初才大规模携刻。这尊《弥勒像》是元代雕像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像高约2米,裸胸袒腹,肥头大耳,笑容可掬,多少年来,他的头部留下了无数观者的手泽,被摩挲得铮光锃亮,由此可见群众对这个形象的喜爱程度。

 
弥勒像  杭州飞来峰石刻  元


四、元代美术概述

    在元朝接近一个世纪的统治期间,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存在,政治、经济、文化一度趋于衰微。文化艺术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和得不到正常发展的情况下,也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元代的绘画艺术,“文人画”占据了统治地位,其中山水画显得最为突出。由于山水画家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更为深刻,表现在风格上丰富多彩,如这一时期的水墨写意画,风格显得十分别致;当时的“院体画”也逐渐被“文人画”所替代,文人士大夫画家进一步提出把书法归结到画法上,元朝的大画家赵孟頫曾作国画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因此,元代流行着一种“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的说法。当时,水墨山水画盛行,风格多种多样,不少有成就的画家都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赵孟頫和“元季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等,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表明山水画在元代是有新的进展的。
   这一时期的“文人画”,不但强调以书入画,而且要求画家具有文学修养,把绘画作品变成诗、书、画熔为—体的艺术形式,使中国绘画艺术,更富有文学气息和民族特色。
    花鸟画在这一时期也在转变和发展之中。墨花墨禽,梅、兰、竹、菊“四君子”等题材流行,并明显地富于特殊含义。如画竹以示气节,画松以示孤高,画菊以示做岸,等等。梅竹方面,吴镇、柯九思、王冕等各有创造和成就,画法也日臻完善,超过前代。
    元代的人物画,不如山水、花鸟画的发展显著。其原因较复杂,主要是许多文人画家对元朝的统治和压迫不满,而对人生抱着冷淡消极的态度。他们有的把内心的苦衷,借酒来消解,有的彷徨、徘徊于山野,过着隐居生活,有的“疏于人事”尽量避开接触社会。如此种种,都反映出当时的文人画家作画写诗,只是借以“寄愁遣闷”而已。虽然有些作品,具有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但也有不少作品具有隐吐消极思想。这时期,也有个别杰出的人物画家,如赵孟頫,艺术成就有独到的创造,不逊前人。
    道释人物画,在元代又发达起来,获得复兴。特别是道教艺术,获得了很大提高。如永乐宫壁画的艺术成就,是民间画工们艺术智慧的显露,为壁画艺术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壁画与雕塑的发展和宗教艺术的兴衰有密切的联系。佛教造像,始终在我国雕塑艺术上占着主要地位,但到了元代已日趋衰落。

红衣罗汉图 元 赵孟頫
    《红衣罗汉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
    赵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晶宫道人,浙江湖州(吴兴)人,宋朝宗室,宋太祖十一世孙。入元后,受到忽必烈的重用,在三十三岁时作了元朝的官,先为兵部郎中,后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一品。他在学术修养上渊博而精深,是一个早熟画家,对山水、人物、鞍马、花木竹石都很精到。他的画风有两种,一是工整秀媚(重彩画),二是豪放简率(水墨画)。他的绘画作品取法唐宋而又能舍旧祛腐。在继承前规的基础上,能有所发展。因此,他成为元初画坛上的领袖人物。他工书法,尤精正、行书和小楷。他主张“:招画本来同”,把书法融化到画法之中,而使绘画的笔墨,有着书法的韵味和节奏。他的作品和艺术主张,对元代影响很大,余风所及,直至明清两代。
    《红衣罗汉图》,是一幅工笔重彩画,画中罗汉,身着红衣,坐于古藤牵绊的大树下,面带笑容,目光深邃,鼻子隆起,深褐而卷曲的头发,熟褐色的皮肤,下垂的耳朵佩戴着大金环,络腮胡须浓密,表情静穆而慈祥。他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双膝盘坐在朱红的毛毡上,身旁置放一双红色僧鞋,似乎在一本正经地传经说法。从罗汉的形象特征和服饰道具来看,画家描绘的是印度天望僧的形象。他在这帧横卷后的题跋中曾写道:“余仕京师久,颇尝与天丝僧游,故于罗汉像, 自谓有得,此卷余十七年前所作,租有古意,未知观者以为如何?”这是十七年后补题的跋语。由此可知这幅画是赵孟頫在照京任职时与天竺(古印度别称)僧人同游交往后有所感受,而后以天丝僧为模特儿创作成功的。
    从这幅画的表现方法来看,人物采用工笔重彩画法,配景采用了小青绿山水的画法,红绿对比,色彩强烈,古拙朴茂,主体突出。在用笔上,人物的线条劲利而圆畅,笔笔见功夫,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力。背景也不轻易用笔,行笔粗放自如,道劲松动,以干笔飞白法画石,树与藤的画法、染色,又与坡石不同,显得朴拙苍秀。用色方面,采用晶莹的石绿色,衬托着鲜明而沉着的殊砂色,半工半写的背景,使得画法工整的罗汉形象,在画中更加醒目。整幅画面的用笔和色彩显得协调和谐,有层次,有节奏。
    在这幅画中,赵孟頫把人物画与山水画的技法结合起来,把重彩和谈彩的技法结合起来,在色彩运用和线条的处理等方面都作了新的探索,为我们研究元代的工笔人物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赵孟頫作《红衣罗汉图》时,正是他“荣际五朝,名淌四海”的时期,朝野求他书画者甚众。然而,身为宋朝宋室后裔的赵孟頫,虽然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用,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对于不得己而作的一些违心之事深感惭愧,同时感到世事多变,只好通过笔墨耕耘,以书画艺术留传后世,聊以自慰。元仁宗延祐三年,他写了一首题为《自警》的诗:“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唯余笔现情犹在,留于人间作笑谈。”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黄公望在画史上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他五十岁左右才专心于山水画,继承董源、巨然一派而加以发展。他创造了“浅绛”的画风,即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形成自己的新风格。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最著名的山水画。他晚年久居浙西富春江一带,作此画时已七十九岁高龄。图卷为纸本,水墨画,高约一尺余,长约两丈。描绘的是富春江一带的秋初景色。画面上峰峦坡石,变化多端,山问江畔,有村台、亭台、渔舟、小桥、丛林、飞泉,景随人迁,令人日不暇接。
    画家笔下的富春山水,呈现出一片平和、宁静的气氛。据说画家曾袖携纸笔,走遍富春江一带的山峦,“凡遇景物,辕即模记”。今天我们若从杭州乘船逆钱塘江而上,倚窗而望,满目青山,景色如画,与此图卷十分相似。可见画家的描绘是基于自然真景的。
    黄公望及其《宫春山居图》颇受明清画家的推祟。明董其昌题跋道:“此卷规摹董、巨,天真烂漫,复极精能;展之得二丈许,应接不暇,是子久(黄公望)生平最得意笔……”。清邹之鳞的题跋则说:“子久画,书中之右军(王羲之)也,圣矣! 至若富存山图,笔端变化鼓舞,又有军之兰亭也,圣而种矣!海内赏鉴家愿望一见,不可得……”
   这一在明清画家心目中“圣而神”的名作,还有它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此卷在明代曾为苏州名画家沈周收藏,后又为董其昌所得,继而落入宜兴收藏家吴正志之手,传其子吴洪裕。吴氏生平最珍爱两件书画:一为《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另一卷便是《富春山居图》。清顺治年间,吴洪裕临死前,竟嘱家人将这两卷书画“焚以为殉”。先焚《千字文真迹》’次日,当《富春山居图》被投入炉火时,吴即将隔日,遂被其侄子吴静寇从烟燎中抢救出来,但已烧去起首一段。从此,这一遭受火劫的名画分为前后两段。后一段于乾隆年间流入清官,清室被推翻,为故宫博物院收藏,解放前夕被运到台湾。前一段经辗转收藏,解放后由浙江省文管会征集,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回顾这一历史名画的不平凡经历,不禁心拳拳然。然而它至今还一分为二,各自东西,山水相割,“赏鉴家愿一见,不可得”,确实令人为之感叹。我们相信,在台湾回归祖国之日,祖国统一之时,这卷数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画,必将珠联壁合,山水重又相连!

洞庭渔隐图 元 吴镇
    元代有一位出身贫寒,以卖卜为生的画家,他的作品虽自有其妙,但却不被人看重。据说他当时与山水画家盛懋正好比门而居,他的妻子看到以金帛求盛懋作画的人很多,而自己的家门则阒无一人,便取笑他。他却自信地说:“二十年后不复尔。”后来果真象他所说的那样,不仅成了盛名于世的大画家,而且还得到了虽贫而不以画媚世,“为人抗简孤洁”的美名。这位画家就是这幅《洞庭渔隐图》的作者、“元四家”之一的吴镇。吴镇擅长山水,尤爱写渔家图,《洞庭渔隐图》就是他此类作品中的精品。
    《洞庭渔隐图》作于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纸本,水墨画。近景画双松挺立,杂树盘屈;隔岸山峦,作长破聚点,矾石垒垒,挥厚朴茂;湖上浅汀芦苇,错落萧疏。湖山间点缀一叶扁舟,碧波平远,荡漾苍茫。画面布局简净,画境明静幽寂。款题:“梅花道人戏墨”,并自题诗云:“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兰棹稳,革衣新,只钓鲈鱼不钓名。”寄托了作者隐遁避世的思想感情。吴镇作山水画,不论长卷、立轴,所画都是天空水阔,云山缥缈,林木扶疏,几只渔船活动其问。在画上,随意点染,意境或开阔或幽深,多有变化,既画了“放歌荡漾芦花风”,又描绘出“一叶随风万里身”。其画法,山石多用长披皴破,于笔皴擦,山头湿笔点苔,秃笔中锋钩勒树石,笔墨淋漓淳厚。虽从宋代巨然的画法变化而来,但已明显不同于巨然“淡墨轻岚”的风格,他的这种画风,在《洞庭渔隐图》中,得到了明显体现。
    吴镇(公元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称梅花和尚、梅沙弥等,浙江嘉兴魏塘镇(今嘉善)人。他性情孤僻,因对元王朝的统治不满,隐居乡里,饱读诗书。他在题一幅墨竹图中写道:“斫头不屈,强项风雪”。曲折隐晦地抒发了心头的愤懑之情。
    吴镇酷爱梅花,他在家宅四周,遍植梅树,并以宋代有“梅妻鹤子”称誉的林通自比。
   吴镇工草书,能诗,长于水墨山水,兼作墨竹。他的水墨山水出自董源、巨然一体,并吸取李成、郭熙的画法,融合创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是他晚年所作山水,沉郁而极富润湿的水气,笔力苍劲,墨气沉厚,在用墨方法上有独到的成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倪(瓒)、王(蒙)三家都擅长用淡干墨皴擦,用笔偏于松秀;吴镇却善于带湿点苔,参以秃笔于墨皴擦,苍润沉郁,别具一格。

墨梅图 元 王 冕
    “古今画梅谁者高,前有补之后王老。”(补之即宋代画梅高手杨补之,王老即王冕。)这是明朝鲁宗贤对以画梅著称于世的王冕的高度赞许。
    画墨梅,最早是由北宋时的华光和尚开始的。据说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便创作出用浓淡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在他之后,杨补之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杨补之创造了两种画梅的方法:一是用水墨涂在绢上,烘托出梅花的点点白葩;另一种是以墨笔圈出梅的花瓣,即是现在还流行的所谓圈花法。这两种画法都能显示出梅花纯洁高雅的特色。王冕继承了华光、杨补之的传统技法,并在这一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元代后期,由于文人学士以绘画自我抒发意趣的作风继续发展,追求笔墨趣味,祟尚水墨写意,笔墨技法精益求精,花鸟画进一步趋向雅淡清逸。当时画墨竹墨梅的风气十分盛行。王冕画的墨梅,“神韵秀逸”,姿态万千,或繁枝密花,绚烂盛开,或嫩枝疏蕊,含苞欲放,把梅花那俊俏秀丽,富有朝气的丰姿,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幅《墨梅图》取巨梅一幅枝,搓错的枝桠,枝繁花密,干蕊万朵,有张弓弩拔之势,充分表现了寒梅怒放的丰神和风骨。迷漫的花蕊,生机动露,显出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气势。布局上以密取胜,并做到了密而不乱,繁而有韵。朱方霭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别开生面。”(《画梅题记》)花)午的构图,一般说来有疏、密、不疏不密三种表现方法。王冕这幅《墨梅图》即属于密的一类。王冕不仅吸收了华光的“多而不紫,少而不亏”和杨补之的“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尊蕊疏疏”的理论,而且有所发展,做到疏疏密密,密中有疏,疏散处硫,交错处密,枝于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王冕画墨梅,尤其是画枝干,十分注重质感的表现,他用笔顿挫得宜,笔力道劲。有时画枝梢,一笔拉到几尺长,引枝断而复连,停而不滞,一气呵成。枝的梢头露出了笔的尖锋,这种笔墨洗炼的功力,正如清朝何援王诗中所写:“山农笔力劲如铁,中有窃宛姿倾城,清标信有烟霞骨,补之而后存典型。”王冕圈梅花的功力也很深,在圈花方法上,他将杨补之的一笔三顿挫,改为一笔二顿挫,即所谓'钩圈略异杨家法”。他圈花如铁线圈成,用笔不飘浮,严谨而逼真。画面虽然不用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千蕊万朵,含笑盈枝的梅花姿态,十分逗人喜爱
    这幅画的题诗小有;“明絜众所忌,难与群芳时,贞贞岁寒心,惟有天地知。”显然,这是作者借梅花表达自己的心情,有着一种借物抒怀的特点。又如在另一幅《墨梅图》中题有“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谈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以此表露他的高尚情操,不愿与当时的统治者同流合污。所谓:“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画梅花,只画“野梅”,不作“官梅”。他喜欢山野梅花枝干劲直的品性,不喜欢画经人工造作、枝干多盘曲的庭院梅花。这些特点是同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
    王冕(公元1387—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他出身于浙江话暨一贫苦农民家庭,但从小就好学如痴,读书不倦。据《明史》记载,因家里无钱供他读书,父亲只好让他去放牛。他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庙里,坐在菩萨的膝上,借长明灯的灯光读书认字。有时,他把牛放牧在草地上, 自己跑到私塾里去听老师讲解和村童读书。有一次,他听课入了迷,到黄昏时候,才想起放牧着的牛,结果牛不见了,回家被他父亲责打了一顿。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当时会稽的一个读书人韩性,韩收他为学生,教他读书、画画。王冕青年时期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考进士屡试不中,于是他满怀愤郁,烧毁了文章,永绝仕途,流浪江湖。他曾到过杭州、金陵,又波长江,过淮河,经徐州、济南到北京,达居庸关。数千里的远游,使他扩大了视野,开宽了胸怀,同的对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也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由于他的诗画不同几俗,画誉越来越大,在北京期间,士大夫都争走馆下,求他画画,一时缣素山积,他常援笔立挥而就。据载,他不满于达宫贵人向他求画,便画了一幅梅花悬在墙壁上,并题诗道:“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表示不愿给他们作画。因他对统治者予以无情的讽刺,被认为是反对元朝,险些入狱。后来,他被迫埋名隐居到家乡的九里山,白天种植豆粟、灌园养鱼,晚上读书、作诗画,过着清贫生活。他在屋的周围种了千株梅树,几百棵桃杏,题为“梅花屋”。王冕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画影响很深,贫苦朴实的山村生活又赋予他的诗画以浓厚的生活气息。

渔庄秋霁图 元 倪瓒
    水墨山水画《渔庄秋霁图》,是元代以性好洁而迂僻出名,俗称“倪迂”的倪瓒所作。倪瓒因山水画成就卓著,故与同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王蒙、吴镇并享“元四家”之誉。
    倪瓒(公元130l一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还题有懒朗、东海琐等,江苏无锡人。他出身豪富,青壮年时过着读书作画的“风雅名士”生活, 自筑“清闷阁”,尽藏书画文物。据说馆阁四周,遍植花木,蔚然深秀,如云林一样,这便是他自号“云林子”或“云林生”的来由。倪瓒当时被目为“高士”。传说“吴王”张士诚之弟张士信请他作画,送了很多金钱给他,倪瓒大怒,撕绢退钱。不料一日游太湖,正通上张士信,而被痛打了—顿。倪瓒当时却哄口不出一声,事后别人间及,他答道:“—出声便俗”。元代社会动荡,倪瓒思想日趋消极,使卖去田庐,携家人往来于太湖、柳湖一带,或住寺庙,或宿舟船,过着飘蓬生活。为了逃避现实,他曾研求佛学,焚香参禅,又入玄文馆学道。
    倪瓒山水画以幽淡萧瑟意境为多,与他超脱世网逃避现实的思想密切相关。
    《渔庄秋零图》,纸本,此因为倪画中常见的三段式平远构图,近景坡石,挺立着几棵枯木疏枝,坡外一片余白,表示水面,隔水远山横卧,气象荒寒萧疏。据画面题跋,所描绘的是太湖一带王云浦渔庄的深秋景色。太湖四周和湖内多山,大多是不高的丘陵,隔着森森的湖波远望,只见岗峦逶迤,平坡一抹,景色清远秀丽。倪瓒的这幅《渔庄秋霁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太湖一带恬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寄托着画家的孤寂情绪。画上的题诗乃倪瓒十八年后所加,诗云:“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建格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诗、画结合,抒写了他郁抑悲凉的心境。此图章法极简,笔墨无多,却“疏而不简”,“简而不少”,就意境的表达来说,是完整且发人联想的。自然,这种“情”和“意”,有它的阶级和时代局限,表现着一种孤寂、荒寒的士大夫阶级思想感情。就笔墨而言,利落精到,颇见功力。坡石以例锋于笔皴擦,折带皴、披麻皴兼用,皴法隽爽,极有质感;树干株叶,水墨于湿互用,简淡率略的笔跟,却显得厚重,没有纤弱与单薄之感,使人感到爽朗、秀峭,为一般画家所不及。
    倪瓒的水墨山水,师法前代画家董源、关仝、李成;赵孟頫、黄公望的画风对他也有一定影响,但他又自辟路径,形成独特的风格。他晚年所画山水,多作萧疏平远之景。市局往往近景是平坡,上有竹树、孤亭,中景一片空白,远景是坡岸,上面又是一大片余白。整个画幅,水上无舟,亭中无人,表现出一种清空寂静的境界。画上多题诗,且多长篇,以抒写胸怀。元四家中,倪瓒与王蒙的笔墨风格,截然不一,倪是疏,王是密,倪以萧疏见长,王以茂密取胜,这两种画法都对后世影响甚大。但在士大夫的心目中,尤以倪瓒的地位为高。他的作品,流传到明代,竟使“江南人家以有无为清浊”。其影响之大,一度超过黄(公望)、王(蒙)、吴(镇)三家。

青卞隐居图 元 王蒙
    王蒙(公元1301—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推,又号香光居士,浙江吴兴人,赵孟頫的外孙,“元四家”之一。王蒙曾隐居黄鹤山(今浙江余抗临平山),几十年间过着“卧青山,望白云”的幽闲生活。明洪武(公元1368一1398年)初年,才下山出仕,任山东泰安知州。后因事被株连,死于狱中。一代名画家,竟成了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王蒙工诗文、书法,尤擅画山水,在元代与黄公望齐名。他的绘画早年受外祖父赵孟頫影响,后广泛钻研前代诸大家的绘画,融会贯通,自立门户。王蒙的山水画,重视笔情墨趣,又结合写生,能较充分地表现出客观对象的特征。其笔下的山水,气势雄伟,层次丰富,景物繁密并富有生气,展阅之下,如身临其境。《青卞隐居图》是他的传世名作,后被董其昌誉为“天下第一”。因为纸本,水墨画。画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这一描写画家故乡卞山苍茫景色的立轴山水图,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而至山顶的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面展示了高崖陡堑,奇峰峻岭,长松丛树,清溪幽谷的景色,生动地再现了江南溪山镶漾润湿;林木茂密,沉郁深秀的自然风貌。其间画革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在表现方法上,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山头点苔,用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等,方法极多。山上树木,用笔筒而不繁,但表现出茂密苍郁。整个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气势磅礴。画家在运用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等前代诸大家之法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创造出了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王蒙与黄公望、倪瓒、吴镇等人,代表着这一时代绘画向水墨发展的趋向,他们在水墨上都发挥了高度创造力,熟练地掌握了水墨在皮纸上表现的性能。黄以浑厚见长,倪以疏淡见长,吴以简劲见长,王蒙则以苍茫深秀见长,独具一格。倪瑚曾以“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诗句称赞王蒙。这既是指他笔下的山水具有一种雄厚的气概,同时也指画家的襟怀、功力和气魄。明王世贞《艺苑尼言》评述道:“山水大小李(李思训父子)一变也;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可见王蒙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钟离权度吕洞宾(永乐官壁画) 元
    永乐宫在山西省荷城县永乐镇(原属永济县,因黄河水利工程改迁到荷城县)。这里是一个“山川蕴秀,土膏林郁”的地方,也是唐、宋以来晋南的名镇。民间传说,唐代吕洞宾(号纯阳)就生在这里。吕死后,唐代将其住宅改为“吕公词”,金朝末年由构改为观,后为野火烧尽。宋末元韧,重新修建,将观改为宫。永乐宫建成于公元十三——十四世纪。宫的东北约二里许有玉楼山,山下有玉溪水,溪水流入宫场,宫内苍柏翠竹,风景施施,引人入胜。
    永乐宫规模宏大,布局疏朗。现存有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元代精美的道教壁画就分布在各殿。这些壁画,是中原地区已经发现和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古典壁画遗迹,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钟离权度吕洞宾》是纯阳殿中较为精彩的一幅作品。传说吕洞宾生于唐贞元十四年,功名久经困顿,中进士时年己六十四岁,故未赴调。从此断绝了作官的念头,经常出外云游。一年暮春,他游漫水,遇见隐士钟离权,两人谈玄学甚为投机,遂起了谢绝“尘累”的消极思想。他先后到江西庐山等地潜修,号“纯阳子”。世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奇闻轶事,后来竟成为神话“八仙”中的人物。 这幅画描绘的是钟离权说服吕洞宾入道的情景。画的面积近十六平方米,画面以奇峰峭壁、虬枝老松作背景,苍劲的松树上接云霄,下覆石坛,左右两旁清流激湍。画师们对环境的巧妙处理,充分发挥了山水画的技法,达到很高的水平。画中的吕洞宾和钟离权一起坐在深山磐石上,背松而坐的钟离权,袒胸露腹,腰系丝带,赤脚穿麻鞋,笑容可拥,性格豪爽可亲。他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对方,正认真地向吕洞宾谈道,眉目间似乎流露出渴望得到反应的激动心情。吕洞宾则拱手端坐,神态谦恭,全神贯注地静聆教诲,两手笼袖,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沉思的心理活动。
    画师们用简练的线条,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形体结构,同时又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画色彩简淡高古,沉着协调,钟离权的衣着用石绿染色,吕洞宾的衣服则用淡黄色晕染,与人物的形象性格呼应相衬。设色以青绿为主,并用黄、超等色,使整个画面显得庄严、清静。勾线严谨而流动,运笔道劲有力,采用“折芦描法”,大胆家放,是一幅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人物画。

弥勒像(杭州飞来峰石刻) 元
    在我国和日本的绝大多数现存寺庙中,往往可以看到当门的佛龛里,有一尊喜笑颜开的胖大和尚雕塑坐像,他就是佛教的未来佛——弥勒佛。弥勒佛是外国人,在早期佛教造像中,形象和释迎牟尼佛并无多大区别,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弥勒佛却完全是一副中国人的模样,原因何在呢?
    原来,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十世纪初,我国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岳林寺有个和尚,名叫契此,号称长汀子布袋师,他“形裁煨妥,蹙额皤腹,出语无定,随处偃卧”。他常以杖荷一布袋,所有生活用品都装在里头,见到东西就乞取,并分一点装入袋中。饥则食,饱则睡,生性喜爱小孩,身后常跟着十几个儿童,和他一道嬉戏。他行为奇特,天将下雨先穿湿鞋在路上骤行,碰到晴天则穿着木屉,抱膝而眠。他临死时曾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干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这样一来,佛教徒们便相信他是弥勒的化身,连跟他嬉耍的小孩,也被认为是十八罗汉幻化的。从此弥勒佛像使一概换成布袋和尚的模样,并成为五代两宋以后佛教美术中一个惹人喜爱的创作题材,画家绘他,雕塑家塑他。长期以来,群众已经不知布袋和尚的底细,都习惯于称他为弥勒佛了。
    在我国现存为数众多的布袋和尚造像中,最完美的恐怕是杭州飞来峰这尊元代雕像了。
    杭州作过南宋首都,曾繁荣了一百多年。在元代(公元1271一1368年),它不但仍是东南重镇,且发展成世界闻成世界闻名的繁荣城市。佛教因而盛极一时,故杭州又有“佛国”之称。西湖风景胜地灵隐寺前飞来峰,现存有68龛,大小一百十七具元代石雕造像,就是当时佛教盛况的实证。这座美丽幽静的小山,系石灰岩质,久经雨水冲蚀,形成许多奇岩异洞,与山上的菇郁林木相映成趣。峰下有清泉飞漱,更添胜概。东晋l公元317—420年)时就有印度僧慧理来此驻锡,五代吴越王钱氏(公元907—978年)崇信释教,飞来峰开始出现摩崖像龛。宋代亦续有造作,到元初才大规模携刻。
    这尊《弥勒像》是元代雕像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像高约2米,裸胸袒腹,肥头大耳,笑容可掬,上身右曲斜倚布袋,交脚而坐,姿势自然,悠闲而舒适。特别是那襟怀坦荡、慈祥善良的笑容,极富于感染力、因此,多少年来,他的头部留下了无数观者的手泽,被摩挲得铮光锃亮,由此可见群众对这个形象的喜爱程度。雕像所表现的随遇而安,心宽体胖,正是古代中国人为人处世较理想的一种典型,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令人感到格外亲切。雕像的头部写实而又夸张,眉眼与嘴角因欢笑而牵动,变化微妙,结构完美可爱。丰腴的躯体之肌肤质感,翻敞的上衣和布袋的织物质地,以及腰带和念珠的材料特征,都表现得维妙维肖。雕像两侧,分列十八罗汉,各有不同的形貌年龄和体态动作。为了突出弥勒,都按传统增强减弱的方法,处理为较小形的雕像,犹如传说中跟随布袋和尚嬉戏的儿童。但整组雕像浑然一气,组成有机的统一体,把中心人物布袋和尚衬托得愈发生动可爱。
    我国的石窟艺术,自五代以后,便进入低潮,元代除个别大型石窟群尚有少量造像活动外,几乎没有开凿新的石窟。留到今天比较丰富而集中的摩崖像龛,就只有杭州飞来蜂一处,因此,这尊弥勒雕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