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师者|卢滇楠:又强又暖的清华“楠神”

 新用户06711368 2021-03-16
图片

卢滇楠

卢滇楠,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2006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08年入职清华大学化工系,2018年起担任化工系副主任,主管教学。

主要从事复杂生物体系热力学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h-index为28)。参与编译和出版了《分子间力和表面力》和《化工热力学》(第三版)。

主讲国家级精品课本科生《化工热力学》、清华大学精品课研究生《高等化工热力学》,开设了《高等化工热力学》MOOC课程和化工热力学(挑战性学习课程)。2017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8年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20年获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这就是楠神吗……”

正在上课的一位同学挠了挠头。讲台上的ppt从字体、格式到排列布局都呈现着让人无比舒适的和谐状态,旁边的教师拿着无尘粉笔在黑板上磕出一道又一道白色的印记。手指之间,印记组合变换成字母和数字,在一排又一排公式里穿行……

“我对授课充满敬畏”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卢滇楠在博士期间从事生物大分子体系热力学研究工作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留校工作后,系里安排他参与热力学课程教学,而“楠神的称号不知在哪一届学生中突然不胫而走。“上过他课的人都这么叫,他渊博的知识和认真创新的教学精神让我们都很佩服。”学生杜林翰说。

从公式推演到现实案例类比,卢滇楠都从容不迫信手拈来。他语言明快,抑扬顿挫中重点清晰。

然而,最初站上讲台的卢滇楠并非如此游刃有余。

“原来我当学生的时候,总觉得老师讲的太慢了,怎么一个知识点反反复复讲。但等我自己去上课的时候才发现,讲比自己学要难得多。”卢滇楠发现第一个困难是如何把自己从学习者真正的变成授课者。旁听2年高光华教授的课后,年轻的他便开始站在教室前的讲台上,面对台下的师弟师妹讲授《化工热力学》课程。

初登讲台的他会一遍遍地反复检查ppt内容,哪个地方用什么字体,字号要多少,边距多宽最为合适,公式放什么位置……“我可能有些强迫症,什么事情都想尽量做好”,卢滇楠说。谁曾想讲到正酣畅时PPT突然卡住,之后的内容再也翻不出来。一向严谨的他脑子一懵,只得硬着头皮在黑板上手动推导公式。“用老教授的话说,'要撂到黑板上,这面子就全没了!’”得益于扎实的功力,他顺利地承接上课堂内容。

2012年,卢滇楠利用在普林斯顿大学进修的机会,观摩了该校本科课程Essential Chemical Engineering和研究生课程Advanced Thermodynamics,与主讲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这让我对授课充满敬畏”,卢滇楠说。与教授交流时,对方随手拿出一张纸而后就在上面推演公式的情景也让他颇有感触:“讲课是对着ppt念公式,还是与学生边讲边写边推演,两者之间是不同的。

回国后,卢滇楠开始全面承担起《化工热力学》和《高等化工热力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他结合化工学科发展的前沿以及清华大学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从课程体系到授课方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改革。

在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重构方面,卢滇楠提出“物性-假设-定律-模型-计算-应用-拓展”的全新课程框架,从单纯的学科知识,上升到方法论。他坦言:“时代是往前发展和进步的,有的学生这一辈子都不会去化工企业或研究机构,如果自己凝练不出来这条框架的话,他可能觉得学的东西没有用。”

图片

卢滇楠(右一)与学生们在讨论

在授课细节上,卢滇楠尽可能联系实际,让本身艰深的热力学易于理解,例如用水位差变化解释混合能、用案例引导同学从实际问题中建立热力学模型等。学生李姝承说:“工物馆通风系统改造项目让化工热力学理论与实际结合,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卢老师富有魅力的授课环节更是让我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是卢滇楠热爱的事情,而为更多愿意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让更多人体会到热力学之美也是他发自内心的愿望。他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MOOC课程等来提高知识传播效率。对他来说,慕课并非是授课技巧的再现,而是“会说活的浓缩教科书”。目前他的化工热力学MOOC课程已经有3万余人学习过。

“你来讲,看看能不能把我讲明白”

“楠神的课很刺激,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停下来然后让一位同学上去接着讲。”一位上过挑战班课程的同学说。

卢滇楠在2017年开设了热力学挑战班,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参与,以此激发学术志趣。

在挑战班,同学们会提前收到PPT与相关课程材料自主预习,授课过程中卢滇楠会随机、随时让学生站上讲台,成为10分钟的“讲师”。他发现有的同学会讲得比自己还精彩,有的同学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这都给了课堂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说错也没什么关系,卢老师会及时指出来,大家就对这块知识印象更深刻。”一位同学这样评价。

卢滇楠会有选择地让一些知识变得更晦涩,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敬畏程度;让另一些变得更简单,让学生更愿意学习、敢于学习。疫情期间,他让学生自己做视频在课堂上讲解基础内容;而难点要点,他则与同学们进行反复讨论琢磨。

图片

卢滇楠的化工热力学课程ppt截图

“清华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自己做出来的”,卢滇楠常这样说。他不希望给学生设置上限,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例如让学生自愿报名创制手机求解热力学问题的APP项目,让其体会从“知识学习者”到“知识创新者”的转变。

“APP不是为了为难学生而存在,同学们其实愿意去挑战自我。对于清华的学生来讲,这一点也最重要。”

图片

学生制作的APP用户手册封面

图片

不同版本的化工热力学性质求解APP

卢滇楠不希望化学化工教育成为没有活力的死水,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的今天,他认为学生更需要掌握多学科工具使用的能力,而创建项目给了多学科能力一个展示的窗口。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当然,“不给学生设上限”,不意味着卢滇楠没有意识到大环境中学生的焦虑和压力。

他从不让期末试卷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更尝试转换评分模式。“内卷是因为学生和学生之间比较造成的。而我要学生和学生之间不比,学生只和自己比。”在他的课堂上,并不是做的越多就得分越高。评判一位学生时,卢滇楠会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水平,再看其在学习中的提升状况,根据提升情况给出分数。

卢滇楠给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不需要告诉我你跟别人相比如何如何,而是告诉我,你自己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后比原来提升了多少。”

对于学业有困难的同学,卢滇楠采用“一对一”交流方式重新唤回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健康成长动力。

“有基础稍差的同学上课之前就来找我,我说没有关系,你跟着我的节奏走不要拉下就行。最后的结果大家都很好。”他认为学生有各自的起点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能有进步,能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就可以了。这是他对学生的宽容。

但这种宽容绝不是溺爱。对于分数,他一向实事求是:“我不会因宽容降低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不及格就是不及格”。相比于学习能力,他更为看重学生的求知态度:“眼睛是放着光的一个学生,没有理由不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他。”

做有温度的教育者

数十年来,从学生到教师,不管是对学术的认真投入,还是对教学的热忱付出,卢滇楠始终以前辈和恩师为榜样。他认为教育是需要传承的,虽然教学手段在更新,内容在变化,但是其中的基本逻辑和规律却未曾变更。

“高光华教授、薛克宗教授、朱文涛教授、薛芳渝教授、刘铮教授...他们的言传身教和教学的感觉不是能用语言所描绘的。他们在那里,我们就有标杆。”卢滇楠说。传承让教育带有温度。

面对学生,卢滇楠始终如一,怀着热忱与耐心因材施教。“这个材不是人才的才,是材料的材”,对不同基础和不同状态的同学,卢滇楠都给予关心和帮助,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和学生交流讨论。他深信“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故而理解包容学生的不完美,给到不同学生开放的生长空间。学生与他与其说是师生,更像是朋友。有同学说:“楠神啊,又强又暖。”

2021年将是卢滇楠登上讲台的第11个年头,他早先并未立志做一名教师,却在拿起粉笔之后深深爱上了这个职业。

“在上课的时候我看着学生的眼睛,其实能看见他们眼神里所发出的光。这也是我热爱教学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推送转载自公众号“清华大学本科教学”

作者|杨宇英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