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及其当代意义》观后总结自用

 宁静致远16899 2021-03-16

孟子:   

人生总是有所求,求有两种:

    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2.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民族形成的民风:

  各施其能,各谋其利纷争付诸于法律,前途交给了偶然

民风本身无可厚非,但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果这个民风伴随着重功利轻道义,民族将内不能安,外不能立。——— 一个民族不可能以他所拥有的货币作为这个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根本。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有宗教的民族,是一个没有上帝管人心的民族。

一、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

人面对的根本问题——生命的问题

佛家:现实世界为尘世——尘即烦恼、麻烦

            生命外部的麻烦:生存环境(易解决)

            生命内部的麻烦:心的安顿(不易解决)

什么叫心?

烦恼来自人心,动物无人心,因而动物无烦恼,最多有肉体痛苦。人在无肉体痛苦下同样能生出烦恼。

孔子:“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约———贫贱的生活处境

乐———富贵的生活处境

不仁者———心没有安顿好的人,即:心中无人之常体。

因而:心中无人之常体的人,怎样的生活处境都没用,贫贱难耐凄凉,富贵不能乐业。

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何为人之常体?

中国哲学的主题:如何安排好生命,如何安顿心。

动物的生命不构成问题,是自然现象,人的生命构成问题——人生的问题,因为人有“无限心”。

无限心的存在的证明:

   人在时间中存在,人活着的每一个当下都在筹划着未来,人活在每一个瞬间,这个瞬间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均匀的时间点(牛顿:把时间看成无数同质的瞬间点连缀而成)。

   时间对于人来说是三维的,即:过去、当下、未来。

   人活在当下的方式:以筹划着未来的方式活在当下      

   而未来不是事现实,未来并不存在,人超越现实去筹划尚不存在的未来,因而证明了人心存在“无限性”。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有限事物上,因此:无限心无法在现实世界得到安顿。(现实世界存在都是有限事物)

第一步:超越现实世界———出世

第二步:入世

因此中国哲学的境界在于: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世界三大哲学及其性质

    1.中国哲学———人生问题

    2.印度哲学

    3.欧洲哲学(古希腊哲学)———自身问题(认为人生问题的解决前提是自身问题的解决)

中国人生哲学三大派:

1.儒家———无所为而为

2.道家———无为而无不为

3.佛家(唐代禅宗)———无心而为

宋明儒道佛合流———陆王心学

                             中国人三条出世的路

1.儒家:无所为而为                                

       即: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本应当做,而不考虑不把其当做做达到另外一个目的手段和途径。(有所为而为)

    儒家出世的精神与入世的统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道家:无为而无不为

    人+为=伪 ———道家反对人为,即反对“伪”

    道家的出发点:人生的幸福都来源于天,人生的痛苦麻烦来源于人。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人生做减法

    列子:“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做减法的方法———排除人为因素做决定,以“不是什么”定义事物的“是什么”

3.佛家:无心而为

    每个人带着“业力”来到现世。

    人一生要做什么,即想要实现什么愿望,实现愿望的方法是自由的但愿望的选择不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带着“业力”而来,“业力”决定人生愿望。

    做事是为了“消业”,因此做事无结果,也不求结果。如果做事一定要求结果,则旧业未消,新业又起。因此,若想做事无结果,首先要不求结果,即事做完后得到的结果与自己无关,便不生新业,于己,便是做事无结果。

    禅宗的表达:出心不出世

    充分领会面对的虚无,以对虚无的领会活在当下。

中西方出世的方式的差别:

西方人:以宗教为人找到一条出世的路———敬畏上帝,渴望天国(超现实)

中国人:中国哲学

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出世方法———宗教

1.欧洲———基督教(犹太教)

    犹太教出发点:人都有原罪

    亚当夏娃违背上帝禁令偷吃智慧树的果实有了理性,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能征服一切,上帝惩罚他们,从伊甸园赶出,使其无法吃到生命之树的果实。

    因此人存在的处境:一方面凭借自己知识的能力无所不知,另一方面总是面对虚无,终有一死。

    即:人的存在在根本上的有限和渺小与人自身能力的无限扩展形成矛盾。(庄子:“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已。”———以有限的存在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总是失败)

2.阿拉伯———伊斯兰教

               【假如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知识是可以无限的扩展,凭借理性的能力可以征服一切,能遗忘了自己存在的根本渺小和卑贱的话,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他失去了必要的谦卑态度。信仰的前提是谦卑,这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和渺小】

                                何为《心学》

孔子论道的核心观念:人———儒家学说:人学

从“人学”到“心学”由孟子开始

孟子与荀子———“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端:

1.荀子———“人性本恶”:

    人为生物,生物有自保本能,当生活资源有限,人与人一定有利益纷争,因而性本恶。但人不同于动物,为避免因利益争斗同归于尽,人发明了道德———即把利益纷争限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以避免社会解体。

     因此荀子人为“道德”来源于人的智力水准

2.孟子———“人性本善”:

  人心有四大善端: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何为孟子所说的“心”:

    “heart”是生理学上的心脏

    “mind”是意识状态心理状态,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

     孟子所说的“心”超越生理学,超越心理学上的“心”

    “gemut”(德语)反应了孟子所说“心”的意思

     因而,英语母语民族思想上缺乏“心”的研究,固英国近代哲学走“经验主义道路”而德国近代哲学(康德,黑格尔)是思辨主义。

     【荀子所说的“心”在生物学层面,孟子所说的“心”在心学层面】

论证孟子所说的“心”的存在:

     假如某人抢银行,送到法庭审判,法官要了解罪犯的犯罪动机。罪犯讲“你是否承认有一个胃?胃在饥饿的时候是否需要食物?食物在今天是否用钱买来的?”法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罪犯向法官提供了三个月内身无分文的证明,并反问法官“这三个月来身无分文我的胃是否还在?是否需要食物?是否要用钱买来?”答案依旧是可能的。“那么钱在哪里?钱在银行,因此我去拿了。”由此法官发现罪犯每一句都是对的无可辩驳,因此当庭释放。

     ———这样的审判在现实中不会发生,因为这种审判是停留于心理与生理层面的。任何法律审判的前提是把被审判者当人看,即知道被审判者都有心,有一个孟子所说的“心”,因此才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能力,才有意志和行为的责任能力。

      同理,狗咬人不需要审判狗,因为狗无“心”,咬人是自然现象,而人犯罪与对犯罪者的审判是社会现象。

中国的宇宙观:

    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生命趋向于生命情感。

心不是西方哲学的理性认知能力,是生命情感。

心外之理  与  心里之理:

1.心外之理:用头脑趋利避害的道理 心之亡失

2.心里之理:心即理,心外无理

王阳明:“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王阳明心学的第一命题:心即理

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心学

           荀子 学说的核心观念:(较孟子同时期盛行)

     礼仪——以礼治国

       问题:外遵礼仪,内无仁心。———容易演变为表面恭敬有礼,其实把道德规则当做手段来谋取自己的私利。(乡願人格———中国国民性病症)

       问题原因:头脑的聪明发明出的限制利益斗争的规则,遵守他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遵守道德不出于内心的选择,而是对利益的考虑。

                                    禅宗学派

     地位:介于荀子礼学到孟子心学转变期间,重要的过度者。

     禅宗宗旨:  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人人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求佛性不能到心外去求,见者是心。

     僧肇:“不睹众相,常观金体。”(《宝藏论》)———即不是看不到相,而是不为相所惑。

问题一:何以观金?

      不住相,金即佛性,用心观金,眼耳鼻舌只能看到器。禅宗修心(《金刚经》核心思想:“心无所住,而生其心”)

 问题二:金本身能单独存在吗?

      金本身是金属,只能在不同的器中存在,即:不能把佛性从现实世界抽离。(惠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因此,常观金体(出世)不为众相所迷惑。但金本身不离开种种的器,求金仍需器中求(入世)

禅宗的修行:烦恼皆菩提

    烦恼与智慧皆出于“心”

    烦恼证明了人的“无限心”(没有此心,皆

无烦恼)——烦恼成为了修行的材料。

     如风吹水,自然成纹。———风起成纹便是烦恼,但水不增不减。

“业识”的五蕴:色受想行识

破小我,修“大其心”

佛性不是“空寂”,何为佛性?

     佛性是人生不朽价值的总和。

“自性”即本性佛性,即本心: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即心即佛

宋明儒学吸收禅宗———新儒学

两大流派: 1.程朱理学(程颐、朱熹)

                     2.陆王心学(陆象山、王阳明)

一个目标:中国人,人人心中有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何为阳明心学

                     第一命题:心即理心外无理

《大学》———初学入德之门:

                                       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明德”:即心之德性(virtue)

2.“亲民”:天道在人民生活————途径

3.“止于至善”: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即符合天理之标准,不掺杂私欲偏见————目标

                                        八条目:

    1.格物:

       对事物观察理解,从“个体”中看出“一般”(朱熹的启发);自性具足,心外无物(龙场顿悟,自悟)

    2.致知

    3.诚意

    4.正心

    5.修身

    6.齐家

    7.治国

    8.平天下

程朱理学破心中贼的道路:

    先从世间万物领会天理,再说明天理,说服百姓,使自己客服私欲———“存天理灭人欲”

存在的问题:

    天理如果在人心之外人心之上,势必脱离人性,那天理就是僵死的教条,没有力量,对生命意义毫无影响。

王阳明:“良知当下呈现”:

     即生命情感的真相在此时此刻不由自主的呈现,因而良知不在头脑里,而在心里,良知是生命情感的本身所在。

区别:“心里”:生命情感

            “头脑里”:概念判断推理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头脑与心哪个更根本?

     心更根本:人不能用头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消解掉心中的生命情感。

因而解读“心即理”:

        即王阳明、禅宗、孟子所讲之“心”,“心”非西方哲学的“理性”。人在世界上行动的动力绝非来自于“头脑”,趋势人去行动的是“情感力量”,“情感”发自于“心”,这个发自于心的情感要在它的本真的真相里即叫“天理”。

                                第二命题:致良知

“致”:既非获取,也非创立

        致即听

“听”的前提:1.放下私欲

                       2.无理性逻辑之遮盖

                       3.知行合一,在生命实践中听到良知(不同于朱熹理学)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行之始”:心向往之

“知之成”:自身融为一体

“勿做花想,

  勿做叶想,

  勿做枝想”

         ——王阳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