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古尸为伟大的发现,楚国国都为何会出现汉代墓葬上 要知道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叫视死如生,意思是人死以后到了阴间,还得接着过日子。所以呢,古人在此之后就把这个金银珠宝还有好吃的,好玩的,一股脑的打个包,通通的塞进坟墓。 正是因为他们这种视死如生的观念,反倒是让很多古代的珍宝,也就是文物得以流传,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跟古墓和陪葬品有关的故事。 荆州 提起荆州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往往是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但是在考古界,荆州的出名可不在于此。有考古队员曾经开过这样的玩笑,说荆州是著名的古城,那里的地底下不知道埋藏着多少文物,只要你随便那么一挖,说不定就能挖到古董之类的。 2007年年底,在京州市北郊的荆沙大道附近有一个建筑工地,正在紧张施工,突然就听见有人在喊说,快过来,快过来,这儿有一个洞,下面好像还有东西,快报告给文物局。 您说这工人是不是也太巧了?就这么一看他就知道这是一道墓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洞穴,可能各位有所不知,这荆州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是楚国的国都,楚国最繁盛,文化最灿烂的阶段。在如今的京州市北郊阿楚都遗址纪南城附近,就分布着大大小小无法计数的楚国墓穴,当地的百姓可以说是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的文物被挖出,因此他们在看到这样的洞口时文物保护意识很强烈,都会立马上报给这个当地的文物局。 于是文物局一听,马上派出了一支考古队伍就到现场进行勘察,没想到考古队勘察还真就是个盗洞,现场被盗墓贼挖了一个盗洞。经过鉴定之后呢,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发现盗墓贼挖的这个盗洞还不算很深,也就是说盗墓贼还没有碰到墓葬就停止了。 谢家桥一号墓 于是他们首先按照考古遗址的属地命名原则,就把眼前的这个墓葬称之为谢家桥一号,并且考古专家在研究了盗洞的田土之后,就给出了一个出乎人意料的判断,考古队认为这个谢家桥一号墓不是京都常见的楚墓,而是一座汉代墓。 荆州不是楚国的国都遗址,那怎么会出现一座汉代呢?这是怎么回事儿。原来在楚国灭亡之后,秦和两汉都曾经在荆州这地活动,所以出现汉墓也不是不可能,但这究竟是不是汉墓,那还要等考古队对这个墓葬进行进一步确认,考古的挖掘工作还在继续。 当他们对墓坑的挖掘到达两米深度的时候,上面的一些台阶儿逐渐就暴露在空气中,继续往下挖,整座古墓的情况那也已经出来了,它是按照台阶的层数不同,从上到下逐渐缩小,你乍一眼看过去很像一个巨型的漏斗儿,这些台阶儿四四方方,每一级都很窄,也就正好够一个人的这个脚踩,再一算占地面积,这座古墓只有24平方米左右。 专家告诉我们说这么小的墓葬,那如果放古墓当中仅仅是比平民略高的一级,但是到了西汉时期,这个墓葬的身份等级制度那就不是很分明了,那如果这就是一座汉墓的话,他的墓主人究竟是谁?那就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极大兴趣。 终于,考古专家在最中央最底部的位置挖出了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这些东西很大,长四米,宽三米多,那一班人对这东西可能不认识,考古专家们却很熟悉,就是极为罕见的巨型棺椁,所谓棺椁,就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里面的,除了有放尸体的棺材,剩下来多余的这个空间一般都会被用来放置其他东西。 当时考古队员们一看这情况,个个都很兴奋。这个物体虽然不大,但是这么大的棺椁,那还真是少见。想来说这里面的陪葬品那肯定非常多,如果都是稀世珍宝的话,那价值就不可估量了。就在考古专家都非常兴奋的时候,他们发现了这个棺椁的一个特别之处,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之处,让专家确定了,这就是一座汉墓,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在这个盖板铺竹席,是这个瞩目的一个典型特征,无论墓葬的规格是大还是小,那都少不了这个环节,到这个程度,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是汉墓,就是西汉墓。既然已经确定了墓葬的年代,考古专家接下来要做的,那就是揭开棺盖,看看这里面到底有哪些陪葬品,这个墓主人他又究竟是谁? 但就在他们成功打开之后,却发现这个谢家桥一号墓真的很特殊。怎么说呢,我们基本上从这个分板的结构,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墓葬分了五个室。官室居中在中央,然后东南西北各有四个边室,也就是有五个室,这样的墓葬结构在一个如此小的墓葬椁室内部居然分割成了多个。不光是面积最大,可以说在荆州的西汉墓当中,他的分室也是最多的。 一探究竟一号墓 这点让考古专家觉得这个谢家桥一号墓可能不简单,于是考古专家一个个的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这个分室,来看看这个内部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就在他们打开之后却发现这具棺木里的东西,真的是极不寻常的,棺木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把它取下来才发现面上里面有液体,看到这专家别提有多兴奋,为什么呢,有的看官可能已经知道专家想的,就是在这个古墓里有没有可能出土保存完好的古尸呢? 连云港千年女尸 咱们先来分析一下,以前有地方报道过江苏连云港市曾有过重大发现,这里头发现那就奇怪了,当时出土的一共有四口棺木,专家依次打开一号二号三号,打开之后呢发现,跟这个谢家桥一号墓一样全是水,为什么呢? 因为连云港地处海边,棺木里面渗入了地下水,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大家并不抱希望的时候,四号一打开,赫然出现在大家面前的竟然是一句神奇的千年女尸。为什么会出现单独的千年女尸呢? 专家推断,可能下葬的时间不同,女尸可能在极冷的一个冬天下降的,细菌很少,而此前也可能很多天没吃东西,这不利于腐败,当然跟海水即时渗入阻止了细菌的繁殖也有关,总之很多原因的巧合创造了一个真空环境。 “辛追”夫人 而我们知道的最著名的是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的辛追,这可是创造世界纪录的,尸体保存2000多年还没腐烂,形态完整,皮肤保持弹性,部分关节甚至还会弯曲,而这个辛追夫人在出土的时候也是浸泡在棺液里的。后来经过鉴定,辛追夫人所浸泡的液体里面有很高的汞成分,就是我们常说的水银。 水银大家都不陌生吧,不仅可以杀死细菌,还能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如今这个谢家桥一号墓也有液体,并且还能够看到一些文物和漆木器漂浮,那这个液体的情况会跟连云港的棺木情况相似吗?还是跟这个马王堆的辛追夫人相似?这个呀情况还不明朗,暂时不好断言,但是专家从现在这个情况看,说泡在液体中的漆木器,都是光亮如新的,因此他们对于出土一具古尸,那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 于是专家们就开始尝试揭开盖板想要继续探究,而眼前所展现的依然让专家们感觉十分开心,并且希望也越来越大,把那个分板揭开的一部分看,就发现了上面有保存比较好的丝织品,这个保存的状况是比较好的,我们意识到这个发现很重要,因为从1982年荆州发掘马山一号墓,就是出土那个战国丝绸,被誉为战国丝绸宝库的马山一号墓以来,没有大规模的发现古代的丝绸,而且看这个规模还比较大。 丝织品宝库 可能有的小伙伴还有所不知,专家所提到的这个马山一号墓是在1982年的时候被挖掘出来,但是马山一号墓的规模也很小,但是出现了包裹着墓主人的一整套仪器及其他的丝质品,被称为古代中国丝织品宝库,是荆州博物馆的一批镇馆之宝。 而现在专家在谢家桥一号墓里面又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丝织品。这意味着墓葬里的丝织品到现在那可是2000多年前的,2000多年前的丝绸为什么还能一直保存下来呢?看来这个谢家桥一号墓确实不简单。 于是专家就准备揭开最后一层分板,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古尸,可是当他们尝试把上面的丝织品揭开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