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氟米特临床应用 6 个要点,一文掌握

 浪迹天涯soyxqc 2021-03-17

来氟米特是一种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异噁唑类免疫抑制药。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移植排斥反应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1

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及用法用量

来氟米特不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口服吸收后可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 A771726(M1),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阻断嘧啶的从头合成途径,影响 DNA 和 RNA 的合成,使活化的淋巴细胞处于 G1/S 交界处或 S 期休眠。选择性抑制活化 T 细胞的功能,阻断活化的 B 细胞增殖,减少抗体产生,并减轻病灶局部炎症反应。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来氟米特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狼疮性肾炎、关节型银屑病,用法用量见表 1。

表 1:来氟米特的用法用量

适用症

用法用量

类风湿关节炎

口服,初始剂量 50 mg/d,3 d 后,根据病情给予维持剂量一日 10mg 或 20mg

狼疮性肾炎

口服,一日一次,一次 20-40mg

关节型银屑病*

口服,初始剂量 50 mg/d,3 d 后减至 20 mg/d。病情缓解后,可 10 mg/d

*未获批适应症,在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 完整版)中推荐用于关节型银屑病的二线治疗

2

使用来氟米特后需要调节剂量或中断治疗的情况

临床试验发现来氟米特可引起一过性的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和白细胞下降,服药初始阶段应定期检查 ALT 和白细胞。检查间隔视病人情况而定,根据患者情况考虑减量和停药。

※ 有肝脏损害和明确的乙肝或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患者慎用。用药前后每月检查 ALT,检测时间间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用药期间出现 ALT 升高,应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

  • 如果 ALT 升高在正常值的 2 倍(<80U/L)以内,继续观察。

  • 如果 ALT 升高在正常值的 2-3 倍之间(80-120U/L),减半量服用,继续观察,若 ALT 继续升高或仍然维持 80-120U/L 之间,应中断治疗。

  • 如果 ALT 升高超过正常值的 3 倍(>120U/L),应停药观察。停药后若 ALT 恢复正常可继续用药,同时加强护肝治疗及随访。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 当服药期间出现白细胞下降时也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

  • 若白细胞下降不低于 3.0 x 109/L,继续服药观察。

  • 若白细胞在 2.0 x 109/L-3.0 x 109/L 之间,减半量服药观察。继续用药期间,多数病人可以恢复正常。若复查白细胞仍低于 3.0 x 109/L,中断服药。

  • 若白细胞低于 2.0 x 109/L,中断服药。建议粒细胞计数不低于 1.5 x 109/L。

3

使用来氟米特后的主要不良反应

主要有瘙痒、剂量依赖性皮炎、可逆性脱发和转氨酶升高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有厌食、腹痛、腹泻、呕吐、胃炎及胃肠炎)。

4

使用来氟米特时的 6 点注意

  • 无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建议<18 岁者禁用。

  •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半年内计划妊娠者及不避孕的绝经前女性禁用,男女双方只要有一方服用此药物,均需充分避孕。准备生育的男性应考虑断药,并服用考来烯胺。

  • 免疫缺陷、未控制的感染、活动性胃肠道疾病、肾功能不全、骨髓发育不良的患者慎用。

  • 使用该药物治疗期间不应接种免疫活疫苗。

  • 有肺部疾患者,请慎用或遵医嘱。

  • 对来氟米特及其代谢产物过敏者及严重肝脏损害患者禁用。

5

应注意的药物相互作用

来氟米特与考来烯胺、活性炭 13、其他肝毒性药物(如甲氨蝶呤)、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双氯芬酸和布洛芬)、甲苯磺丁脲、利福平联用时有药物相互作用,应慎重。

6

 药物剂量过大或出现毒性反应时该怎么办?

可给予考来烯胺或活性炭加以消除。且有需求时可以重复使用。方法如下:

  • 口服考来烯胺(8g,3 次/24 小时),24 小时内 M1 血浆浓度降低约 40%,48 小时内降低大约 49%-65%。连续服用 11 天,M1 血浆浓度可降至 0.02μg/mL 以下。

  • 通过胃管或口服给予活性炭(混悬液),每 6 小时 50 克,24 小时内 M1 血浆浓度降低 37%,48 小时降低 48%。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编辑:徐昊 

校对:尤璐 

审核:易佳丽

MCC号:YYSYEN-2021/01/22-069有效期2022/01/22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监局公布第二批化学药品说明书.

  2. 杨宝峰,主编. 药理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p:461.

  3. 来氟米特片说明书.

  4.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052(010):667-7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