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小年 | 你可知“小年”的佛教意义?

 风吟楼 2021-03-18
图片

农历腊月廿三,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民间传统上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虽然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但是在佛教中也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图片

图片
护法安僧
图片

小年的时候,民间都要祭灶,而灶王在佛教里,指的是监斋菩萨紧那罗王。紧那罗王是“天龙八部之一”,据《河南府志》上说,元代末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头裸背跣足,手中常提烧火棍,在厨房做杂务,尽职尽责,十分勤劳。由于地位不高,寺中无人知其姓名和法号。后来,刘福通带领红巾军突然围攻少林寺,危急关头,这位行者冲出山门,身体忽然长高数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紧那罗王也”。红巾军惊恐万状,到处逃邃,少林寺免遭大劫,但这位行者也随后圆寂。

至此,少林寺僧众才知道这位师父就是紧那罗王的化身。为了纪念这位师父的护寺之功,少林寺僧众在寺院中为他塑了像,建立了紧那罗殿,请他担负寺院的护法伽蓝菩萨,并塑化形像供于厨上,供奉为“监斋使者”,以监察寺院饮食之事。

如今佛弟子纪念监斋菩萨,就是要学习他老人家不畏一切困难,护持寺院,护持常住,当寺院有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使灾难化解。护持三宝,是第一个佛弟子的责任。监斋使者,火部威神,调和百味荐唯馨;灾耗永无侵。护法安僧,清众永蒙恩。


图片

图片
清净内心
图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而扫尘扫除在佛教中,一般指的是扫除我们自己内心贪尘痴慢疑等尘土,从而内心清净,努力修行,而证道果。正如神秀禅师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拭,未使惹尘埃”。

佛世时的圣弟子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以持诵“扫尘除垢”四字,而成大阿罗汉的。所以说,会有清净内心的说法的。


图片

图片
赞叹他人
图片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过小年的时候,要吃甜食,叫灶糖,因为,过小年的时候,民间要吃甜食,叫灶糖,以灶糖奉行给灶王,是希望他到天上去多给天帝讲好话,以便降福人间。

看似迷信说法,但换一种角度来理解,在佛教中,就对应着教人说柔和语赞叹别人,不要说粗恶语伤害别人。所以大家不要忘记了,在今天吃灶糖的同时,不是希望灶王替我们讲好话,而是要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时时常说“爱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