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东风袅袅吹拂,透出了一丝春光;香雾飘渺迷茫,皎洁月光已经转过回廊。 只是担心夜深人静,海棠花会沉沉睡去,所以燃起红烛照看美丽的海棠花。 注释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咏海棠七绝。 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黄州,这首诗即作于这一时期。 前两句诗写海棠花生长的环境,后两句诗写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 首句,“东风袅袅”四字,诗人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之句,写出春风和煦的样子。 一个“泛”字,生动写出了春意盎然,为海棠花开作铺垫。 次句, 一个“香”字,起到“未见其花,先闻其香”的效果。 “月转廊”三字,则点出了赏花的时间,为夜深人静之时。 夜深人静,本该睡觉,可是诗人偏不。 一个“只”字,便生动诠释了爱花人的全部痴情。 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后世一般都喜欢借海棠喻美人。苏轼眼中的海棠,固然是眼前所见之景,亦可理解为他心中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怜爱。 末句,“高烛”为红色,“红妆”亦为红色,诗人在此极尽渲染了一种炙热的情感,乃是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 清代诗人查慎行说:“此诗极为俗口所赏,然非先生老境。”的确如此。 全诗运用了对比、暗喻、拟人等手法,将作者对于海棠的喜爱,对于生活的热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为吟咏海棠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