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就说说“蒲公英”

 孙郎中 2021-03-18



    天是吃野菜的好时节!野菜是大自然的美妙馈赠,除绿色无污染,清新可口外,还有养生治病之功。比如,蒲公英、马齿苋、香椿、茵陈、荠菜等多种野菜都是药食两用的。但野菜毕竟不是平时常吃的食物,其偏性较食物更大,若过食容易引起不适。我喜欢吃凉拌或拌面的茵陈、马齿苋、蒲公英等,但多吃即会腹泻,因其有寒凉之性,易伤脾阳。今天“孙郎中”就讲讲关于蒲公英的问题:蒲公英有什么功效?能不能长期服用?它的功效是否像网上说的那么神奇? 
   春季阳升而(肝)木旺,但阳过升易上浮,出现上热诸症。而蒲公英恰逢其时出现,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可治疗痈肿疔毒、乳痈、内痈,肿瘤特别是乳房肿瘤有良效。蒲公英最清(肝)木火,我们于春天正适合食用蒲公英,实乃天地造化留给我们的良药。蒲公英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生吃,将蒲公英鲜内的茎叶洗干净,可以蘸酱吃下去,味道略有苦味,但是苦味过去之后就可以,感受到一股清香的味道。也可以凉拌,我们将蒲公英焯水水一分钟,之后用冷水冷却一下,然后加上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陈醋,蒜泥,芝麻酱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一些调味品,这样做出来的凉拌蒲公英味道非常的好。  
    蒲公英不择地势,即使是路边、石头缝里,亦能旺盛生长,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其花、叶、根皆可入药,有解毒、解热、舒肝的功效,最适合于春天肝火偏旺,烦躁易怒诸症。或用蒲公英煎水代茶饮,亦能疏肝清火。蒲公英擅治乳腺炎,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擅通大便,治疗倒时差或水土不服引起的便秘,亦甚效;还能养胃去热,我临床治胃病喜用蒲公英,特别是胃溃疡。蒲公英不论生吃,或煮汤喝,都有佳效。再者,对于皮肤的疖肿溃疡,亦可用蒲公英捣烂外敷,甚效。蒲公英亦能防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确是不可多得的好药材。
      蒲公英自古就是良药!据《本草经疏》记载:蒲公英味甘而性平;《本草正义》认为其性清凉;《本草新编》认为:“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为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比如蒲公英能治实火上亢型眼病,特别适合于看电脑或手机太多导致的眼干,眼涩,睛痛等。民国大医张锡纯提供了一个方子:鲜蒲公英120克(根、叶,茎、花皆用,如无鲜者可用干者60克代之),煎汤600毫升,温服300毫升,余300毫升乘热熏洗。此方能治眼疾肿痛,胬肉遮睛,赤脉络目,目疼连脑,羞明多泪等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现在许多人重视养生,遂在田野采摘新鲜蒲公英拌面吃,蘸酱凉吃,代茶饮等,特别是北方人,由于北方寒冷干燥,冬天体内会积聚很多热毒,春天生发时,吃些蒲公英会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本是好事,但蒲公英性质寒凉,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我认为,蒲公英更适合于实火旺盛之人,若是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等当忌用。以下几类人不宜吃蒲公英:

1、寒性体质的人不宜吃!普遍来说,怕冷、吃不得生冷物的人群多属于寒性体质,这类人吃了只会雪上加霜,加重病情。春天阳气生发,肾收藏力不足,再加上苦寒败胃的蒲公英,会导致风湿类及腰腿疾病的产生。如若大量饮用的话,很容易刺激肠胃,尤其是女性在月经期间,如果大量饮用蒲公英泡水的话,也会导致月经紊乱,出现痛经的情况,对女性身体非常不利。

2、脾虚者不宜喝!脾虚则运化差,再喝苦寒的蒲公英,容易加重脾虚症状,出现便溏,如果损伤心阳了,甚至会突发心梗或脑梗。

3、久病的人群不宜喝!俗话说,久病伤阳,就是说久病的人群阳气较弱,如果此时再吃蒲公英,会更多地损害阳气,出现头晕乏力,腹痛呕恶等现象,不利于疾病恢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