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立春”将至时

 孙郎中 2021-03-18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立春。我们将在2月3日晚间22时58分39秒迎来立春时节。古籍《群芳谱》里说:“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古人对“立春”非常重视,一直把它当成节日来过。春是温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草长莺飞,耕耘播种;春是希望:万物萌发,生生不息。立春的到来,意味着四季更迭进入到新一轮的循环!春,chun,会意字,其本义就是在某种神秘力量推动之下,太阳抚照,万木滋荣的时节,是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甲骨文春字为“萅”,从艹(木),草木春时生长,描画出了春天草木繁茂的勃勃生机的景象;中间是“屯”(zhun)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正合春天到来万物萌生之貌;下面是“日”字,意味着太阳提供了生长的能量。小篆字形,隶变以后,“春”字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失去了功能,只能看作记号了。 “立春”只能算是春天的前奏,此后一段时间,天气仍会冷暖不定。虽然偏南风逐渐增多,气温常有明显回升,但冷空气不时造访,往往出现大风降温的“倒春寒”。立春时节,北方还未到绿草如茵、百花吐蕊的时候,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立春名称中的“春”字所忽悠。此时节,虽然开始兴起了东风,风头不再那么刺骨而有了少许温柔,但整体气温依旧春寒料峭,到处可见残雪碎冰,立春其实是徒有春的虚名,真如诗中所说:“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大家要继续做好保暖,切勿过早减衣。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在此奉劝美媚们千万不要急着减衣竞春,展示活力,以免猝不及防,弄得花容失色,美丽“冻”人,那老话“春捂秋冻”可谓字字是真理,每划都是经验,不可不听也。起居宜早睡早起,以保养阳气。对于饮食,早在《素问·藏气法时论》就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故春季饮食调养方面最好适量摄取辛甘发散之物,而不宜吃太多的酸收之味,“少酸多辛”。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其实,脏腑的疏泄跟人的喜好一样,喜欢的就接受,不喜欢的就拒绝。诸如姜、白萝卜、春韭、洋葱、蒜苗、茴香、香菜、大头菜、蒜、大葱等发散之物宜常吃。              在立春节气,我们的身体会发生特定的变化,从而引发人体脏腑气机的变化,那么当下的脏腑的气机是什么状态呢?冬至天阳动,大寒地阳动,立春人阳动。虽有春意,但还需孕育温养。此节人肝木依旧被克,外寒内微热,易情绪不稳定,容易感冒、溃疡,颠顶痛痒,右胁不舒。血虚者睡眠不安。养生宜愉悦,年节之间,不宜暴饮暴食,酸甜为宜,可微醺不可大醉,多谈情,少谈事。如果把气机比作一条龙,在大寒时节醒过来了,但是还没有开始游动,现在这条龙不仅仅醒过来了,而且开始在水潭里面摇头摆尾,但是还没有要飞出水面的意思。这个时候的阳气,就像一个小火苗一样,此时,开始逐渐旺盛,因此,这个节气的阳气的保护,非常关键。所以,我们尤其是要提醒阳虚体质之人,平时本来就手脚冰冷,怕冷怕风,身倦嗜睡,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更加注意保护阳气,不要令阳气受伤。建议阳虚者早上坚持服用生姜红糖水,同时坚持早上运动,不生气,多喜悦,有助于阳气生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