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一份价值740万元的健康生活建议,只有4个字!

 新华养老週刊 2021-03-18

作者:厚朴养老万仁涛

本文字数2098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2017102日斯德哥尔摩传来消息,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三人因为对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研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暨医学奖。也就是说,当你在熬夜时,一项有关熬夜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得主喊你别熬夜了!

这是一项经典研究,简单说,即研究生物体如何通过调节自己的生物节律,尤其是昼夜节律,使其与地球的旋转保持同步,以保证生命的稳态。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昼夜节律的紊乱,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有关联。因而医生直言,这项有关生物钟的研究很直白地提示大众: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按时吃饭,到点睡觉!

2015年全球睡眠报告指出:中国人平均入睡时间为032分,97.2%的人有过熬夜经历。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是真的晚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熬夜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当夜晚的灯已经熄灭,很多人依旧对着屏幕两眼放光、精神亢奋.....真的,舍不得睡啊。尤其是当老板的人,睡得比猫晚起得比鸡早,活成一碗鸡汤。而相反地,那些早睡的人,反而成了我们调侃的对象!

各种经济和社会压力迫使我们多工作、少睡觉,尤其川普、奥巴马和撒切尔这样的大V都号称每晚只睡5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但我们是否也可以多学学爱因斯坦呢,他可是每天都睡10小时以上啊?

科学界及时的对你的请求,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今年的第一个诺贝尔奖,生物和医学奖昨天颁布了,获奖者是三个美国人。获奖理由是:

Jeffrey C.HallMichael RosbashMichael W.Young三人的工作窥探了生物钟的秘密,并解释了其工作原理。他们的研究成果解释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是如何适应这种生物节律,并同时与地球的自转保持同步。”

听不懂,没关系。简而言之,他们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也就是他们找到了调节「生物钟」的密码。

这三个美国佬到底研究了啥?

他们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如图,一盆含羞草。

图片上半部分,含羞草叶子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图片下半部分,把含羞草放在持续黑暗的地方(残忍的科学家!),含羞草体内的生物钟依旧发生作用,在白天时间打开,晚上照常关闭。(含羞草赢了!)

生物钟和你的健康息息相关,是可以调节身体的重要功能。比如,你什么时候困、什么时候醒、一天内的体温变化、什么时候荷尔蒙高涨想干坏事,统统是由生物钟在管理的。你去美国玩儿回来,为什么要倒时差?生物钟决定的呗。

而生物钟一旦坏掉,问题可就大了,糖尿病、抑郁症、肥胖……全都要找上门。科学实证表明,只要睡眠少于7个小时,我们就会出现健康问题。

最近发布在Fast Company杂志上的另一个研究结果表明:没有被疾病碾压的人,真的很天真。实验显示:活人小白鼠在连续十天只睡6小时后,他们在认知任务中的表现和那些连续两天不睡觉的人没什么差别。

那我该怎么保养生物钟?

非常简单,请按照下图作息:

专家认为,对于成年人来说,6-8小时是其所需的标准睡眠时间,等于或少于6小时,你还相信自己得到了足够的恢复,然后投入更积极的工作中,结局就会像“温水煮青蛙”...

而老年人则在这个标准上可以再减少1-2个小时,青少年可以增加1-2个小时。对于婴幼儿来说,睡眠时间则需要更长。

你知道诺贝尔奖金多少钱吗?900万瑞典克朗,相当于740万元人民币!所以,以下是一组价值740万元的建议:该睡觉的时候就去睡觉,别磨磨唧唧。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学习和工作,因为此时效率最高。下午和傍晚时健身效果更好。

最最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谨记,23点是晚睡极限!

实至名归

这三位科学家均来自美国,使得美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人数增加至98位,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总共达334人(含双重国籍),稳居第一位。三位美国遗传学家将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0万元)的奖金,奖金额度也比去年提高了100万瑞典克朗(82万元人民币)

杰弗里·霍尔1945年生于美国纽约,1971年获得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1974年从布兰迪斯大学开始职业生涯,1984年他和迈克尔·罗斯巴什的研究小组克隆了果蝇的周期基因,还揭示出该基因所编码的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含量随昼夜节律而变化,现已退休。

迈克尔·罗斯巴什1944年生于美国堪萨斯城,1970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他和杰弗里·霍尔的研究小组克隆了果蝇的周期基因,1990年提出了生物钟的转录翻译负反馈回路的概念,1998年在果蝇中发现两个调节节律的新基因。2003年,罗斯巴什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罗斯巴什现为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迈克尔·杨1949年生于美国迈阿密,1975年获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学位,1978年起任洛克菲勒大学教员,2004年成为该校副校长。1984年他的团队与霍尔和迈克尔·罗斯巴什团队分别独立克隆出果蝇的周期基因,他之后还揭示了更多生物钟相关基因,包括timeless基因,以及它们产物的运作情况。2007年,迈克尔·杨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在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前,因为发现控制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以及迈克尔·杨已经一起获得2009年美国耶鲁大学格鲁伯神经科学奖(Gruber Prize),201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2012年加拿大盖尔纳德国际奖(Canada Gairdner International Award),201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思睿奖(Massry Prize),2013年中国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以及2013年威利生物医学奖(Wiley Prize)等众多奖项。虽然今年并没有成为各大媒体诺贝尔奖预测的大热门,但是这三位科学家的获奖也算是实至名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