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医案医话】何任:补法论

 中医药方便 2021-03-18

图片

补  法  论

“补者,补其虚也。经曰: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曰:精气夺则虚。又曰:虚者补也。补之为义,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人者;亦有不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识开台,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明根本,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讲也。”这段清代医家论补的话,非常扼要地说明补的意义和要求。

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治疗各种虚证之方法,即是补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之不同,补法亦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区分。这些都是论补法的大体概念。

(一)历代医家论补法要义

补法是从医疗实践中发现的,又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完善,成为中医治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发展过程,大致是:从《内经》《难经》和《神农本草经》这些早期的医学典籍中,对补法就有一定的理论概述和药物基础。上面提到的《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以及“劳者温之,损者益之”,这些都扼要地指出了补法的使用原则和方法。《难经●十四难》进而提出“虚则补其母”、“泻南方,补北方”等内容,指出了五脏分补的原则与方法。《神农本草经》为补法提供了药物基础。其书收集360余种药品中,补益药有70味左右。如参、茸、芪、归、灵芝等均有收集。

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更是创制较多的补益方剂,并有具体的临诊指征阐明:如温中健脾胃的理中丸、人参汤,补心益血脉的炙甘草汤,养阴的黄连阿胶汤,补肾的肾气丸,健脾的小建中汤等。使补法有可以区别疾病的选用方剂。

唐●孙思逮主张年过四十就应服食补剂,创制补益延寿等多种方药。王冰注解《素问》时,明确指出:治元阳之虚,应“益火之源,以消明翳”。治真阴之竭,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对后世补阳、补阴学说有深远影响。

金、元时期对补法的学术流派有:李东垣重视脾胃,强调“土为万物之母”,认为脾胃受损,元气耗伤,内伤病发生,提出了升阳益气的名方补中益气汤。义乌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他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的理论,并针对当时《和剂局方》多用辛香燥烈之流弊,提出了养阴则使人得到补虚的学说,为后世推崇。

明代薛己、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孙一奎等以脾胃、肾、命门等并重,形成了温补派。至清代的叶天士、吴鞠通又从治温病角度,提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调养胃阴的见解。使以前张机、李杲、朱丹溪等学说更为丰富充实,更臻完善。

(二)补法医案举隅

从补法之形成,奠基,到不断充实完善。以明、清时医家医案中所见最能反映各种学术派别用补法的特色,可谓丰富多彩。举例如下。

1、内伤杂病(尤在泾医案)

阴亏于下,阳浮于上,服八味丸不效者,以附子走窜不能收纳耳。宜加减法,桂都气丸。

按:此案文字精炼、简洁,议论深切。在复诊时发现上次诊治用八味丸无效,主要无效的原因是附子走窜不能达到收摄的作用,仍然阳浮在上。而改用桂都气丸(即附桂八味丸中去附子,加五珠子。也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肉桂)去辛温之附子,加酸敛之五味子,仅更药一味,药效迥异。像这种医案,虽描述症情不多,但颇能看出用补法中的精细之处。

2、内伤杂病(尤在泾医案)

阴不足者,阳必亢而燔,欲阳之降,必滋其阴,从恃清凉无益也。生地、知母、甘草、黑栀、麦冬、玄参、丹皮、地骨皮。

按:此案亦精粹之品,是针对但知清凉以彻热,而不知用滋阴以制熟者而言。从这案中语气,可知是温热病后,病体阴虚而使阳气浮越,故多用滋理养阴之药。

3、内伤杂病(曹红伯医案)

身热,手心热,少力神倦,澼利(任按:乃大便溏薄、便次较多之症),脉濡,此脾阳下陷,阴火上乘。甘温能除大热,正为此等证设也,补中益气汤加鳖甲。

按:此案指出“脾阳下陷,阴火上乘”。是据李杲学说脾胃气虚,虚火上乘,乃致身热,手心热等症。此用东垣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热之大法,加鳖甲者,乃考虑气阴双补之用。然尚有“澼利”之症,似亦能兼顾。

4、内伤杂病(王旭离医案)

痰之标在肺胃,痰之本在脾胃。肾虚则水泛,脾虚则湿聚,二者均酿痰之本也。经曰:脾恶湿,肾恶燥,脾胃两虚,法当滋燥兼行;而痰恋肺胃,又宜标本同治。熟地,茅术芝麻炒,陈皮,川贝,茯苓,半夏,紫菀。

按:此案既有治本的补法,又有治标的祛痰燥湿法。故案中说“标本同治”。首先它从《素问●宣明五气论》脾恶湿、肾恶燥着眼,提出健运脾阳,滋益肾精的治法原则。案语用药,切实不泛。药以熟地、茅术为主,是体现滋肾、健脾的重点。此是据刘完素《病机气宜保命集》黑地黄丸(熟地、苍术、五味子、干姜)意而化裁。虚人患痰饮,“滋燥兼行”亦是精要之处。对后世治虚痰亦是有价值的经验方法。

5、炙甘草汤证(曹颖甫医案)

律师姚建,现住小西门外大兴街,尝来请诊,眠食无恙,按其脉结代,约十余至一停,或二三十至一停不等,又以事繁,心常跳跃不宁,此忡师所谓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之证是也,因书经方与之,服10余剂而瘥。炙甘草四钱,生姜三钱,桂枝三钱,党参二钱,生地一两,真阿胶一钱烊冲,麦冬四钱,麻仁四钱,大枣四枚。

按:曹颖甫氏擅用仲景方,曾曰阳气结涩不舒谓之结,阴气缺乏不续,谓之代。《伤寒论》所谓难治者,乃专指代脉言,非并指结脉言也。炙甘草汤补心益血脉之剂,及服本方,心血渐充,动悸即安。余临诊用本方何止数十百次,少有不效者。此仲景方中之精品,其功无穷矣。

6、小建中汤诞(曹颖甫医案)

王某,腹痛,喜按,痛时自觉有寒气自上下迫,脉虚弦,微恶寒,此为肝乘脾,小建中汤主之。川桂枝三钱,大白芍六钱,生草二钱,生姜五片,大枣十二枚,饴糖一两。

按:小建中汤为建中健脾之剂。《伤寒论》用治“心中悸而烦”、“腹中急痛”。《金匮要略》以之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今曹氏用之治寒气下迫而腹痛喜按之虚证,见效自速。

以上所举的几则医案,并不是代表某一种补法的典型案,而是在用补法实践中掌握补法的一种具体模式,供论述补法的参考。

从这几则医案里,可以见到用补也不是机械的、呆滞的。从中可以看出:案1用药确切精当。案2是热病后滋阴。案3是解除元气与阴火的胜负矛盾,故用甘温。案4是标本同治,滋燥兼行的方法。案5、6是针对炙甘草汤与小建中汤这二则经方原用法指征,深得经方补法之深意。在论说补法同时,看一下名家用补的种种,再看下文补法的各种注意,将会更有意义,更易理解。

(三)用补法的几点注意

凡用补法,应是“虚者补之”。故虚证可补。虚证是泛指异于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一切病理状态的总称。古人说的“精气夺则虚”,“夫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等都是说的虚。

补法是针对虚证的治疗方法,故而补法也必然有可能是改变虚证所致的各种病证。

现将用补法应注意各点略论之。

(1)补法的运用及程度的衡量

用补法总离不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治病用补大纲领。邪正相搏而为病,因而邪实与正虚常可同时存在。余治邪正相搏一类病,常扶正祛邪同用之。关键是定其缓急,即是察其虚实之缓急。原则上是无虚者急祛其邪,恐久留而生变;多虚者急培其本,恐临期则无济于事。

小实小虚,亦宜急祛其邪,可以早为扫除;大实大虚者,宜急顾其正,兼祛其邪,所谓“寓战于守”。一般说来:实而误补,固然不免助邪。但犹可解救。虚而误攻,正气忽去,则难挽回。这就是察其虚实缓急,首应注意。

凡见虚证,考虑用补法,脾虚补脾,肾虚补肾。具体处治时,在见证复杂中,为了正确用补,首先辨证要清楚。是虚?虚在何处?虚之程度如何?然后考虑从何处入手?从何方面考虑用朴?是直接补?还是如何?乃致考虑到用补以后有什么症状反应。要做到这些,必须深入了解所见虚证的成因、证候、机制、影响如何等方面。有了这几方面的掌握和思考分析,用补就较正确,程度的衡量也会比较恰当。

(2)不可当补不补

清●程国彭说:“何谓当补不补?夫虚者,损之渐。损者,虚之积也。初时不觉,久则病成。假如阳虚不补,则气日消。阴虚不补,则血日耗。消且耗焉,则天真荣卫之气渐绝,而亏损成矣,虽欲补之,将何及矣。又有大虚之证,内实不足,外似有余……。”

从上面这段话里,可以体会到,虚证的出现,往往多数是累进而成。起初无甚感觉,渐渐地伤损阴阳,乃致耗及营卫。因而在观察到虚证初起,即予适当的补法,可以阻止它的累积而成较重的虚证。所谓“防微杜渐”。亦是“上工治未病”的原则。至于大虚之证,更是要详加诊察。因为大虚,内在不足已深,而外面亦可见实盛之证象。必须透过外表征象,观察到其实质,能看到是大虚,否则就诊断错差,治疗必误。古人有“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的告诫,就是指此。

可见,用补要及时。不可当补时,由于诊断不深不细而未能及时补。或则为外象所迷糊,以虚为实,当补不补,这都是应留意的。

(3)补法其他注意

补法就是扶正固本的治法,疾病常常有邪正的交织。治病有“急则治其标”的应变权宜方法。但治标之时不能不顾其本。比如:当见到肠伤寒肠出血昏厥时,可以用别直参先顾其本,免其卒脱,然后祛其实邪。又比如妇人产后等病,虽有如瘀、热等实邪,但总在首顾气血,固其阴液。虽有他症,以次治之。或兼而理之。各证均有扶正固本一道,如杂病之考虑养阴或助阳;小儿病之考虑健脾胃等,都是用补之要诀。

余以为张介宾擅于补法,他的可取特点是辨虚。他认为疾病的实邪,固然可虑,而元气之虚,顾虑尤甚。大凡诊病之初,必当先察元气为主,所谓“养正积自除”,把补看得比泻更重。他说“若能预固元气……即大羸大溃尤可望生”,进而从“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悟出了温补之法。

补法也常有从先天、后天考虑者,有人认为补肾不如补脾,以饮食之精,自能下注于肾。须知脾弱而肾不虚者,则补脾为急。肾弱而脾不虚者,则补肾为先。如若脾肾两虚,则同时补之。

综观补法点滴论述甚多,而民间谚语有“药补不如食补”,诚可参考。然医者用补法之同时,亦不可不注意病者的自我摄养,充足其精气,亘为适宜。

图书名称:何任(跟名师学临床系列丛书)

图书作者:何任 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