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应制定专项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进度计划、施工场地布置、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安装与连接施工、绿色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 理、应急预案。【简答题】 2.预制构件生产前编制生产方案,宜包括:生产计划及生产工艺;模具方案及计划;技术质量控 制措施;成品存放、运输和保护方案等。【简答题】(1)保证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构件重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2)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尤其不应小于45°。(3)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绑扎时,必须对棱角采取保护措施,吊索安全系数的确定:一般安全系数为 K=6~8;起吊重、大的重物时,安全系数应取10。(1)运输方式:外墙板宜采用立式运输,外饰面层应朝外,梁、板、楼梯、阳台宜采用水平运输。(2)采用靠放架立式运输时,构件的水平倾角应大于80°,构件对称靠放,每侧不大于2层。(3)采用插放架直立运输时,构件之间设置隔离垫块。(4)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不宜超过3层,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6层。 (2)多层叠放时,柱子不超过2层;梁不超过3层;预制楼板、阳台板、空调板等构件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各堆放构件之间留出不小于0.7m宽的通道。(1)宜按角柱→边柱→中柱顺序进行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行安装。(1)宜按照外墙先行吊装的原则进行吊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行安装。(2)安装就位后应对水平度、安装位置、标高进行检查。 4.竖向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了解】(1)临时支撑不宜少于2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2)预制柱、墙构件的上部斜支撑,其支撑点距离构件底部不宜小于构件高度的2/3,且尤其不应小于构件高度的1/2。(1)检验批的划分。每1000㎡(含窗)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也应划分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一处。(2)抽查部位:相邻两个楼层四块板形成的水平、竖向十字接缝区域,面积不得少于10㎡。(1)预埋件;(2)防雷装置;(3)防火构造;(4)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5)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封堵构造节点;(6)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3.外围护系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下列现场实验和测试。【侧重使用功能】4.外围护系统应在验收前,完成下列性能的实验和测试。【侧重安全性能】 抗压性能、层间变形性能、耐撞击性能、耐火极限、连接件材性、锚栓拉拔强度。【例】某公共建筑工程,采用全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钢筋的连接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楼梯、阳台等采用水平运输,运至现场后直接堆放在现场堆场的坚实、水平的地面上,柱、梁、预制楼 板等叠放 6层。在起吊重量较重的柱等构件时,采用钢丝绳绑扎,为确保吊装的平稳,吊索的安全系数取8。预制柱吊运时按照中柱、角柱、边柱的顺序安装,且边柱和角柱以轴线控制线。主体封顶后,现场监理机构对外围护品的预埋件、防雷装置、防火构造等隐蔽工程进行了检 查验收。问题:指出上述背景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补充外围护品隐蔽验收内容。 ①预制构件直接堆放在现场堆场的地面上不妥。 正确做法为,构件堆放平稳,底部按设计位置设置垫木。正确做法为,多层叠放时,柱子不超过 2 层;梁不超过 3层。③在起吊重量较重的柱等构件时,吊索安全系数取8不妥。 正确做法为,在起吊重量较重的柱等构件时,吊索的安全系数应取10。④预制柱吊运时按照中柱、角柱、边柱的顺序安装,且边柱和角柱以轴线控制线不妥。 正确做法为,宜按角柱→边柱→中柱顺序进行安装,对于角柱、边柱应以外轮廓线为准。(2)外围护品隐蔽验收内容还有: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封堵构造节点; 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