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在热心网友的支援下,从法律和产品角度梳理了你的财产处理方案 相关链接:保护好你的财富,是一个成年女人的义务 【科普】女性保障计划
我身为一个学金融的,经常被问到应该怎么投资,那么就亲自上阵写一篇操作性的理财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不幸的是,本篇没得到任何广告主的支持,里面提到的产品,也是大家耳熟能详,我自己或家人用过的
有几个前提: 1 首先要明确:你必须理财 把脑海中“理财是有钱人的事”这个概念抹掉,如果说在2012年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理财尚且有门槛,现在几乎是一点门槛都没有了,人人可以理财,一毛钱都可以理财,慎重对待自己的财富是非常重要的 2 其次要认识到:理财并不简单 理财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诉求的人来说,理财是完全不同的,你要慎重对待,而且要经常学习,没有一招鲜可以吃遍天下,不要怕麻烦
3 理财有风险,通常来说,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风险不是坏事情,只要控制好,管理好即可,不存在绝对没有风险的事情 哪怕钱锁在家里保险柜中 也有风险:
1 机会成本 2 货币的时间价值不同
区分消费和投资 一般来说,钱有两个去处: 1 消费,用于购买产品或者服务 2 投资,用于保值增值,钱生钱 对于前者,我提倡大家合理消费,尤其是资源资金不多的人,还是谨慎出手 19世纪,一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了一个概念“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这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用我们国家的话说叫做“民以食为天” 现在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大概在30%,即100块消费中30块是用于食品,已经算作相对富裕的国家了
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你大概会花掉30%的钱吃饭(包括零食水果),20-30%的钱去租房,10-20%用于交际娱乐和其他类消费(如3C类、服饰、化妆品等),每个月盈亏平衡就算你没输,如果还有10%的节余那真是很不容易了 我建议大家学会记账,有很多傻瓜式操作的软件,或者每个月导出支付宝账单回顾一下(微信支付没有账单,比较不方便,这个批评一下)
投资工具有哪些 从大类上来讲,大部分人能接触到的就分几类: 1、储蓄类 主要是银行储蓄,活期,以及不同期限的定期 这类是目前来讲风险最小的,也是我们父母最喜欢用的,保本型理财工具 好处是本金不会亏,且放着不必管,简单操作 坏处是收益比较低,且定期储蓄会锁定投资期限,流动性差
2、基金类 讲到基金类,这至少是金融专业一个学期的课程,还是蛮复杂的,光是分类就有很多维度,要学会这种投资方法,要去下功夫研究 对于投资小白来说,最实用的分类法,就是按照投资对象来分类: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1)货币基金:是一种开放式基金,以投资于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性极高的短期金融品种为主 特点是:本金安全、资金流动性强(类似银行活期储蓄)、低收益性(相较于银行储蓄是高的,但相较于风险较高的基金是低的)
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是各种“宝宝类”理财工具,比如余额宝(天弘基金旗下)、腾讯理财通(易方达旗下),基本上互联网理财选这两家就够了,十分省心 如果还有兴趣,可以去“天天基金网”上看看,每日公布收益排行榜
2)债券型基金:根据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类别的分类标准,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的即为债券基金,主要投资对象是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 根据wind数据,目前大概有5,600支债基 通常来说,债券型基金收益率高于货币基金(同时风险也高),但低于股票基金 大部分情况下,购买债券型基金,你的本金不会亏损,但受利率风险影响非常大 可以去看上海证券报今天的报道《债券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 多只产品宣告清盘》 报道称:“今年债基平均收益率仅为1.56%(题外话:一年期银行定存收益率为1.5%),且有200多只债券基金出现亏损。此外,未来银行理财等业务面临调整,债基或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近期已有多只债券基金公告清盘。”
债基怎么选? 你要全力关注利率的波动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是央行的政策,由于利率经常调整,债基基本上可以算作看天吃饭凭运气,所以靠往期收益率来判断也不是那么靠谱
3)股票型基金:同样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基金资产80%以上用于股票投资的即为股票基金 同样根据wind数据,现在有900多支股票基金 从收益率上来讲,股票基金是所有基金中收益最高的,同时也是风险最高的,其收益率非常依赖几个因素: 1 大盘情况 2 基金经理的水平 3 基金公司
买股票基金比你直接去买股票要好的是,本金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集中力量办事,基金经理的专业化程度比你强,比较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购买(比如你可以接受30%的本金亏损)
购买决策时,我自己喜欢看几点(天天基金网上都可以看到): 1 选规模比较大,历史比较久的基金公司 2 着重看基金经理人的履历和其过往业绩 3 看各类评级机构的评级,如中信、晨星 4 对大盘走势的预期,以及各类行研报告
4)混合型基金:将部分资金投在股票上面而另一部分资金投在债券上的基金(投资比例可变化调整) 兼具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优势,同时使用激进和保守的投资策略,是目前最主流的基金产品模式
选择方法类似股票基金 3、股票类 这类就很难讲了,主要是看大家艺高人胆大愿赌服输的上,不建议小白随便尝试,很容易被割韭菜 门槛可高可低,有买一手的钱就可入市,收益率不好预估,有赚的盆满钵满的人,也有血本无归的
我对新手的建议是: 1 绝不要随便听消息,消息到你手里,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手了,消息最大的作用就是时效性,你把握不准的 2 形成自己的评估方法,现在有很多的分析手段,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是最常见的,你得去好好研究琢磨 3 可以找一些投资顾问,目前我国持牌投顾大概才3,4W人,还是很稀缺的;也有机器人投顾了,可以帮你进行初步筛选
4、期货类 这个离普通人就更远了,期货的概念是对应于“现货”的,可以是某种商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大类上来讲,商品期货是最早开始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已经萌芽了,我国是从1990年开始,最早是基于粮食的流通体制 目前商品期货分为农产品类(大豆、小麦、玉米、棉花等)、金属类(铜、铝、锡、黄金、白银等)、能源类(原油、汽油、橡胶等)
金融期货主要是指数型期货,我国最常见的为沪深300指数
投资方式上,开户方面,商品类期货几乎是没有门槛的,开户免费,无资金限制,你带上身份证去期货公司开户即可 股指类期货要求比较高,你要先开商品类期货的账户,且有10笔以上真实交易;此外,你要在账户里有50W以上的保证金去做开户验资;还需要通过股指期货测试,方可开始操作
5、外汇类 这类的投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不同国家不同币种间汇率的波动,通过兑换货币来获益 外汇市场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极其广泛,既有各国政府、央行、商业银行、商业机构、投资机构,又有各种跨国组织和遍布全球的散户,可以说是全年24H无休、资金流动性极高的一个市场
作为散户,还是要好好学习基础知识,万不可贸然操作
6、房产类 这类我之前写过一个女性在一二线城市首套房购房指南,首套只能叫刚需,还算不上投资需求,但一些逻辑可以再回顾一下,戳链接:女人最好的嫁妆,是一套不断增值的婚前房 目前房产投资成了一个特别复杂的课题,因为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要求,政策瞬息万变,各种文层出不穷,我认为找中介是搞不定的,如果你们有需求,要去找房产投资方面的专业律师协助
7、虚拟货币 起源是来自于游戏币,以及某些互联网公司发行的用于购买自己产品的工具(如腾讯Q币),现在最热的是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 比特币是今年的热门话题,从年初的几百美金/枚,到现在破万美金/枚,我也在微博分享过几次比特币操作获利的经历,很可惜,从今年十一之后就没再玩了,原因是政策限制
此外,有人把保险也作为理财工具,我个人不这么看,因为即便是储蓄型保险,其主要功能也不是理财,而是保障,收益率也比较低,可以不做理财考虑
如何选择适合我的投资? 讲到选择产品,每个人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需求,都有不同的安排,我初步做如下建议: 1、明确目标 首先问清楚自己理财是为了什么,搞清楚自己的承受能力如何,可以接受多少亏损,然后据此选择适合你的产品 你去证券公司开户也好,在银行买理财产品也好,哪怕想试试腾讯理财通,都会对你做一个风险承受能力的测试
2、考虑自己所处的阶段 学生时期或者刚工作,开销比较大,此时通常又没什么额度高的信用卡以及消费贷可用,流动性最重要,建议选择货币基金,积少成多 当你手中有10W以上可投资的资金,我建议可以做个配比: 1)其中10-20%用于流动性需求,比如可以放在货币基金里,以应对不时之需 2)20-40%可用于一些期限比较长(比如3-12个月)的理财产品里,购买渠道可以是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是互联网理财,注意选择大平台、大品牌,不要被超高收益率忽悠了,我个人建议,年化收益率超过12%的理财产品就不要碰了 3)看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其余资产可以用于基金类和股票类产品,数字货币也行,要注意政策性风险
当你有50W以上资金,就可以考虑买房了 如果在一二线城市,这个本金还是太少,你要找父母支援50W的话,上车盘是可以撬动了,无非就是小点远点,上车盘戳:女人最好的嫁妆,是一套不断增值的婚前房 当你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处处都要用钱,又背了一屁股房贷车贷的时候,我建议投资要偏稳健了,高杠杆高风险的产品很可能会让你的家庭冒比较大的风险 建议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放在流动性需求方面,同时考虑给家人一些保障,比如买一点保险,尤其是医疗险,以及养老型的险种 此外,继续做房产投资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未必是住宅,现在有不少写字楼、商铺以及房地产基金都是不错的渠道,可考虑
当你到四五十岁以后,你曾经很看不上的储蓄可能进入视线了,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储蓄很适合风险厌恶型的人
最后,今天讲的只是一些逻辑框架,以后会看情况介绍一些具体的产品 一定要记住,风险和收益是正相关的,投资是一门很有门槛的技术,要不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