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5年7000万人“进城”,房地产商要做好“减法”和“加法”

 我爱你文摘 2021-03-19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老司机带带你

2015年末,中国城镇化率56.1%,城镇常住人口7.7亿,当时全国653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140多个。在2010年到2015年的“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2000万。

经过“十三五”,到2020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8.4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万人,减少1239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

过去10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1.8亿。如此庞大的人口城镇化,带来了巨量的城市住房需求,地产的黄金白银时代。

虽然如今城镇化已经超过60%,但中国的城镇化远未到终点。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5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到65%,也就意味着从2021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要提升4个百分点左右,大约7000万人将从农村迁移到城镇,这个规模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

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其实并行不悖。农业的产出终究是没办法容纳那么多的就业,乡村虽然田园牧歌,城市的霓虹灯让人迷失方向,但为了更好的生活,辞别故土,走向城市寻,找工作,给下一代更好的起点,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按五年规划走的,城镇化也不例外。

而每五年规划措辞的改变,即是前瞻,也是经过实践对思路的修正。不妨看,“十一五”规划是“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到了“十二五”规划是构建“二横三纵”城市群格局;到“十三五”《建议》是提出“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到“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以人为核心”,从城市群到“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指明了未来城镇化的思路,地产商们按图索骥。

01 逻辑

人的一生,最基础的需求无外乎:衣食住行。

人们到了城市,是需要住房的。所以不管喜不喜欢,在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肯定是经济体一个重要的板块,向涌入城市的新城市人供给住房,满足居住需求。

1998年7月,《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出台,宣布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这是当时整体改革的一部分,随着市场化深入,原来的计划模式进一步瓦解,要解决未来新增城镇化居民的住房需求,显然再依靠住房实物分配是没法解决的,但又要兼顾公平和托底,所以提出“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但在实践中,显然当时没有估计到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如此迅猛,需求如此旺盛,“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思路远远跟不上旺盛的需求,最终大部分需求还是靠“货币化”解决。

未来5年7000万人“进城”,房地产商要做好“减法”和“加法”

这其中当然造成了许多问题。但如果说是因为分税制造成了地方“卖地经济”从土地价格推高了房价,那也是不足以解释。相对于衣食行,住房市场几个问题是不一样的:

1、土地供给,只有一家供应土地,供给缺乏弹性;2、土地一家供应,但要土地盖房的地产商却是许多家,博弈竞价;3、土地供应独家,但土地上面的房子很多,就要有意减少房子持有者的持有成本,吸引更多人持有房子,土地才更有溢价;4、每年上千万人城镇化,要买房的都要买,并没有太多选择;5、缺少个人破产制度,那么理论上房贷是无风险的,银行就大胆给予信贷支持;6、银行有配置资产的需求,负债端成本上升,资产端要注重防风险,房贷是优质资产。

这是完整的链条。所以,我们会看到无论调控如何严厉,旺盛的需求依然会驱动房地产业发展,只是增速受限。

去年新冠疫情给房地产业巨大的外部冲击,一些资金实力一般、靠拼盘度日的中小房地产企业难以生存,被市场淘汰。当时人民法院公告网的公开信息统计显示:2020年1—3月,全国有超120家房地产企业申请或裁定破产清算。当时市场风声鹤唳。

到了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发布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政策的颁布,让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规模受到控制,相关方面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如果三道红线全部命中,房企的有息负债将不能再增加。说白了,就是收紧房企的融资段,房企不能再无限借钱发展了。同时,上海、深圳等地纷纷出台新的楼市政策,调控楼市,减少“炒房”需求。

这对仰仗高负债高周转的一些房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房地产是不是进入黄昏了呢?

结果到了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8.3%,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05倍,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1.41,前值101.09。虽然去年是基数低,但今年1-2月份的数据表明,即使政策一直在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治理力度,但从实际来看,房企主要是减少拿地,在投资上是在加速的。

逻辑很简单,融资端收紧,房企会加快施工力度,就地过年了,工地上很多工人没有回老家过年,今年的复工速度会快一些,所以1-2月的房企开发投资表现较强。赶进度的叠加今年竣工周期,房企就会加快推盘,加快资金回笼,所以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调控,房地产投资不会明显走弱,景气很可能延续到今年上半年。

因为前述的大逻辑并没有改变。

人口向城市迁移,政策性住房供给比例会提高,但货币化解决还是大方向,无论是调控还是“三道红线”,都是希望在城镇化进程中能把控节奏,不至于失速“翻车”。

02 减法

近期地产商们陆陆续续发财报了,可以从中管窥地产行业的变化。

先看3月12日融创召开的2020全年业绩发布会,从财报上看:2020年全年,融创录得营业收入2305.9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6.9%;每股盈利7.82元,同比增长30.6%;预计每股分红1.65元,同比增长33.9%。

而在半年前,“三道红线”推出时,融创是全部触碰了的。当时,市场狐疑这些地产商们能否平稳满足“三道红线”要求,考验孙宏斌的时候到了。

作为后起之秀,融创的做法一度非常激进,所以才能从偏居一隅做到全国前五。这一激进策略曾被质疑,但在过去那个居民需求端+金融机构资产端配置需求旺盛的年代,哪家大房企要做起来不“激进”的?“不激进”和“没能力激进”的都被市场淘汰了。

甚至有看衰大市主动清仓的,就更是人自灭了。

当然,如果只有“激进”,而不懂得把握节奏,“短债长投”、债务压力过于集中、销售回款不力,那么很容易就全线崩溃。这两年因此倒下的房地产商不少,包括拍着胸脯说“兄弟啊,没问题,买到就是赚到的”的老板。

所以,活得长的房地产商都不是莽夫,而是能控制节奏的。早在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孙宏斌就公开表示,2020年融创要做三件事,“调融资结构、降融资成本、拿地要拿对地方、拿对时间。”

融资结构做“减法”,要是真心诚恳要调整,是能做到的。到2020年底,融创净负债率大幅下降到96%,非受限制现金短债比提升至1.08,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至78%,两项指标成功达到“三道红线”政策标准,降至“黄档”。

从融资渠道来看,融创的渠道并不多元,主要还是通过股权、债权、信贷以及信托方式融资。做过融资的朋友都知道,融资渠道“多元化”并不一定是好事,这并不是说“融资能力强”,相反,是可靠的融资渠道都不愿跟着玩了,被迫“多元化”,只能找融资成本高、路子野的机构。

所以,“不多元”挺好,说明市场机构愿意跟着玩。

在资产端,融创拿地策略也很明确,截至2020年底,融创土地储备约78%位于一二线城市,平均土地成本约4270元/平方米。根据自身能力,专注目标城市,不全线铺开顾此失彼,也是“减法”。“拿地要拿对地方、拿对时间”有时候是地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调控,中国的地产行业具有周期性,要是拿地成本高,销售赶上调控,即使项目做得好,也得歇菜。土地成本低、资金成本低,才能跨越周期。

中国地产江湖走到今天,活下来的大玩家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能力寻找差异化生存之道。有的深耕低线城市,高周转,做大资产规模;有的像融创这样的深耕一二线城市,注重品质和利润;有的依靠国企身份在一线城市拿地相对容易,土储结构好。

总之,做得好的房企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定位明确,融资、拿地节奏控制好,才能放大规模效应,跑赢大盘。

未来5年7000万人“进城”,房地产商要做好“减法”和“加法”

2020年融创录得合同销售额5753亿元,行业第四,在12个城市销售金额排名第一,另有25个城市排名前五。销售金额排名第一的12个城市,全是一二线城市,包括重庆、天津、杭州、无锡、青岛。这几个城市都是各自区域中心城市以及人口流入地。

经济活跃、就业岗位多的中心城市才有真实需求,基于前述4、5、6点的逻辑,这些城市哪怕有泡沫(相对于收入比),从长远来看,也是有需求基础的。但如果放任短期暴涨,那么就透支掉未来,一把赚完,也就没了。既然第3点的基础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调控是能让市场冷静冷静。

所以在3月12日的业绩会上,孙宏斌说:“我是支持调控的,不调控的话,这个行业没办法干了;不调控的话,房价和地价都要上天了。”

03 加法

从城市群到“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十四五”规划里这个字眼的表述非常值得玩味。

在农业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其实也是生产资料,只需要养大有力气,吃碳水长肉就能种地,所以那时候大家的居住是依田傍水而居,非常分散,城市只是衙门+集市和少量手工业;在工业时代,蒸汽动力、内燃机动力、电力取代人力、水力、畜力,人们开始围绕着工厂周边居住,出售自己的时间;在现代,服务业尤其高端的智力服务业兴起后,叠加互联网的发展,又有了新变化,人们需要接受更高的教育,增厚自己的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出售智力。

体现在城市上就是都市圈、城市群带动周边小城市的发展,富裕阶层扩大,娱乐、旅游、休闲需求兴起。

从城市人口演进的角度来看,低线城市更多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落脚点”,缺少产业支持的低线城市,住房需求也就是一次性的。所以在低线城市供给饱和之后,房企们就改变全面铺开的拿地策略,注重土地质量,重点关注一二线城市,尤其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同时关注围绕都市圈能外溢到的周边城市。

房子是用来住的,那么人口变迁改变了城市发展格局,如果把城市看作是生命体,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升级换代的。

从各个城市自己的“十四五”规划来看,上海提出了“加快建设上海大都市圈,推动长三角各地发展规划协同”;重庆提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天津提出要基本形成京津雄半小时通勤圈、主要城市1—2小时交通圈,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就连被认为在疏解的北京,也在《规划建议》中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构建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北京的这一提法要细细品味,中心城区“安静”下来与副中心、新区热闹起来其实要辩证看待的。

所以,规划的前瞻指引有了,房地产商们的发展思路也做了相应的调整。2020年,融创将企业定位从“中国家庭美好生活整合服务商”升级为“美好城市共建者”。几乎所有的大地产商都进入产业-地产双轮驱动发展的模式,以产业帮助城市经济升级,吸引人口,满足住房需求。

这是在巩固地产主业的同时,做住房+产业的“加法”。过去黄金年代,买块地、盖栋楼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是因为进城需求到处都有,而现在是产业日趋集中,人口流向跟着产业、教育走,人们的需求也更多元化,所以要做好配套服务。在地产主业的基础上,全流程、多层次植入商场、文旅等场景跟内容,才能够把整个社区做活,“共建美好城市”。

这时候,不同企业的战略和资源禀赋就显示出了差异化。有的大房企造车,有的造机器人应用降低建筑成本,像融创这样的就进入物业、文旅、文娱等领域做“地产+”。

房子既然是用来住的,那么物业就是整个房产生命周期很重要的一部分。房子毕竟不是一次性消费品,在漫长的居住过程中,修缮得当、管理良好,是能为房产保值的。所以现在地产商的趋势是做好物业。几个口碑良好的地产商的房子都有溢价。融创近年来加码了物业管理,融创服务近三年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8%和152%。

城市居民衣食需要商场,现在的趋势是街边店日趋减少,传统的百货商场也逐渐失去竞争力,大型的mall不但是城市的地标,也是城市群新区的“流量入口”。得益于建设和收购,从炎热的西双版纳到冰雪的哈尔滨,都有融创mall,往往是当地区域的流量聚集地。不但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了新区活力问题,带动了周边旅游、养老地产的销售,也让这些项目不是一次性的销售而是可以居住的。

mall之所以碾压掉传统百货,不仅仅是品牌多,运营能力强,还在于足够大的空间,并且能容纳文化项目。

文化产业对于地产看似不务正业,其实很早地产商们就意识到了文化产业的价值,它不但是潜在的利润板块,也是品牌输出,更能沉淀为后续IP开发与产业结合的“IP+内容+场景”。从财报上看,融创文化的七大动画工作室以及参投的电影都有值得关注的表现。今年参投的春节档电影《刺杀小说家》反响不错。

坦率说,票房倒还是其次的,毕竟相对于地产的体量,这并不算大。但是后续与文旅项目的IP开发,将IP、内容与文旅、地产相结合才顺应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思路。

过去地产商开发旅游、养老地产往往简单粗暴,开发完了卖了就完事了。像某地产商在腾冲开发的项目,有别墅有宾馆有楼盘,但没有mall也没有运营更缺少文旅项目,导致项目到现在别墅变成了别野。所以,文旅项目的意义就在于是城市、旅游地是共生的关系。从财报上看,融创冰雪布局全国18个城市,规划18个滑雪场,7个滑雪场已开业,总接待333万人次,成为国内最大的室内冰雪运营商。在10座城市有乐园,“文旅+”与IP实景落地,形成乐园、演出、mall、酒店、小镇等多元一体,全年总客流超1亿人次。

“一城一色”让从都市圈到旅游城市都有新的特色地标。这也是各个城市政府希望看到的,谁都不愿意只做一次性买卖,都希望企业能深耕城市。城市经济活跃外溢出的养老地产需求,更不希望是盖完楼就完事了,需要把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房子,经营成为有产业、有人的“城”。

从东亚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来看,老龄化、少子化不但不会让人口更均匀分布,相反,是加大了集中度,形成了都市圈-外溢周边小城市以及区域城市群的格局。

未来5年7000万人“进城”,房地产商要做好“减法”和“加法”

老龄化、少子化的大趋势下,所有城市,无论是都市圈还是城市群都在争夺人口,这需要有特色产业,创造就业岗位,有娱乐休闲,有特色。东京有迪士尼,大阪有环球影城,小城市的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被大企业产能挤出市场,那么就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开发特色乐园和旅游资源。

都是东亚国家,城市发展演进应该是有相似趋势的。目前首都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成渝都市圈、大湾区都市圈四大都市圈以7%的面积,集聚了1/3的人口,贡献了近50%的GDP。

中国的互联网相对发达,小城市可以通过电商发展特色产业,乡村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销售,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趋势在城镇化高峰前都不会改变。

小趋势变化也有:小城市受教育精英向中心城市、都市圈集中;都市核心区向周边、其他中心城市外溢产业和人口。

所以,地产远未到黄昏,这就是孙宏斌所说,“未来会有3家房企过万亿。”

但从城镇化增速来看,毕竟已经超过60%的情况下,增速是放缓的。地产越来越不仅仅是融资、盖房子的事情,而是多元化能力的整合,大地产商依靠融资、物业、文旅运营的综合实力,在这场弱肉强食的竞争中更有优势。

做好减法、加法,才有个好“活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