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人的腌笃鲜用什么笋?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1-03-19
SH

腌笃鲜,南方三四月餐桌上的道寻常。

“腌笃鲜”这三个字,乍一看,会让人不知其所云,但逐字拆开,分别释意,就会知道这菜名真是再直白不过。

图片

'是腌过的咸肉,

在吴侬软语中指小火慢炖,

则是再放入新鲜的肉、笋等食材,三者合一即成腌笃鲜。


腌笃鲜的制作

图片

0
1
用料

腌笃鲜就是以腌的去炖鲜的,发音也很妙,叫作“伊都喜”(上海话读音)——腌的有家乡肉与火腿,鲜的有鲜嫩猪排、鸡腿或小蹄髈。小蹄骸最好用肉少骨大的前蹄,以贡献胶质。有些人怕尿酸高,那么可以将猪小排改为土鸡腿。总之,只要掌握重点是用腌的去炖鲜的,那就对了。

0
2
做法

家乡肉、火腿要汆水,猪排、小蹄汆烫后要再冲洗,竹笋不可以事先煮熟冰着再来下锅,要当日采收的带壳鲜笋。好的腌笃鲜,鲜笋炖煮后是象牙的净白;腌笃鲜里有火腿与家乡肉,汤色是奶白的,但却不会上面浮着黄油倒人胃口;青菜是碧绿的,不可以萎黄。

0
3
汤头

至于是不是得用高汤来炖,我倒是建议无所谓,反正这些材料炖煮出来已经是很鲜美的高汤了。倘若要用高汤,那要留意,高汤里头就别再放火腿,用纯清鸡汤即可。还有,煮的时候必须不停捞除浮油,尽量让汤维持清澈。有的腌笃鲜不放猪小排或鸡腿,放的是五花肉,这却是万万不可取的。

图片


笋的选择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 《於潜僧绿筠轩》

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

则不见其甘,但觉其鲜之至也

                                      —李渔在《闲情偶寄》

古代文人对笋的评价极高。

由此可见,在腌笃鲜里,笋,才是主角。

冬笋肥厚醇美,春笋爽口清香。

那么,问题来了。煮腌笃鲜,到底用什么笋才合适呢?

图片

春笋

春雷响,笋而后破土,三月是吃春笋的好时候,春季雨水充足,使笋的肉质变得肥硕、鲜嫩多汁,所以春笋也被称为“菜王”和“山八珍”。 

《广东新语》:“笋者,竹之初气,勃然始生,其性迅锐而行,益人气力,而其味以甘为贵。

图片

春笋在春雨的滋润中成了一种难得的时令性蔬食。

挑选春笋的时候可以掐一下根部,能掐破并且有汁水的,便是新鲜的春笋了。剥开麻色的外皮,其芽色碧绿,根部渐呈乳白。咬上一口,清甜爽脆。

图片

但是,吃春笋也要抓紧时间。以清明为限,四月份之后的笋纤维质感会逐渐增多,变得粗糙。吃起来很老,口感就没有那么嫩了。

冬笋

在冬天,嘴巴馋的朋友,摒伐牢了,想提前吃上一口腌笃鲜。那么冬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元代张昱曾在诗中写道:“僧家嗜笋如嗜肉,满腹生香贮寒玉。”这里的笋,便是冬笋。

图片

冬笋相对于春笋而言,更显得粗胖矮。但其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使其要比春笋尝上去更鲜美一些。

图片

总结下来,春笋、冬笋各有各的优势。不同的风味与口感,加入咸鲜肉,创造出不同版本的腌笃鲜。非要选一个更好吃的话,那只能是,都好吃。

1
腌笃鲜的记忆

图片

被称为“奚妈”的严裘丽是上海人,嫁到了台湾,曾为蒋介石烹饪过江浙菜。在她的一本《蒋公狮子头》里,讲的全是大家熟知菜名的上海美食,其中关于腌笃鲜是这样描述的——

对我而言,腌笃鲜有点像是西方人感冒时喝的治病鸡汤。只是我不论有没有感冒,常常想喝上一盅腌笃鲜。它除了是我们上海人的家乡汤,也是我想念的妈妈味道。

其实,无论哪一个版本,细细去品味都蛮有意思。

本身这道菜的叫法就充满了浓浓的上海风味,一句糯软的“伊都喜”讲出来,已经感觉和煦春风拂面而来。

图片

实习编辑:李嘉欣  责编:何黛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