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科技进步奖 - 骨科集锦(四)

 Spine脊柱 2021-03-19

参考既往项目成功申请的简介,有助于我们书写课题、报奖的标书。

本次推送仅盘点2011-2012年骨科界获取的国家科技进步奖,2013-2018年情况请点击查看【国家科技进步奖 - 骨科集锦(一)】【国家科技进步奖 - 骨科集锦(二)】【国家科技进步奖 - 骨科集锦(三)】。

随后,本公众号会陆续推送2011年前的获奖情况,请搜索、关注本公众号,及时获取。

2012年度骨科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及简介

二等奖

项目简介

随着工业和交通业的快速发展,脊髓与周围神经损伤发生人数每年以30%递增,治疗效果不佳,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脊髓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的信号传递功能受损,大脑无法调控肢体运动,造成瘫痪。如何保护、恢复直至重建受损神经组织的“信号传递功能”,是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关键。该项目在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项课题支持下,历时16年,围绕神经损伤后信号传递功能的重建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成功研发脊髓与神经伤员个体化现场固定和转运新装备-创伤急救搬运毯,获国家发明专利。该装备可快速有效固定损伤脊柱及四肢,避免因搬运不当导致的脊髓与神经二次损伤,为保留和重建受损神经组织的“信号传递功能”奠定基础,尤其在特殊复杂环境下具有明显优势,在汶川地震、湖南雪灾、黎巴嫩维和行动、120急救系统中共应用1503例,使脊髓与神经二次损伤发生率由22.5%降为0。

    2.国际上首次发现脊髓损伤早期脊髓内微循环障碍,是残存神经组织继发性损害的主要机制;并提出“早期髓内髓外联合减压”的治疗新理念,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以保护残存的神经组织,促进其信号传递功能的恢复。治疗脊髓损伤伤员1578例,术后1个月,全瘫患者(ASIA-A)神经功能得到1级以上恢复的比例达45.4%。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效果(11.0%)。

    3.在国际上首创“脊髓伤员行走能力10级评估与康复体系”,为脊髓损伤功能恢复提供了新方法。该体系在科学、客观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基础上,采用主动、阶梯康复训练模式,恢复并强化残存神经组织的信号传递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2760例,术后1年,全瘫患者(ASIA-A)神经功能恢复至能独立行走(ASIA-D)的比例从230%显著提高至11.45%。

    4.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结构引导再生”是重建周围神经长节段缺损的关键因素,为修复周围神经结构、恢复其信号传递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并首次研制出可定向引导轴突生长、重建受损神经组织结构的新型修复材料,获国家发明专利。

    5.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电刺激对雪旺细胞的调控作用并揭示其机制;阐明了“钙离子-钙调蛋白激酶-CREB”分子信号通路在电刺激促进神经轴突生长中的关键作用;首创可显著加快周围神经“信号传递功能”重建的电刺激技术,临床应用2430例,术后9个月,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渡幅较无电刺激组提高1倍,运动功能明显恢复。围绕“神经信号传递功能”的保护、恢复及重建,项目组首创了“现场有效固定、早期髓内髓外减压,个体化康复训练”为核心的严重脊髓损伤治疗新策略;创建了“重建神经结构,促进神经生长”为核心的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新策略;成果在35家单位应用,成功治疗神经损伤患者8271例,显著提高了神经功能救治水平,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共发表论文172篇,其中在《Glia》、《J Neuro trauma》等《SCI》期刊发表论文72篇,总IF:224.9;被SCI论文他引1235次,单篇最高他引178次;研究成果被写入剑桥大学教材《Textbook of Neural Repair and Rehabilitation》等36部国外专著;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省部级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2012年度骨科界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及简介

二等奖

项目简介

周围神经缺损是临床常见病征,致残率极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和社会负担,其修复与功能重建是百余年来困惑临床的难题。传统的白体神经移植只能取功能意义较次要的细小皮神经,难以修复功能重要的粗大神经,而且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建立周围神经缺损桥接修复的新技术是临床的迫切需要。在国家“863”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项目组从1989年起,围绕构建新型神经移植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展开系列研究,并进入临床应用,效果优良。

    采用新技术制备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并率先用于临床,成功修复周围神经干缺损。发现周围神经再生的趋化现象与神经断端释放的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基底膜结构及板层素相关;创立再生神经纤维准确对接定量评价方法;采用新技术制备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既去除免疫原性,又保留神经基底膜的完整性和可引导神经再生的板层素,成功修复犬和猴周围神经干缺损。

    2003年在国内外率先将其用于临床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术后随访3年,有效率86.5%,优良率70.2%,其中修复神经缺损最长达90mm,经检索是国内外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最长距离。在该基础上,发明生物材料构建的神经移植物,并率先应用于临床。成功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根据周围神经结构和再生机理,创新性提出采用生物材料制备神经导管并内置纤维支架构建神经移植物。发现壳聚糖、聚乙醇酸(PGA)、蚕丝丝素蛋白与神经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引导神经生长。采用独特工艺将壳聚糖、丝素蛋白制成带微孔、利于物质交换和血管生长的神经导管;将PGA、丝素蛋白制成有利于施万细胞迁移和神经突起有序导向生长的纤维支架分别植入壳聚糖、丝素蛋白导管内,构建壳聚糖/PGA神经移植物和丝素蛋白神经移植物,成功修复动物坐骨神经缺损,移植物在体内降解,无免疫排斥反应,术侧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明显。

    结果在《Brain》、《Biomaterlals》、《Tissue Engineering》等学术刊物发表,《Brain》杂志编者按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工作“应对了脑的十年神经科学中未能解决的挑战”。2004年在国内外率先将壳聚糖/PGA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术后随访3年,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明硅恢复,有效率100%,优良率88.9%。核心技术获中国发明专利4项、欧洲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其中SCI收录52篇,影响因子大于7的6篇,总影响因子151);SCI论文被国际同行他引524次(单篇他引超过65次的论文5篇),被美国、英国等39个国家216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PNAS》等刊物正面引用和评述;核心技术被载入33部专著和教材(国外英文版28部)。主要成员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24次,受邀在国际神经生物学权威期刊《Progressin Neumbiology》撰写综述介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技术及进展。经行政部门许可,在解放军总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等11家医院推广应用。研究成果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


2011年度骨科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及简介

二等奖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临床医学骨外科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科技计划等19个科研项目资助下,经十多年的努力,该项目组针对微创脊柱手术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前沿领域,运用影像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和生物材料学等多个学科,对微创脊柱外科的相关理论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原创性地设计了系列新术式及相关器械,并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

    该项目组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微创脊柱外科的单位,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单位之一,10多年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各类脊柱疾患近1000例。编著出版了中国首部《脊柱微创外科学》,填补了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研究著作的空白,有力推动了微创脊柱外科在中国的应用和普及。

    国际上首先报告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脊柱侧弯及胸椎骨折的治疗,突破了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禁区”。

    国际上首先设计和报告上颈椎系列经皮内固定技术:经皮前路颈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经皮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前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和经皮后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为上颈椎疾患的治疗开创了新的术式。

    国际上首先设计和报告经皮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及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并提出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治疗策略,为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术式和治疗策略。

    国际上首先设计和报告前路内窥镜下松解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术,为复杂和高难度脊柱疾患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国内率先开展“扩大操作口”胸腔镜辅助下胸腰椎前路技术,扩大了脊柱内镜的适用范围。

    该系列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和愈合率高等优点,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该项目共形成论文82篇,其中SCI收录期刊21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11部。自行研制系列经皮器械,获4项专利,并经SFDA获准生产销售,近3年新增销售1464万元,新增利润219.58万元。项目已在全国30余所医院推广应用,获得满意效果。依托项目完成单位作为全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培训基地和卫生部脊柱内镜培训基地,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培训学员300余人,主办全国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及国际微创脊柱外科论坛等会议3次,参加人数逾1200人,受邀全国性专题演讲80余次,国际会议交流10次。受邀到北美,欧洲等大学访问10余人次,接受国际交流学者30余人次,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1年度骨科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及简介

二等奖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中医骨伤科学领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高(均在25%以上)、危害性大,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医学难题。临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中医药是常用的方法,但疗效机理和推广应用都有待加强。该项目围绕重大疑难疾病防治需求,传承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基础和临床规范化研究与推广应用为切入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历经50年的临床实践,25年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技突破。创新成果如下:

    1.形成了“气血为纲,脏腑同治,标本兼顾”的临床指导原则,确立了“益气化瘀法”,创制了治疗颈椎病代表方-益气化瘀通络方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代表方-益气化瘀补肾方,形成了创新技术与方法。

    2.建立了中医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规范化方案、评价技术方法以及临床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发现了益气化瘀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用药规律。

    3.建立了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病理模型以及规范化评价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了动静力失衡性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并发现了椎间盘退变存在“三期变化规律”。连续在国际脊柱病方面最高级别杂志《Spine》发表9篇论文,形成了国际学术界对椎间盘退变的新认识。

    4.建立了气虚、血瘀、肾亏型椎间盘退变性病证结合模型,证明“气虚血瘀”是椎间盘退变的病理基础,“肾亏”加重退变;并系统地阐明了益气化瘀法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制。以上研究形成了益气化瘀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学术思想体系,深化了对中医“气血理论”的科学认识。

    已发表论文249篇,被国内外学术界正面引用2865次;其中在《Spine》、《JBMR》等发表SCI收录论文41篇,总影响因子119,SCI论文被引用453次;主办国际学术交流会6次,在ORS等36个国际会议以及香山科学会议等59个国内会议交流,ISTP收录29篇;培养研究生127人,博士后8人,高徒21人,进修学员700多人。该项目实现了技术跨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获授权3项并成功转让,益气化瘀通络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新药名芪麝丸);益气化瘀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方法被纳入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及中华中医药学会《颈腰椎病中医防治指南》,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行业标准在伞国推广。项目突破了中医疗效难以重复和临床难以推广的瓶颈,并突显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常年有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0多个省市颈腰椎病患者到该院就诊,从1986-2008年,累计逾31万人次。临床规范化方案已在全国69家医院推广应用,椎间盘退变评价技术已在国内外38家研究院所得到重复。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等一等奖5项。解决了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所形成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方案为提升该类疾病疗效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已跻身到国际研究前沿领域,学科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2011年度骨科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及简介

二等奖

项目简介

该研究属骨于外科学范畴。脊柱肿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外科治疗是切除肿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维持脊柱稳定的最有效方法。由于脊柱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特殊性,脊柱肿瘤术中易伤及脊髓或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死亡,其手术技术复杂,难度及风险远大于脊柱创伤、退变性疾病。以往由于手术技术及治疗理念滞后,常采用姑息的部分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局部复发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其疗效及预后的“瓶颈”。该项目针对脊柱肿瘤这一国际上挑战性临床难题,以如何实现脊柱肿瘤完全切除或广泛切除为立足点,提高脊柱肿瘤临床疗效为目标,在国家及上海市计划课题的支持下开展了系列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在于:

    ①首创经乳突下一颌下联合入路行寰椎侧块肿瘤切除技术,突破了寰椎侧块肿瘤这一传统手术“禁区”,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

    ②率先提出颈胸段肿瘤的颈胸角分型,制定了颈胸段脊柱肿瘤外科治疗策略的规范化选择方案,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减少了手术相关并发症。

    ③建立了保留双侧椎动脉前提下的颈椎骨肿瘤全脊椎切除技术,提高了手术疗效。

    ④率先提出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策略,对于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⑤率先开展了后路经寰枕关书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提出置钉的最佳角度及安全范围,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⑥国内率先提出神经纤维瘤病合并严重颈椎后凸畸形的前后联合(PAP)矫形方案,显著提高了后凸畸形的矫正率。

    ⑦率先实施了胸椎肿瘤三椎体enbloc整块切除重建术,减少了术中肿瘤残留及肿瘤细胞污染,显著降低了肿瘤复发率。该课题是国内外在脊柱肿瘤外科治疗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共实施脊柱肿瘤手术2315例次,临床收治患者例次居国内单个治疗中心首位。脊柱肿瘤切除率由原来的40%显著提高至95%,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手术疗效显著提高。以常见的脊柱原发性良性侵袭性的骨巨细胞瘤为例,局部复发率由原来60%降低至20%,与国外同期水平相近。

    该研究先后在国际脊柱外科顶级杂志《Spine》以及《Neurosurgery》、《J Neurosurg Spine》和《Cancer》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收录25篇,影响因子总分值达55.35。主编专著3部,其中《脊柱肿瘤外科学》是国内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脊柱肿瘤外科领域的指导性专著,在国内广泛推广。参编专著2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多次在国际骨肿瘤会议、全国骨科会议作专题报告,自2006年以来,成功主办了五届全国脊柱肿瘤外科及相关治疗进展高级研讨班,参加人员为国内大中型医院中、高级医师,总数达2000余人。研究成果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附属医院等全国90余家大中型医院推广应用,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0%-90%。使众多脊柱肿瘤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该研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脊柱肿瘤外科的发展,该单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脊柱肿瘤外科治疗中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2011年度骨科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及简介

二等奖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骨外科学领域。胫腓骨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一种损伤,占四肢及躯干骨折的19%。胫腓骨参与构成膝关节和踝关节,漏诊、误诊以及延误诊治易致下肢功能障碍;胫骨中下段位于皮下,其前方组织覆盖较薄,血运相对差,损伤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开放性损伤骨骼外露往往影响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针对胫腓骨骨折诊治的重点和难点,在国家“863”计划和省市10余项科研项目资助下,课题组应用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种手段,经过系统的、创新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了如下成果:

    1.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有规律性的骨折类型“胫骨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并进行了系统研究:①这种有规律性的骨折具有“三高”特征:占全部胫骨螺旋骨折的比例高(89%);后踝骨折中隐匿性骨折发生率高(80%);临床漏诊率高,x线检查显性后踝骨折漏诊率高达68%。②制订了这种骨折的分型标准。③制定了这种骨折的诊断程序。首次证实CT和MRI检查可极大提高后踝骨折检出率;X线片上的“交通线”是提示后踝骨折的重要影像学特征。④制定了这种特殊骨折的治疗原则。⑤实验证实了这种损伤的发病机理。

    2.在国内外首次提出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并应用三柱固定理论指导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3.①在国内外首次设计了新的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首次将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延长了皮瓣的覆盖长度(4-6厘米),扩大了应用范围。②改良了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该改良皮瓣能够广泛修复膝前、小腿及足踝部开放骨折伴软组织缺损。③改良厂腓动脉终末穿支腓肠神经皮瓣,改进了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克服了原有皮瓣的不足,提高了治疗效果。

    4.开发了多项微创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发明了15项新型器械和内固定物,用于胫腓骨骨折固定和骨缺损、骨折不愈合等情况下植骨。设计了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及其手术应用技术,对胫腓骨骨折行微创治疗,术中注意保护软组织,促进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康复,减少了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此外,还将微动拉力螺钉、自动生理加压钢板等4项内固定物应用于临床。

    该系列研究发表论文232篇,英文论文20篇,其中16篇已被SCI收录,9篇被引用34次;3篇发表在SCI收录杂志上,1篇被EJOS接受,即将刊出,总影响因子达28.873;发表中文论文212篇,143篇被引用1950余次。出版著作2部。开发治疗胫腓骨骨折及植骨用器械和内固定物,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该研究成果得到了骨科同行的认可,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35次,举办国内新技术培训班4次,培训566人,在全国101家医院中推广应用,诊治19000余例患者。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该研究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研究对推动骨外科创伤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李永超,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在读,师从谭军、彭宝淦教授。Spine脊柱微信公众号发起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