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您为何要这样对我?

 牧笔书生 2021-03-19

这几天,郭德纲和曹云金的对战轰轰烈烈,大家也是搬好了小板凳来看热闹。

其实,老师和学生开战,在历史上早已屡见不鲜了。而且,比这更惨烈的,还有很多。

一、

汉末大儒、刘备的师伯郑玄年轻时,在马融门下学习,学业有成,出师东归。

郑玄走的时候,马融感叹:“从此儒家礼乐要到东方去了。”

人呐,有些事不说还好,说出来反而加重了这件事在心头的重量。马融这一说,自己也越来越怕郑玄抢了自己的风头,于是就去追杀郑玄。

郑玄自己也怀疑老师可能会嫉妒自己,于是把木屐扔到河里,自己躲在桥下面。

马融追上来后,发现了这个场景,又占卜了一下,说:“郑玄这个状态,肯定是死了。”于是拔马回家。

就这样,郑玄躲过了一劫。

二、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对师徒,留名后世,曰康有为,曰梁启超。

历史书上记载,康有为与梁启超是国人维新的先驱。可惜,史书与历史书总是不一样。

事实上,康有为是个欺世盗名之徒,自作聪明,篡改事实。他本没有什么学识,却欺世人无知,到处宣扬。而且他还编造许多没有的事情,比如皇帝召见等,都是他一首捏造,甚至还提出请日本人帮助清国维新。

后来变法失败,康有为提前跑路,留下了戊戌六君子壮烈牺牲。跑路后的康有为在国外到处非法集资,然后用爱国人士的捐款购置自己的产业。

终于,他的弟子梁启超看穿了师傅的丑恶嘴脸,毅然与康有为断绝关系。康有为大怒,骂他是“梁贼启超”。

梁启超认为康有为“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三、

冉有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多才多艺,而且理财执政能力也很突出。

然而,作为季氏的员工,冉求采取的许多治国措施都大大违背了孔子的理念。终于有一天,孔子忍不下去了,叫道:“这混账不是我徒弟,各位弟子们可以擂起鼓来,给我揍这个家伙!“

孔子骂弟子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能逼得孔老夫子不承认是自己徒弟的,冉有也是没谁了。

四、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我们太习惯于拿这句话来约束徒弟们,却忘记了它也应该用来约束老师。

徒弟拜师,老师传授技艺,让徒弟从此有了吃饭的手艺,恩同再造,可以说是再生父母,徒弟侍奉老师像侍奉父亲一样乃是理所应当。

然,作为老师,也应当真心把徒弟看作自己的儿女。传道授业解惑,可以称师;细心照顾无微不至,可以称父。师父师父,要当师,也要做父。

做父该怎么做,做子又该怎么做呢?

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五、

有一天,曾参和父亲种地,不小心砍断了根。曾参父亲大怒,举起家伙就教训儿子。曾参自觉犯错,就乖乖站在那里挨打。

事后,曾参还主动问父亲是否消气,还弹琴来给父亲愉悦心情。

天晓得孔老夫子耳朵怎么那么灵,听说了这件事。等曾参来的时候,孔子和其他弟子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

曾参进不得屋,知道自己又犯错了,却不知犯了什么错,就请师兄弟帮忙问老师。孔子借其他弟子的嘴教训了他:“舜当初被父亲打,都是马上躲开。为什么?不是怕死,而是怕父亲背上杀子的恶名。你现在居然站在那等着父亲打,万一被打死了,你父亲不是遗臭万年了吗!”

曾子大悟,赶紧认错。

六、

其实,做老师不易,做学生也难;做“父亲”辛苦,做“子女”也累。唯一能持久的,在于心。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郭德纲与曹云金谁对谁错,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清官尚且难断家务事,事实没有水落石出,我不想过多评价。

老师与弟子反目的事,也已经不止一次了。为师者当引以为戒,为徒者也当时常自警。毕竟,这个社会太复杂,所谓“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任何一重关系之间都有可能因为利益而破裂。

师徒之间,是否还能找到彼此之间最初的那一份平静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