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白话读卦-63《既济卦》

 彭老师正己化人 2021-03-21

《易经》白话读卦-63《既济卦》

《易经》解析人生64种状态事理之63

第六十三卦   既济卦   水火既济

本卦的卦象是上坎为水,下离为火,为水在火上烧之表象,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大功告成;或者火把水烧开,象征事情已经成功。

另外,第一、第三、第五爻均为阳爻,第二、第四、第六爻均为阴爻,阳爻都在奇数位,阴爻都在偶数位,全部得正,且阴阳相比,因此象征成功。

“济”,本意为渡水,引申为成功;“既”是已经的意思,本卦的卦名“既济”就是已经成功的意思(事已成)。

从第一卦乾卦鼓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开始,经历了六十多卦的斗争、变化、发展,终于进入了象征大功告成的既济卦。本卦的阴阳爻的形象最完整、排列最整齐,好比万事万物经过一番变化发展,达到了阴阳平衡的局面,有大功告成之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过于完整,过于整齐反而容易僵化,丧失奋进的活力,不会再有大的作为,只有小事还勉强可以亨通,因此卦辞说“亨小”。随着形势的发展,原有的阴阳平衡的局面必然要被打破,新的矛盾马上就会出现,因此卦辞又说“初吉终乱”。

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之士,在取得成功后就忘乎所以,以至大乱临头还浑然不知。从商纣王到隋炀帝,再到无敌于天下的一代名将关云长,莫不如此,在事业、名声达到鼎盛之时不免昏昏然。或荒淫无度、或劳民伤财、或自以为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因此,虽然已经“既济”了,但君子仍然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依然自强不息。因为“既济”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而不是终点。

本卦坎卦在上,坎为险,寓意就是:虽然成功了,但危险还悬在头上,稍不留神,内忧外患就会接踵而来,导致混乱不堪,甚至会土崩瓦解。故在事情成功后,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防患于未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成功固然值得高兴,然而,物极必反是天地之间的大法则。月圆之后是弯月,翠绿之后是落叶,狂欢之后是寂寞,极盛之后是衰败……功成名就之日,便是危机四伏之时。很多人在创业之初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可是一旦成功,就会固步自封,得意忘形,危机就这样悄悄地埋下了。

古人云:“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在体现成功的既济卦中,为什么所有的爻辞不是祝贺之语,而都是警惕和告诫之语?这正体现了既济卦的主旨: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既济卦是一个象征事情已经成功的吉卦。既济之时要慎终如始,未济之时则要慎始慎终。

卦辞: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译文:既济卦象征事已成:此时功德完满,连柔小者也获得亨通,利于坚守正道,若不能慎终如始,则会起初吉祥而终将危乱。

*注释——既济:卦名。《尔雅·释言》:“济,成也”。犹言事情已经成功。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译文:《彖传》说:事已成,亨通,说明此时连柔小者也获得亨通。利于守持正道,因为阳刚阴柔均行为端正,各爻都居位适当(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起初吉祥,说明柔小者能够持中不偏。最终停止不前必将导致混乱,说明既济之道已经困穷。

*注释——刚柔正而位当也:本卦上卦为坎,坎为阳卦,为刚;下卦为离,离为阴卦,为柔,刚上柔下是“刚柔正”。初九、九三、九五均为阳爻且居阳位;六二、六四、上六均为阴爻且居阴位,是刚柔“位当”。《彖传》以此释“利贞”,利,利人利物;贞,中正。柔得中:本卦六二阴爻为柔,处下卦中位,是“柔得中”。其道穷也:本卦上六阴爻处于一卦之尽头,像臣子权势太盛,终于陷入困穷之地。

解读:《彖传》首先正确解释了卦辞“亨小”之意,指出“既济,亨”是“小者亨也”。之所以特别指出“小者亨”,是因为处在既济的时候,大者亨自不待言,即使是小者,也都亨通,只有无所不亨,才是真正的既济。“刚柔正而位当也”,是以卦中六爻,刚柔均当位来解释“利贞”的。既济阴爻在阴位,阳爻在阳位,六爻都当位得正。以喻示在既济之时,无论阳刚阴柔均行为端正,居位适当,故曰“利于守持正道”。《易经》一般以刚中为善,而既济卦以柔中为善。既济是万事万物经过一番变化发展,达到了阴阳平衡的局面,有大功告成之意。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原有的阴阳平衡的局面必然要被打破,出现新的矛盾,这样旧的过程就结束了,新的过程又将开始,既济也就转为未济。由此可见,既济以内卦为主,至外卦则又开始走向未济了。而内卦的六二爻柔中,正是既济卦“初吉”之象,所以《彖传》才将“初吉”归诸柔中。“终而止乱,其道穷也”是解释“终乱”的。“终乱”是一个断辞,体现了一种客观规律:至终必乱。“终止则乱”更多地强调了主观因素,人于其终而有“止”心,才是乱的根源。乱与不乱,与人的主观因素有很大关系,如果能做到慎终如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那么即使有终乱之道亦复可济。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译文:水上火下,火能烧开水,象征成功,但是如若不慎,水也可能翻下浇灭火。君子观此象,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弊端,采取预防措施。

*注释——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患:灾患。豫:借为预。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1,无咎。

译文:向后拖曳车轮使之缓行,沾湿小狐的尾巴使之缓渡,没有害处。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2。

译文:向后拖曳车轮使之缓行,说明初九的行为符合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的道理而不致咎害。

*注释——曳其轮,濡其尾1。曳:拽、拉、拖,这里指往后拉。濡:沾湿。——义无咎也2。义:道理。

解读:“曳其轮”是把车轮向后拖曳,使之不能快速行驶;“濡其尾”是将渡河的小狐尾巴沾湿,使之不能快速泅渡(小狐渡水时,必然把尾巴竖起来不使之沾水,小狐的尾巴粗壮,若尾巴沾水,就不能高高举起,也就不能快速渡水了)。初九处于既济卦之初,以阳当位,又上应六四,一切皆亨,于是就忘记了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的道理,行事孟浪,急于求应于六四,沉湎于欢愉之中,这是很危险的。故爻辞以“曳其轮,濡其尾”为喻,劝其谨慎守成,不要轻举妄动。初九若能做到“曳其轮,濡其尾”,就符合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的道理,也就不会有什么咎害。正如《象传》所说:“曳其轮,义无咎也”。

——初九是阳爻居阳位,是为当位。把车子向后拖拽,使其缓慢地行使。把小狐狸的尾巴故意沾湿,使其慢慢地渡河。这两个比喻都是减慢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无咎。“义无咎也”,义,规则,就是说既济卦的卦理就是需要缓慢一点。为什么?因为是初九,初爻一般有一种急躁上应的特点,再加上是阳刚之爻,所以要限制其速度,也就是说,必须谨慎。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译文:妇人丢失了车幔,不用去追寻,七天后必能复得。(茀:车幔)

*注释——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丧:丢失。茀(音帛):车幔。古代女子乘车不露面,车子前后设置车幔以自蔽,不然就有伤风雅。七日得:不一定就是指七日,也指时间不长,过不了几天。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译文:七天后必能复得,是因为六二能守持中道。

解读:六二爻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妇人丢失了车幔,无法出门了,但用不着急着去追寻,因为将会有拾金不昧的好心人给送来,过不了几天就能失而复得。而《象传》说六二之所以能“七日得”,是因为六二能守中正之道,正所谓好人有好报。六二以柔爻得中得正,像一位柔顺贤淑的妇人,好人有好报是必然的。《彖传》曾强调“初吉,柔得中也”,就是指六二。六二爻的这段小故事是有象征意义的。“妇丧其茀”,所乘其车不能前进了,而爻辞又要六二不要去追寻,说六二只要持中守正,自然会有人将丢失的东西送来。这实际上是说本有建功立业之志,但处在既济之时,不可妄动,应该守持柔顺中正之道,以维持局势的稳定,这样一来,六二失去了施展才干的机会,心理当然不痛快,好在六二的确是一个柔顺中正的“好人”,能够克制自己,以大局为重。

——车幔丢了,妇女无法坐车出门,但不要急于寻找,时间不久就会失而复得,会有好心人捡拾到并送还,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因为六二以柔居柔位,得中守正。这里寓含:要想做事,有时候还不能急,还要随其缘,欲速则不达。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译文:高宗讨伐鬼方,历经三年终于取得了胜利,在胜利后,百业待兴,此时用人需要注意不要任用小人。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译文:历经三年终于取得了胜利,说明九三已疲惫不堪。

*注释——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是商代第二十二代王武丁(前1344—前1264)的号,是一个明君。鬼方是商周时代西北方的部族,常袭扰中原。殷高宗作为商代著名的中兴之君,曾征伐鬼方,是出于国家的利益,通过三年的征战,终于取得了胜利。三年只是一个概数,也许更长时间,既保护了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又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有进步意义。

解读:九三爻以高宗伐鬼方费时三年才获得胜利的历史事件为喻,说明胜利来之不易。《象传》说“三年克之,惫也”,可见其战斗的艰苦卓绝。但胜利后,在既济的形势下管理国事也不容易,这里就面临着一个新问题:怎样对待小人?爻辞明确指出:“小人勿用”。对待小人宁可给以奖赏,不可以重用。由九三爻可以看出,创业难守成更难,守成之事千头万绪,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事业成功之后,要重用德才兼备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来之不易的大业。。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暗示我们。成功来之不易,是经过长期艰苦斗争得来的,故成功之后不能重用小人,要重用德才兼备的君子。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译文:华美的衣服也终将变成破旧的衣服,应当整天戒备可能发生的祸患。

*注释——繻有衣袽,终日戒。繻(音濡):彩色的丝帛,这里指华美的服饰。袽(音如):烂衣服或破旧的棉絮。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译文:整天戒备,说明六四有所疑惧。

解读:六四居外卦之始,将要变化但尚未变化。不过六四有很深的哲学素养,他从华美的衣服终将变成破旧的衣服中悟知,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才是绝对的,所以能居安思危,终日戒惧,以防范于未然。六四居多惧之处,有所疑虑,所以才提高警惕,守正防患。既济卦的六四的“终日戒”与乾卦九三的“君子终日乾乾”有异曲同工之妙。乾卦说的是在创业之初时要终日乾乾,警惕戒惧,自强不息;既济卦说得是守成之时仍需终日戒惧,自强不息。表面看来,既济之时各种矛盾均已解决,一切亨通,实际上此时只是旧的矛盾止息了,而新的矛盾正在酝酿、生产,所以君子无论是处在事未成之时,还是处在事已成之时,都不应有瞬息的懈怠,而应“终日戒”。

——新衣服再好,也不能永远都是新的,也会有破旧的时候。这个意思告诫我们,成功或者得到之后,必须戒备可能发生的祸患,这是一种趋势,时时刻刻都要有所警惕。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译文:东边邻国杀牛羊举行盛大祭祀,不如西边邻国简单而朴实的祭祀,这样才能实在地得到神灵赐予的福泽。

*注释——不如西邻之禴祭。禴(音月)祭:一种简单的祭祀。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译文:东边邻国杀牛羊举行盛大祭祀,不如西边邻国简单而朴实的祭祀,西方邻国能更切实地承受神灵赐予的福泽,说明盛大的吉祥将会来临。

解读:九五是既济卦的卦主。此爻的“东邻”、“西邻”不是实指,而是举出两种情况,说明在既济的盛大之时,最忌骄奢,只有心怀诚敬,慎修其德,才能获得福泽。杀牛之祭是盛祭,禴祭是微薄之祭,盛祭未必能致福,薄祭未必不能致福,关键在于主祭人是否心怀诚敬。有的人临时抱佛脚,祭祀带有很强的功利心,这种人不管杀多少头牛、举行多么盛大的祭祀都无济于事。《象传》说西邻为薄祭却“实受其福”,是因为能适“时”而祭,这正是心怀诚敬的表现。依理当祭则祭,而不是等到有事才想起去祭祀,这样即使祭品微薄,盛大的吉祥也会源源不断地来临。九五以阳刚中正,处既济之尊位,事成物盛,此时最易有骄奢之心而失诚敬之意,所以爻辞以“东邻”、“西邻”之祭祀为喻,说明处盛之时切忌骄奢,勿忘诚敬,须知既济已经到来,未济就在后面。这就是九五爻的核心要义所在。

——禴祭是一种非常简单、简陋、菲薄的祭祀,与那种隆重、厚礼的礼祭相反。“东邻”隆重的礼祭还不如“西邻”简单的禴祭,因为“西邻”一是抓住了机会,二是有一颗诚敬的心。所以“西邻”盛大的吉祥将会来临。

上六:濡其首,厉。

译文:小狐渡河沾湿头部,有危险。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译文:小狐渡河沾湿头部有危险,说明若不采取断然措施怎么能够长久?

解读:上六处于既济卦之极,坎险之上,质本柔弱,济道又穷,犹如小狐涉水而濡溺其首,危厉可想而知。不过“厉”只是危险,还有转危为安的可能,若至于凶,便无可挽回了,所以《象传》说“濡其首厉,何可久也”,劝其采取措施,否则便不能长久了,其焦虑心情溢于言表。卦辞所说的“终乱”,《彖传》所说的“道穷”,在上六这一爻中都表现出来了。但《彖传》说“终止则乱”,即若能不停奋斗,自强不息,危机还是可以挽救的。《象传》说“何可久也”,就有劝其知危惧而速改的深意。既济虽说是处于事已成之时,物无大小俱获亨通,但日子过得一点也不轻松。卦辞强调“利贞”,并警告说“初吉终乱”。《彖传》与卦前《象传》也反复申述了思患防患的思想,六爻更是无不见警戒之旨。初九要“曳其轮,濡其尾”,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九三“小人勿用”,六四“终日戒”,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上六“濡其首”。真是守成之难,难于上青天。存不忘亡,安不忘危,既济不忘未济,既济卦阐述的这种警钟长鸣、慎终如始的思想,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值得今人去认真思考。

——“濡其首,厉”,小狐渡河快到岸边时候,沾湿了头部,这样就有危险了,为什么?上六是居既济之顶,也是上卦坎险的顶端,它本身又非常柔弱,别说救济别人,它自己都救济不了自己。小狐渡河快到岸边的时候,肯定已经很累或体力不支了,再加上又沾湿了头部,这时候的危险可想而知了。在卦辞里讲到“终乱”,彖辞里讲到“道穷”都是在这一爻里面体现出来的。

既济卦:本卦、互卦、错卦、综卦

***南京教学点、三易元文化传播

学南京在线网

承圣贤之德,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4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