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级名老中医刘复兴用药心法|逆“十八反”“十九畏”而巧妙用药

 扶阳济世 2021-03-21

逆“十八反”“十九畏”而巧妙用药

图片

      记得当年上《中药学》,刘老在讲“中药的应用”一节时曾经强调“用药禁忌”,第一条就是“配伍禁忌”即“十八反”“十九畏”。《神农本草经》称之为“相恶”和“相反”。如《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金元时期概括为“十八反” “十九畏”并编成歌诀。当然,“十八反”“十九畏” 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并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篇》之甘遂半夏汤中甘遂与甘草并列; 陈实功《外科正宗》之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与甘草同用; 十香返魂丹中丁香与郁金同用; 大活络丹中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

        刘老在临证中却是当用则用, 不受“十八反” “十九畏” 之类陈规的禁锢, 敢于逆“十八反” “十九畏” 而用药。刘老认为: 古人订立的“十八反”“十九畏” 是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出来的, 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但正如一句话所说的一样“神农尝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 有一点就总结一点,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有些情况的发生也可能是第一次, 也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 是不是有协同作用, 也是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是药三分毒”, 在临床中要注意中病即止。

1.“甘草反海藻”

在刘老自创的海甘散(鹿角霜、蒲公英、海藻、甘草) 中即是甘草与海藻同用, 用于治疗一切毒结痰凝症, 如皮脂腺瘤、脂膜炎、多发性脂肪瘤、汗管瘤、毛周角化症、结节性痒疹、乳腺小叶增生、脉管炎、硬皮病等, 应用多年, 众多病例, 尚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 相反却产生异乎寻常的肯定疗效。刘老认为应用海藻配甘草的运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辨证属痰瘀血阻者。②海藻与甘草配比在1.5∶1 以上则无毒副反应。③外用可按1∶1 配入方中。刘老指出: 河豚鱼喜在藻类(含海藻) 上产卵, 因此如服食含有河豚鱼卵黏附的海藻必有毒无疑。另,如甘草剂量过大,如30g,曾出现有药后欲吐不适感,这可能与甘草的“浊腻太甚”有关。

2.“人参最畏五灵脂”

刘老却常用潞党参配五灵脂(师曰:“医乃仁术”, 治病过程中, 既要考虑疗效也要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因而, 用潞党参代人参) 在辨证遣方中相伍为用, 治疗气虚或气滞血瘀重者, 每获良效, 顿起沉疴。刘老认为:①人参甘平。《本草纲目》载“治男妇一切虚证”, 为补虚扶正要药, 五灵脂咸温, 能散瘀止痛, 为治血滞诸痛要药, 两药同用, 功擅益气祛瘀, 不相畏。②临床应用30 余年, 未见不良反应。③古有李中梓, 今有姜春华先生用此药对效果颇佳。④瘀血证形成大多与气虚、气滞、血寒、外伤有关, 日久不愈之瘀证, 正气虚弱无力运血是其关键, 用此药对甚为合拍。⑤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证实人参与五灵脂合用无毒副反应。据报道, 现代有人对人参五灵脂合用的毒副作用研究、免疫试验研究及其他一些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人参与五灵脂合用非但没有毒副作用, 反而疗效更显著。

3.“丁香莫与郁金见”

刘老常用丁香配郁金治疗气滞胃寒诸痛证, 验之临床多年, 未见毒副反应。刘老指出: 丁香辛温, 走窜之力速, 郁金辛苦寒, 《本草旨要》言其“行气解郁, 凉血破瘀”, 二药配合, 功能温中行气止痛。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气血贵乎流通, 气机郁滞, 日久及血, 血流不畅则为瘀血, 丁香辛温, 郁金辛苦寒, 均入脾胃及肝经, “血得温则行, 血寒则凝”, 以丁香的辛温走窜佐郁金的辛苦寒则可使气血生化运行流通, “通则不痛”, 故可治痛证, 丁香与郁金无大毒, 合用亦无特殊拮抗作用出现。若属胃热胃痛, 则用重楼配郁金。

刘老敢于逆“十八反”“十九畏” 用药,除对药性的纯熟外,“辨证用药”“有斯症,用斯药”是关键。从中可深切体会到刘老在用药方面确实做到了“师古不泥古, 创新不离宗” 的学术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