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族禁忌

 hnr360 2021-03-21

 藏族禁忌
  1、不要在神山上大声喧哗;
  2、不能在深山圣湖边便溺;
  3、不能跨、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不能当着已故人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6、妇女晚上不能梳头、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7、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8、不能踩、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衣物置于别人衣服之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9、家人出门,不能同时出去,必须前后出门,而前后出门时间也要间隔开;
  10、与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打招呼、聊天,不能将手搭在对方的肩上;
  11、客人到访,落坐时不能将脚底对着客人;
  12、黄昏时不能随便串门,即将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的家里,陌生人更不能去;
  13、使用扫把、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4、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这几种情况下是不能扫地或倒垃圾的:
  15、当年活当年完成,如捻毛线、织毛衣等不能拖至明年干。
  藏族节日
  藏历年
  名称:藏历年藏语称“洛萨”,即“新年”之意。
  时间:藏历正月初一开始,持续一个星期。
  简介: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为重要的节日。每年藏历十二月初,藏民便开始过年的准备工作。
  十二月初,培育青稞苗,摆于佛龛茶几之上,预祝新年粮食丰收;
  十二月中旬,用酥油和面粉炸果子;将近年关时,准备一个装满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插着青稞穗、两个彩色花板的五谷斗,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寄予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除夕前两日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
  二十九晚饭前,于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的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晚饭全家团坐吃吐巴(类似于饺子)。
  大年初一,清早起床,精心梳洗打扮后,点供灯祭祀神灵,然后按长幼次序排位坐定,有长者端来五谷斗,每人抓几粒抛向空中(表示敬神),尔后每人再抓一点送入口中。长者依次祝家人“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应回祝“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圆满)”。仪式完毕后,家人吃麦片、吐巴、人参果,相互敬酒祝贺。
  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贺,共庆新年。
  藏历正月十五,西藏一般会进行宗教法会活动。

  雪顿节
  名称:雪顿节,原意为“酸奶宴”,也称“藏戏节”。
  时间:藏历七月一日开始,持续5-7天。
  简介:雪顿节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17世纪以前,为一种纯宗教活动。喇嘛在被禁后几十天后的开禁日下山受世俗百姓施舍,除享受酸奶外,还可尽情娱乐以示庆祝,“雪顿节”由此而来 。
  17世纪中叶,雪顿节增加了藏戏演出作为活动内容,不过宗教、文娱活动范围依然局限于寺庙内外,拉萨主要以哲蚌寺为中心。
  18世纪初,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夏宫,雪顿节的活动也移至罗布林卡举行,周围民众也被允许入园观戏,一套固定的节日模式也逐渐形成。
  雪顿节当天,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等来到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
  下午时,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一般由主人向来宾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劝酒歌。客人三口饮完主人所敬之酒。黄昏之时,欢乐的气氛逐渐消退,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罗布林卡。
  今天的藏雪顿节出传统宗教活动、藏戏演出外,罗布林卡周围摆设商业摊点,举办的商贸物资会等活动,也使得雪顿节的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藏族习俗
  婚嫁
  藏族各地婚俗大同小异,首先由双方互有情意的男女青年,由喇嘛活佛测试未来,“吉”则由男方或女方请亲戚或媒人持哈达及礼品到对方家求婚,对方如同意亲事,就会收下哈达与礼品,并奉上哈达回赠来人还礼,接下来的便是双方协商订婚仪式的日期,订婚仪式主要包括男方向女方赠送礼品礼金、制定婚约、设宴庆贺,活佛打卦求签、选定结婚吉日等活动。
  藏族的婚礼持续较长,结婚当天,男方或迎娶或入赘;新人进家门后,被安排在特设的垫子上落座,开始接受婚礼来宾哈达和美酒;晚间,新人入洞房,此时亲人们须再次向新人敬酒,祝歌;婚后半年内,新婚夫妇须回娘家住上几日,整个婚礼至此才宣告结束。

  丧葬
  藏族丧葬一般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五种,各丧葬形式取决于喇嘛的占卜,等级界限较为严格。因而从藏民的丧葬形式也可以看成逝者生前的地位。
  塔葬是最为高贵的葬仪,贤能大德者、声望较高的活佛圆寂之后,一般用水银、樟脑水、藏红  花水等冲洗死者肠胃、擦拭逝者身体,之后用丝绸裹身,穿袈裟后保留遗体于灵塔之内,而丧葬的灵塔也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严格区分,主要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如达赖、班禅圆寂后便用金灵塔,而其他活佛圆寂则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入葬。
  火葬,也使一种较为高贵的葬仪。逝者被置于柴草之上,浇酥油火化后将骨灰盛入木匣或瓦罐之中,或埋于家中楼下,或葬于山顶、净地,或至高山水分扬灰,或撒于江河;而德高望重的活佛、喇嘛的骨灰,一般会被盛放在金质或银质的小塔之内。
  天葬,也称为“鸟葬”,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仪,一般农牧民和普通人死后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在藏地的每一个地区都有天葬场,有专门的天葬师进行天葬仪式。人死之后,尸体须卷曲起来,将头至膝部合成坐的姿势,之后用白色藏被包裹置于家门后右侧土台之上,一般需请喇嘛诵经超度。待吉日由背尸人在天亮之前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当太阳升起时仪式便开始了,首先由天葬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后由天葬师处理尸体,由群鹫啄食,食尽则为吉祥,未被食净,则需将剩余尸骨焚化,同时还须念经超度。
  水葬主要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雇不起喇嘛的人家,而孤寡或幼童逝去一般也采用此种丧葬方式。水葬一般在河边进行,先肢解后投入河中。
  土葬是藏族的所有丧葬方式中是最次的一种葬仪。采用土葬的人,一般不是患有传染病(如天花、麻风等),就是生前是强盗、杀人犯等。藏族人认为土葬可以根绝传染者;也可以将恶人打入地狱,惩其罪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