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与黄梅戏的不解之缘

 江卫视界 2021-03-22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南通与黄梅戏的不解之缘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

黄梅戏传入南通是民国年间的事。据老人回忆,当年有来自安徽的髦儿班(少女演出队)或花鼓班,他们在演出花鼓戏的时候,也唱黄梅调,都是对子戏或是小生、小旦、小丑串演的三小戏,如《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之类。这些剧目通俗清新,很快就在南通地区流行开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4年,南通县北部的五总海坝乡、南部油榨乡的农民业余剧队都演出过《打猪草》《夫妻观灯》。

南通与黄梅戏的不解之缘

1955年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播出后立即名扬海内外。戏剧故事源于二十四孝中的“董永卖身葬父”自魏晋时代传承至今,人们早就熟悉。这是一出充满浪漫神主义话色彩的爱情悲剧。其实,在拍成电影之前,关于董永和七仙女爱情故事的舞台剧早已轰动全国。当时,“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唱遍了江海大地,直到当下,这首对唱歌曲还经常能在KTV里听到。

黄梅戏第二次在南通地区广为传播是在20世纪80年时,全省推行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中心必须有支演出队伍,不少安徽黄梅戏老艺人加入了南通乡村文化中心的建设。南通县与如东县、如皋县三县交界处的五窑黄梅戏剧团特别活跃。剧团成立于1981年年末,1986年安徽安庆黄梅戏二团的艺人徐波涛等加盟,安徽省怀宁县一批青年也闻讯而来,全团人数达四十余人。剧团排练了《天仙配》《七仙女送子》,其中《七仙女三下槐荫》是名副其实的《天仙配》连台本戏。还排练了《三婿案》《状元与乞丐》《罗帕记》《女驸马》《莫愁女》《借妻》《包公嫁女》等十多台大戏。

1984年12月,江苏省文化厅于南京举办全省农村文化中心文艺宣传队小戏创作表演竞赛,如东县环北乡黄梅戏《抬轿记》、海安县瓦甸乡《请出轿》代表南通参演。也就在1984年,南通县撤销了县文工团,另起炉灶搞黄梅戏,从全县招收了三十名男女学员,由钱荣泉、杨洁带队,赴安徽省戏剧学校学戏,学制两年。教学采用以戏带功的方法,排演了《打猪草》《春香闹学》《路遇》《喜荣归》《拾玉镯》《对百草》《柜中缘》《状元府》《打豆腐》《洞房》《打焦赞》《花园扎枪》等传统折子小戏,以及《三请樊梨花》《女驸马》《桐花泪》等大型黄梅戏。

1986年仲秋时分,全体学员毕业返乡,以一出经典的传统老戏《女驸马》带给观众新的惊喜。接着,剧团马不停蹄、紧锣密鼓地排演了一批大戏,其中有新编历史剧《喜脉案》《鬼断家私》和现代戏《赌祸》《乡村税官》《争楼记》等多台大戏,以南通县文工团“黄梅戏小百花”名号做商业巡演。

南通与黄梅戏的不解之缘

21世纪,黄梅戏依旧是人们娱乐生活的一道土菜。据统计,2008年,民营剧团有通州四安黄梅戏剧团、通州天马黄梅戏剧团、如东掘港黄梅艺术团、如皋兵兰黄梅戏剧团、如皋搬经镇冷庄黄梅戏剧团、高明镇小红黄梅戏剧团、如皋花园黄梅戏剧团、江安朝阳黄梅戏剧团、下原新世纪黄梅戏剧团、海安胡集黄梅戏剧团……

2013年,曾在南通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南通人女婿贺拯和妻子回到了安庆,开发了黄梅戏APP,将时代最新的传播手段与传统戏曲结合在一起,实现文化创新,助推黄梅戏的推广和传播,APP的下载量达到61万。

2015年,南通广电“沿江行”曾专题报道了黄梅之乡宜城安庆。

2018年,南通市通州区文广新局选送的黄梅戏小戏《桑树村头》,在深圳罗湖举办的“中华颂”全国戏剧展演周上被评为最佳剧目(金奖),编、导、演均获奖,载誉而归。

南通与黄梅戏的不解之缘

至今,黄梅戏在南通仍拥有众多的观众,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剧种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