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黄陂哪个街道消费能力最强,哪里人最舍得花钱呢。

 前川公子 2021-03-22

近日,黄陂区公布了1-10月的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大部分是全区的整体数据,具体到各街道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各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这里,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哪些街道商业最发达,哪些街道人最舍得花钱。
请注意,是大致上,因为只公布了总数据,能分析的内容有限,自然结果就只能供参考了。
看结果之前,需要先了解几个名词概念。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但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划重点,是非生产和非经营用,此数据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2、商品销售额:

对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包括对国(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 包括售给本单位消费用的)的商品金额。
商品销售额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黄陂木兰山

黄陂哪些街道是商贸大区呢。

如下图,黄陂的商贸大区分布在中南部和几个旅游街道。
盘龙城毫无悬念第一,天河超过汉口北显然是机场的功劳,滠口也强过前川,六指能超过横店确实不知道原因(有知道的朋友说说)。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搞旅游还是有许多好处的,几个旅游大镇其商品销售收入都过亿,那些没有旅游的街道,即使是祁家湾,黄陂昔日的工业重镇,商品销售额也很低,基本属于自产自销。

黄陂哪些街道是消费大镇呢?

社会消费品零售排名和商品消费额排名有很大变化。
盘龙城社消全区第一,占了黄陂的一半,汉口北也不差,排名第二,毕竟汽车,网上销售也都是计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里面的。
前川居黄陂第三。
▲黄陂祁家湾的蔬菜基地
这是黄陂的三大巨头,接下来的南部几个街道就差距比较大了。
滠口、武湖和天河,显然是人口规模不足而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不高。
横店则令人大跌眼镜,社消额居然只有800多万,居黄陂倒数第三,连西北部的很多街道都不如,原因在于横店人不多,商业设施欠缺,就横店老街有点餐饮和住宿。也许等天阳路片区居民大幅入住以后会有所改变吧。
几个旅游大镇位居中游,没工业,我们有旅游业,游客花在吃住上的也不少,老百姓也混的不错。
农业镇,即使有相对不错的工业,比如祁家湾和罗汉,虽然居民收入也都不低,但还未形成外出消费的文化,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就高不起来,排名当然最后了。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黄陂表现非常明显。

黄陂哪些街道最开放,哪些街道最封闭呢?

如果一个街道,所卖的东西都是自己内部居民买去日常消费,那么这个街道就很封闭,尚处于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阶段。
如果一个街道,商品除了供居民消费外,还用于生产和经营,那么这个街道就很开放,说明其进入了现代工商业社会。
很好理解吧,举个例子说明吧,假如武湖街道卖了100块钱的东西,30块居民日常消费,70块别人买去再生产或再销售,而罗汉卖了100块钱,全部被居民用作日常消费,你认为哪个地方更开放,哪个地方更封闭呢?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商品销售额的比例(我不知道经济学上是否有这个指标,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如有专家,欢迎指正),我给它取了个“社会开放率”的名字。
结果如下表。
从排名来看,黄陂的几个工业街道(横店,滠口,三里,武湖)和几个旅游街道(长岭、木兰、王家河)排名居前。
横店,滠口、三里和武湖,显然是黄陂的外向型经济重镇。
六指确实搞不明白,这个街道有什么商品10月份卖的特别好呢(10月份比9月份商品销售额增长了10多倍)。
几个旅游街道,敞开胸怀欢迎外地游客,朋友,来黄陂吃了住了,走的时候记得买些纪念品哦。
几个农业大镇还是排名靠后。
▲黄陂武湖街道

综述:

1、盘龙城当之无愧的黄陂商贸最强开发区,其居民消费能力也是第一;
2、南部其他几个街道商贸能力也很强,但需要增加人口,否则消费能力上不去;
3、黄陂首善之区-前川居民消费能力不弱,但商贸能力需要加强;
4、几个搞旅游的街道,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绿色经济,前途无量;
5、西北部几个农业为主的街道,需要想办法把人吸引进去,商品卖出来;

点击此处可以留言


扫描二维码

有更多有趣的

快来关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