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戳破关于睡眠的10个谎言

 超思医疗 2021-03-22

谎言1:只要坚持,就能早睡早起。

睡眠类型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基因、年龄、环境、日照等。研究人员表示,大部分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生物钟,但程度有限。而对某些人来说,成为早起者或夜猫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谎言2:长期睡眠不足,只会造成疲惫而已。

睡眠比饮食和运动更为重要。睡眠不足则会导致各种问题,包括:记忆问题、癌症风险、抑郁、焦虑、心血管疾病、阿兹海默症风险等。

谎言3:周末可以补觉。

最好的恢复方式是保持固定的作息规律。周末补觉容易使工作日更难入睡,就像倒时差一样。如果睡眠不足,周末就多睡会无可厚非,但并不是解决之道,也无法完全弥补睡眠不足的害处。

谎言4:安眠药有助睡眠。

药物作用终归不是自然睡眠。从脑电波来看,那些靠药物入睡的人并不是真正在睡觉。他们既非醒着,也非睡着。这类安眠药有不同的副作用,例如导致精神不佳、记忆损失。服药者也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

谎言5:早起锻炼胜过多睡会儿觉。

锻炼对健康非常重要,也有助睡眠,但锻炼不能以损失睡眠时间为代价。锻炼过后,你需要充足睡眠才能修复身体,只有充分休息,才能恢复得更强健。

谎言6:所谓失眠,只是睡不着觉。

入睡困难并非唯一一种失眠类型。失眠症还包括:早早醒来无法再度入睡、睡觉时不断醒来、睡醒后依然疲倦。一般的失眠被称为急性失眠,可以通过调整在3个月内恢复,如果长期出现失眠状况需要及时就医。

谎言7:半夜醒了,应该待在床上。

如果半夜醒来能轻松再度入睡,那最好不过。但如果你感到焦虑或始终无法入睡,那就别太勉强自己。如果超过20分钟睡不着觉,那就起来做点事情,但要避免做那些会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事情,如玩手机、玩游戏,可以试试读书、收听广播。

谎言8:睡前饮酒无害。

研究表明,睡前饮酒确实能使人更快入睡,但也会降低睡眠深度。专家建议,若想拥有优质睡眠,睡前几小时最好别饮酒。

谣言9:有些人不做梦。

所有人每晚都会做梦,可能只是没有记住。做梦时,大脑会处理白天的情绪和体验,这对情绪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此外,做梦和解决问题、创造力也存在联系,也可以说,睡觉爱做梦的孩子聪明。毫无疑问,做梦和睡眠一样至关重要。

谣言10:打鼾只是有点烦人,没什么大不了的。

轻微打鼾通常不会影响人体正常睡眠呼吸。如果长期打鼾而且比较严重,那可能是患有“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容易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等,需要及时就医。

OSAS典型症状

①睡眠打鼾,伴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觉醒及低通气状态

②晨起口干、头痛

③白天困倦、嗜睡、夜尿增多等

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怒、焦虑或抑郁等精神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