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古刹系列 之 中兴寺

 摄影说事 2021-03-22


南阳古刹系列

 之 

中兴寺

 马秀华  摄影/文

大凡上千年的古寺,可能因历史久远,历代高僧在此修行,历经千万人朝拜,似乎都集聚着巨大的信息能量!

你只要走进这样的道场,随便找个地儿,盘腿、打坐、闭眼,立马就会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能量,在往你的血液内贯通。

不信?可以试试。


前些时,我冒着酷暑,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采访名单,走进河南南阳镇平县中兴寺。

中兴寺在镇平县杨营镇大贾庄西南500米,旧时曾叫登禅寺。

关于该寺的始建年代是有争议的。有权威人说“镇平中兴寺始建于西魏大统二年,即537年”。根据可能是寺院的一通碑刻。本人经过深入查对,该寺始建于386年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初年,是南阳目前保存最早的寺院。咱南阳的几个“国保”级寺院如

菩提寺比他 晚265年,

香严寺比他晚 375年,

比较早的方城摩崖石刻还要早34年。


(造像局部放大图)

在中兴寺,我见到了那通“寺院始建年代”难得的证据——“西魏造像碑”。

这通碑雕刻于文帝大统四年(538),碑高1.82米,宽0.82米,圭首刻佛龛造像,佛龛内深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四飞天。下边是碑文。旁边竖起一块牌子,上书“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颁发”。

“西魏造像碑”记录得很明确,该碑的镌刻时间是“大统三年岁次戊午四月”,戊午年应该是公元538年,不应该把碑刻时间作为寺院的始建时间。根据碑刻的内容,更可以充分说明建寺在前,这通“西魏造像碑刻”在后。

(十分珍贵、难得一见的西魏造像碑拓片)

(明代遗存的大雄宝殿梁柱结合部)


(大雄宝殿的枣木门槛早被踩踏得斑驳陆离)

(大雄宝殿后墙至今残存的古代壁画,年代待考)

史料记载,“南朝时宋、齐、陈诸帝都敕封中兴寺衣、钵、琴壮等物。(钵与琴壮解放时己无此物)。孝建元年,士卒与群臣在中兴寺守八关斋戒。”这里的“孝建元年”即南朝宋孝武帝的年号,孝建元年即公元454年,早于“西魏造像碑”83年。而且,“孝建元年,士卒与群臣在中兴寺守八关斋戒”,说明该寺始建绝不是537年,也不是454年。要比454年还要早。

(中兴寺住持圣地法师每天都要到碑前参拜)

( 1998年的中兴寺。文革中保存下来的三间大雄宝殿。)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编南阳地区志第三十九卷记载:“该寺始建於北魏元年(公元386年),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该寺的亭台、楼阁、古坊、古碑、佛塔、塔林、古井、马五砖、汉画石、明代壁画等建筑都是文物珍品;寺院建筑布局严谨、古雅、气势磅礴宏大、幽深壮观,鼎盛时期建筑面积近千亩、僧众2千余人,所以相传有千亩登禅之说,有史料见证,是中原佛教文物珍品、堪称南阳'释源祖庭’”。

(现在的中兴寺远景)

2006年,圣地法师任镇平中兴寺住持。

她生于1953年,1996年安阳市佛光山大弥陀寺剃度出家,1998年7月受具足戒。

圣地法师接任中兴寺住持以来,精进修行,严守戒律,依靠当地政府和地方信众、居士,在自身持戒修行的同时,致力于恢复和扩建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道场。

(《禅之语》佛教文化摄影展在该寺举行)

(寺院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办孝亲系列活动)

(寺院门前热闹非凡)

(圣地法师在大雄宝殿前打坐)

(法师和居士们在大雄宝殿前的莲花池旁合影)

(新建的山门)


(师父和居士们在天王殿门前打坐)


(圣地法师经常与弟子交流传法)

(香客络绎不绝)

(形影相随)


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弘扬南阳佛教文化

感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