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哥学习笔记(2021.3.22)

 荐书阁 2021-03-22

不要去接近心中有多年执念伤疤累累的人,不要把自己想象成拯救他的圣人。你的温暖和爱,只能换来他一句谢谢你和对不起。同理,也不要在自己伤疤未好前用别人疗伤。


《被讨厌的勇气》里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虐待之类的事情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


正和思维,首先就要去除获益的“羞耻感”。只要对双方都有好处,那么你从中受益,就不必有任何羞耻感。不要非得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才是正确的,高尚的。让别人高兴,也让自己快乐,这同样高尚,而且更为智慧。


记住,分内之事、举手之劳并不值得夸耀,那是赋予你的责任,就像手脏时要洗一样理所当然。唯一弥足珍贵的是对责任的爱,当爱与责任合而为一,你就将是高尚的。你将享受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

——毛姆


什么是年轻?在我看来,凡是停止学习,停止成长的人不管年龄多大都是衰老的,反之,凡是一直在持续学习,持续进步的人,不管年纪多老都是年轻的。彼得·德鲁克80多岁了还在跨学科学习,90多岁了还在著书立说,这是生命力顽强的表现。有的人25岁就不再学习了,这样的人身体再好,那他也是衰老的。年轻到底是什么?年轻说的是生命力,所以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热烈的,一定是年轻的,而生命力衰弱的,冷淡的,一定是衰老的。衰老的生命力一定是害怕变化的,一定是追求极度稳定和确定的,因为一旦变化,他可能丧失生命。年轻的生命力,一定是拥抱变化的,是对变化持高度开放态度的,因为这意味着更多好的问题。所以所谓年轻心态,并不是一种自我安慰,它的确是生命力强劲的表现。因为只有你在持续进步和学习,才说明你在参与这个世界的游戏,你身体尙年轻,但停止学习了,那说明这个世界的游戏跟你无关了。


会因为看到对方闪闪发光的样子而相爱,但只有看到彼此最糟糕的一面才能决定可不可以一起走下去。爱的期限有长有短, crush和永恒之爱中间的那道墙叫做:「我们完全了解对方的缺点,但仍决定相爱。」


有些人经常做计划,但习惯性半途而废,总也坚持不下来。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在心里做两个思考,而且得重复思考。一是如果这件事做成,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有多大意义。二是如果不做这件事,自己会失去什么,自己的生活会悲惨多恐怖。人做事情是需要感受驱动的,强化这两种感受——诱惑和恐惧,可以成为做事情的驱动力。


之前我看到不努力的员工,心里会很着急,苦口婆心的给他们讲道理讲故事,甚至把有潜力的客户交给他们去跟,就是想用高提成刺激出动力。但后来我才慢慢认识到,这个方法错了。好员工是不需要刺激的,只要薪酬体制设置完成,收入上不封顶,有赚钱的欲望动力自然就来了。有的员工天性就是混日子的,他们根本不喜欢跑业务,也不擅长搞人际关系,或者也没有多大兴趣。佛系上班挣够底薪就够了,至于客户吗能抓一个是一个,只要本职工作完成,也无所谓,对他们不能要求太高。想开点,不然老板会活的很累,小公司不可能没有平庸的员工。


不要仇富,因为这样你会和财富无缘,你会影响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会影响你的孙子。如此恶性循环。不要厌娃,因为这样你会和后代无缘,因为你是长辈,孩子大概率会与你为榜样,一旦榜样做不好,那以后的事情,就很可能都不好了。


不在轻易地表达自己的厌恶,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皎洁和灰暗,看破不说破,将时间留给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