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师治疗子宫腺肌症导致不孕验案 -- 马氏妇科

 用户08204546 2021-03-23

高楚楚

初诊:2016年2月22日。谢某某,32岁。因“未避孕未孕4年,要求助孕”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经期5天,周期30天,末次月经2016年2月4日来潮,5天净,量中等,夹血块,经前乳胀,经来腹痛甚剧,持续2天后缓解,伴头晕、出汗、恶心、腰酸,不能坚持工作,须服用止痛药,寐纳可,二便调。生育史:1-0-2-1,8年前顺产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辅检:(2016.1.25)本院 B超:子宫腺肌症(大小约28mm×66mm×67mm)。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轻压痛,右侧附件轻压痛,左侧无压痛。

中医诊断:不孕症(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继发性不孕 子宫腺肌症 慢性盆腔炎

治法:活血行气,散结消癥。

方药:消症汤(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三棱10g、莪术10g、没药4g、乳香4g、橘核10g、皂角刺15g、海藻30g、牡蛎30g、石见穿15g、荔枝核10g)7剂。

二诊:2016年3月1日。经期将近,方药:腺肌汤(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20g、三棱10g、莪术10g、乳香4g、没药4g、皂角刺10g、海藻15g、三七5g、肉桂粉(吞服)4g、地鳖虫10g、水蛭9g、续断15g、金荞麦20g)7剂。

散结镇痛胶囊2盒。

三诊:2016年3月7日。末次月经2016年3月4日来潮,经期第2天腹痛,持续半天后好转,经量、血块较前减少,色黯。(2016.3.7)E2126pmol/L,LH2.4U/L,FSH6.5U/L,T0.76nmol/L。

方药:消症汤7剂。

四诊:2016年3月22日。发热1天,咽痛,咳嗽,体温37.6℃。

银翘散加减7剂。

五诊:2016年3月29日。发热已退,经期将近。固冲汤7剂。

六诊:2016年4月13日。停经39天,尿妊娠试验阳性,小腹偶觉隐痛,腰酸,恶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方药:安胎汤加减3剂。

保胎灵1盒。

七诊:2016年4月16日。E22384pmol/L,P103.9nmol/L,HCG34763mU/L。

安胎汤加减3剂。

保胎灵片1盒。

八诊:2016年4月22日。B超:宫内早孕(约7周),子宫腺肌症。

按语: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浸润肌层后,基底层的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内弥漫性生长所致。子宫腺肌症病灶内,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而改变,呈出血-脱落-侵袭生长,使肌细胞增生、肌层增厚,子宫体积随之增大,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的良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子宫增大。而子宫腺肌症与不孕的联系,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内膜肌层的变化,影响了精子的运动和受精卵的着床;另一方面可能是异常的免疫环境,不仅影响受精和着床,还容易导致流产。子宫腺肌症的发病人群是30-50岁妇女,而如今二胎时代的到来,不孕症合并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增多,也为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病例的患者有迫切的生育要求,但由于合并子宫腺肌症,四年仍未能受孕,且患有慢性盆腔炎,体内激素水平失调,加上反复局部炎症刺激,导致异位内膜的浸润增生,子宫肌层循环受阻,气滞血瘀,湿热互结,“不通则痛”。故而首先要助孕,其次才是调经。经前期,马老师用消症汤活血消癥,清热散结。经期,用腺肌汤行气活血,散结止痛。经后期,用固冲汤滋阴补阳,固肾助孕。治疗后患者痛经症状好转,当月即成功妊娠,门诊中药保胎至今。

对于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症的治疗,现代医学尝试激素药物治疗,保守型手术及子宫动脉栓塞,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有弊端:保守型手术及动脉栓塞后需半年恢复才能受孕,且内膜浸润性增生难以剥离,给手术带来难度,容易损伤内膜,造成宫腔粘连,动脉栓塞后面临卵巢损伤带来的功能下降问题;GnRHa激素治疗可能出现更年期症状,造成潮热、骨质疏松等。而中药活血消癥,不仅不会有非常大的毒副作用,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宫内局部血供,促进肌层内膜自我修复,使病灶变软,慢慢吸收。边服药,边受孕,即节省了时间、金钱,也保全了健康,抓住了受孕的时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