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肘关节关节脱位治疗经验(附:踝关节扭伤疗法)

 张玉龙医论 2021-03-23

国庆假期,门诊如常,坐诊时间:逢周一休息,周二至周日(9:00—18:00)坐诊。国庆(10月1日)当日周一,所以国庆当日休息,请各位避开休息时间复诊。急诊的朋友可以微信(15817464258)留言咨询

        最近一个患者在我下班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说她家的娃儿不小心手肘关节脱位了,希望我能给她复一下位,我当时正在和亲友聚餐,未能得便,就让她去综合医院急诊找医师复位一下,因为小儿复位很简单的,所以就简单地交待了一下“一般综合医院骨伤科急诊就能快速复位”。打小时候就很多次看过复位手法,行医以来也屡屡给患者复位过,传统的中医复位手法可算是中医药的一个特色技术,常常可以立竿见影,立即止痛。患者经朋友建议选择了深圳比较闻名的XX骨伤医院,急诊医师只是简单的看了一眼就说是骨折需要住院手术!患者家人一听骨折就有些紧张,只好入院,但是住院手术都需要排床位轮候手术。患儿疼痛难忍以泪洗面,入夜哀嚎难眠,在患儿母亲的再三要求复位下,主治医师竟然问“您是想使用传统中医手法复位还是选择微创手术?一般建议微创无痛手术。”微创手术一则价格昂贵(八千余元),二则需要轮候手术排队,三则属于有创治疗,四则需要麻醉(无痛?术后之痛又从何说呢?),五患儿目前有感冒症状要先治疗感冒(拜托,患者是奔着脱位复位而来,现在不治疗骨伤却变成治疗感冒了,要忍痛雾化几天!)。患儿在那里疼痛难忍哪能等待许久?况且X线片显示并无明显骨折征象,患者母亲表示选择传统中医正骨复位(其实这又有什么可以犹豫的?一家打着中医骨伤的医院不首选中医传统疗法反而建议西医手术治疗?那还不如直接去西医综合医院了!)。医师在患儿母亲的再三哀求下,第三日医师在床边花费了十分钟不到的时间进行牵拉、推捺、曲肘,毕竟是小儿筋肉并无阻力,所以很容易就复位了,患儿立即痛止可以活动。患儿母亲事后跟我提及此事,对医院做法埋怨满腹,后悔没有在我这里及早复位,让孩子受了那么久的痛苦,还花费了三四千元的费用(复位,一般也就一次治疗,三百元应该不到吧)!

        由此我想把家传和临床上常使用的复位、扭伤治疗经验分享给各位,以备不时之需,各位同仁可以切磋、斧正一下(能惠民的医疗才是最好的医疗,才能留下好口碑)。脱臼治疗要尽可能的及早复位,以免形成关节局部瘀肿复位前一般不需要麻醉

        肘关节脱臼,一般分为向前、向后和侧方(比较少见,一般伴随向前或向后移位)移位三种。常见的是向后脱位,一般由传达暴力导致或不小心跌到,常人应急反应就会使用双手撑地面以保护头面,暴力自手掌上达尺骨鹰嘴撞击鹰嘴窝,产生杠杆作用,肱骨下端突破关节囊滑向前方,尺骨鹰嘴则滑向后方而成脱臼肘关节前脱位常由直接暴力造成尺骨鹰嘴骨折引起。如有侧方移位,首先矫正侧方移位,然后再矫正前后脱位。

        肘关节后脱位可见鹰嘴后突,上方凹陷,肘部呈鞋样畸形,在肘后可触及尺骨鹰嘴上窝,肘窝饱满,肘后三角改变,前臂短缩,肘内、外翻畸形。肘关节后脱位复位手法:分为单人复位和二人复位。单人复位:①术者站病人前面提起病人患肢,环抱术者腰部,使肘关节置于半屈曲位置。一手握住患者腕部,沿前臂纵轴作持续牵引,另一拇指压住尺骨鹰嘴突,亦沿前臂纵轴方向作持续推挤动作直至复位。②患者反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术者一手紧握患肘,膝盖或足顶住椅子,一手牵拉患肢腕部,顺势牵拉抜伸,稍微左右旋转,而后徐徐曲肘,即可复位。③患者卧位,患肢上臂靠床边,术者一手按其上段,另一手握住患肢前臂顺势拔伸,轻度左右旋转,有入臼声或感觉到有入臼感后,屈曲肘关节,即复位。④患者端坐于椅上,术者立于伤侧前方,一手握其前臂,一手握其腕部,同时以一足踏于椅面上,以膝顶在患肢肘窝上,沿前臂纵o轴方向用力拔伸,轻度左右旋转,有入臼感后,逐渐屈肘双人复位膝顶披伸法:患者坐位。助手双于抱患者身躯以固定。术者屈膝顶住患者肱骨远端,双手握住患腕徐徐拔伸并逐渐屈患肘,即可复位,复位后,将肘部极度屈曲。②头手法:患者仰卧,屈肩、屈肘90°,并置予头上方。术者站于患侧,双于紧握住肱骨远端向后,双拇指抵鹰嘴向前,在推嘴和牵上臂的同时,助手徐徐屈肘,即可复位。③缠腰摆动拔伸法:患者坐位。助手双手抱患者固定。术者将患肢置身后腰间,一手按压肩部,另一于握住患者腕部,术者顺势向前扭转身躯,逐渐屈肘,即可复位。④抜伸曲肘法:忠者坐位。助手握患肢上臂对抗牵引。术者一手握患腕顺势拔伸牵引,另一手拇指向后推按肱骨下端,余指勾握尺骨嘴向前,同时徐徐屈肘,若听到或感觉到入臼声(有些患者听不到入臼声,临床手法复位不可强求“咔嗒”的入臼声),说明已复位

        肘关节前脱位可见肘关节后伸,屈曲受限,肘窝部隆起,可见前臂掌侧变长,肘后触诊可触到尺骨鹰嘴骨折裂隙及骨折端 。前脱位较少见,复位手法简单。复位手法常用①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一助手固定患肢上臂,另一助手握住患肢腕部,顺势牵引前臂,术者用两手拇指由肘前顶住脱出的尺桡骨上端向下后推入,余手指由肘后抵住肱骨下端向上向前端提,有入臼声,说明已复位。②头手法患者仰卧,屈肩、肘各90°,并置头上方。助千操远端。术若一手向上粒前向上。另一手握住肱骨远端向前推,即可复位

       小儿肘关节脱臼复位就更简单了术者一手握住上臂,一手握住手腕,顺势牵拉,轻度旋转前臂,徐徐曲肘,即可因为小儿肌肉无力,故而不需要使用太大力气,就不需要助手帮助,单人操作即可)。

       小儿肘关节更常见的是桡骨头半脱位——牵拉肘,多发于3岁以下的幼儿,是临床中常见的时部损伤。幼儿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头颈直径几乎相等,环状切带及关节囊忪弛,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半脱位。整复手法:不需麻醉,家长怀抱患儿正坐,术者与患儿相对。以右侧为例,术者左手握住上臂,右手握其腕上部,徐缓屈肘,将前臂旋前,背伸腕指,使患肢手背触到肩部,再将前臂徐缓地旋向后,并屈腕,使手指触摸到肩部,在前臂旋前、旋后的过程中,常可看到或感到轻微的入白声。再反复屈伸,左右回旋肘部,以解除痉挛,理顺筋络

        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指肘关节脱位后超过2周~3周,局部血肿机化,筋腱、关节囊的粘连和挛缩,造成复位困难若无合并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等,单纯性脱位,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前首先可行尺骨鹰嘴骨牵引1周左右,配合推拿按摩及舒筋活血草药熏洗局部,使关节周围挛缩松解。然后在臂丛神经麻醉下,作肘关节屈伸旋转及左右摇晃活动,力量由轻而重,范围由小渐大,然后采用拔伸屈肘或膝顶拔伸法复位。若不成功,不能强求,以免造成损伤,可改用手术治疗。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病,特别是阴雨潮湿天气,穿高跟鞋走在城市大理石砌成的路上很容易就扭伤脚踝;有些朋友边玩手机边上下楼梯,一不小心,脚踩空了,足踝就扭到了;穿梭在马路上的共享单车,一不留神撞上了,一个趔趄,脚脖子崴了!小孩子蹦蹦跳跳的正在玩得起劲,一不小心一只脚踩到另一只脚上,扑通一下摔倒了,想站起来却发现脚踝用不上力——崴到脚了!.....如是种种,都会出现踝扭伤,一般分为外翻和内翻踝扭伤。原则上骨伤科的疾患都属于急性救治的疾病范畴,故而临床一旦遇到就需要紧急处理

       足扭伤应该及早给予踝关节抜伸牵拉、旋转复位,检查有无血管损伤出现的瘀血肿痛,及时止血消肿,如有血肿损伤当日可以适当的冰敷。如果没有血肿,可以尽早局部推拿按摩疏l理筋骨,适当的草药熏敷。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取阳陵泉、足三里、太溪、昆仑、绝骨、丘墟、太冲等穴施以点、按、揉、一指禅等手法以疏通经络之气,接着用轻柔的推按手法自踝远端向近端沿足、小腿至大腿推拿治疗2~3分钟,然后以灵巧的揉摩手法在小腿及局部施术治疗1~2分钟,再议轻柔的手法小幅度摇动踝关节,缓慢作踝关节跖曲、背伸、内翻、外翻。亦可选用指针疗法,施术者双手大拇指叠按患踝对侧阳池穴,使患者有强烈痛感,嘱咐患者用力跺足55次,至踝部疼痛消失即可。亦可边用指针点按患踝对侧(即健侧)养老穴,边让患者活动踝关节,至疼痛消失后停止。

        疼痛明显者,可以使用针灸治疗。针灸常用的治疗方案有①针刺外关穴。取患侧外关穴,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2寸毫针快速刺入,捻转或提插使得气,反复捻转提插2~4次,并嘱咐患者同时活动患侧踝部(由轻而重),疼痛即减轻,留针10~15分钟,并运针3~4次,尔后取针。病程短,红肿、疼痛明显者,用强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每隔五分钟运针一次;病程久远、自觉症状轻、红肿不明显、疼痛及功能障碍较轻者,每隔10~15分钟运针一次。一般效果立竿见影,快则一次可愈,慢则五次可愈。②选用申脉穴刺络放血。患者坐位(或卧位),取患侧申脉穴(络脉显露者点刺络脉)常规消毒,用放血针(三棱针、注射针或采血针或放血针)点刺出血0.5~2毫升,伴波动性血肿者可以配合火罐或注射器抽出瘀血。无红肿或轻微肿胀者每日刺络一次,有血肿者隔日一次(申脉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又为足踝局部腧穴,取申脉穴点刺放血,具有活血消肿、清热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故疗效明显)。③选择针刺阳池穴。患者坐位,取对侧阳池穴,用1寸毫针,直刺5~8分,强刺激不留针,进针后嘱咐患者旋转和摆动患侧足踝,针后即可收效;或者患者坐位,取患侧阳池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快速刺入皮下3~5分,得气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配合踝部推拿按摩和踝部牵拉旋转活动(“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疏通经络、祛瘀止痛,乃平衡针疗法精萃)。④针刺阳陵泉穴。患者坐位,取患侧阳陵泉穴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刺入1寸左右,得气后行强刺激手法,留针5分钟,行针2次,使针感向下传导直至足踝部,配合患侧踝部活动,即刻止痛。⑤取阿是穴艾灸或针刺或刺络放血。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触按患侧踝部疼痛最敏感部位,行隔鸡屎藤饼灸法或针刺或刺络放血。⑥奇穴鞋带足踝关节的前面,内外踝高点连线与胫骨肌外侧缘的交点下3分处,即解溪穴下3分取之。《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腧穴学概论》有载)、内踝前下足背踝关节部,内踝下稍斜向前方约一横指,在商丘穴微上方取之。《针灸集成》《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有载)、传尸灸解溪穴直上3寸取之,《外台秘要》有载)等皆有良效。⑦董氏奇穴小节穴小节穴是杨维杰运用董氏针灸理疗发现的一个穴位,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在肺经上>黑白肉际上,握拳<大拇指内收>取穴,也是手针的“踝点”“踝痛点”—对应点疗法亦是用此穴治疗足踝扭伤为治踝关节扭伤特效穴,常规消毒后,针尖向重仙方向进针一寸至一寸五分,左踝病取右手,右踝病取左手,进针得气后,配合动气疗法(嘱咐患者活动患侧脚踝),可以立即减轻疼痛,效果显著。董氏奇穴治疗踝扭伤选用委中穴、阳陵泉穴点刺放血,特效。针李白穴、云白穴、肩中穴、建中穴,特效。五金穴、五岭穴点刺出血,有卓效。⑧肖友山采用治扭伤疼痛取健侧对应点(穴位或阿是穴)行皮肤浅刺雀啄捣针术,配合活动损伤关节,一般都能立竿见影!⑨外踝养老阳池,内踝大陵。⑩丘墟透照海。使患足处于稍内翻位,于患足进针处常规消毒,毫针从丘墟刺人,针尖指海,缓慢提插进针,以患者有强烈的酸麻胀痛感为度。当在照海处可隐约摸到针尖,但尖仍处于皮下时,即停止进针。于针柄处置艾条施温针灸法,换灸2次,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10次左右即可。⑪针刺中渚、阳池穴。取患侧中渚穴与阳池穴,于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直达皮下,待患者产生酸胀感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辅以自行揉按、活动患部的动作。⑫针刺大陵、内庭、侠溪、阿是穴。取健侧大陵、内庭、侠溪及疼痛局部,以5cm长毫针快速刺入皮下,至1.6~33cm时停针,有酸麻胀重等针感时即行平补平泻法,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20~30分钟,行针期间嘱咐病人以踝关节旋转运动相配合。⑬第二掌骨桡侧末端,“足踝穴”。患者取坐位,将与病足同侧的手握空拳,放松肌肉,将虎口朝上,取足踝穴常规消毒后,垂直刺人2~2.6cm,并同时活动踝关节。⑭:神门、阳谷、阿是穴。仰掌取神门,屈腕取阳谷,均取患处对侧穴位。常规消毒,以1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针神门时,以神门透大陵,针尖指向大陵;针阳谷时,以阳谷透阳池,针尖向阳池方向斜刺。阿是穴采取平补平泻手法。提插捻针,得气后留针,并令患者作跳跃动作,以增强疗效。⑮针刺冲阳、足三里、八风穴、阿是穴。取患侧冲阳、足三里和八风穴,常规消毒后,快速针刺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阿是穴行平补平泻手法。


        足踝扭伤,一旦出现踝关节局部血肿可以考虑刺络放血或中药外敷,家父常用栀子30克、骨碎补30克、白芷30克、冰片6克、侧柏叶30克、薄荷10克、黄柏30克,研成细末,鸡子清调糊状外敷患处,效果非常明显(其他跌打损伤致瘀血肿痛亦可使用)。在大学期间,在图书馆读书的时候,曾看到过双柏散治疗跌打损伤效果不错,临床使用,效果确实,一并记录在此——双柏散双柏散是广东省已故名老中医黄耀燊的经验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1964年收载于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伤科学讲义》中,推广应用于全国。临床应用40多年疗效显著,是不可多得的经典验方。其临床适应症日趋扩大,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静脉炎、痛风、盆腔炎、褥疮、阑尾炎、胰腺炎、各种痛症等):每100克双柏散粉末含侧柏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每100克双柏散粉末用40克蜂蜜和适量4°c清水调成厚糊状后衬以保鲜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