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敬老孝老,尽早赶早!

 张玉龙医论 2021-03-23

      “人生数十载,弹指一瞬间,岁月催人老,时间不待人。”我们经常听到老人们如是说,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往身体力行的事情,再也不能赴行,精、气、神再也不似年壮时,身体不是这儿就是那儿会出现不适,面上写满沧桑,岁月镂刻下深深地皱纹,双鬓不知不觉间已然变成霜白,坚拔的身躯也因为经年的劳碌变得伛偻,甚至要拄一根竹杖;快步走一段路,再也不是脸不红气不粗,而是情急的找一个可以坐下的地儿喘息一会儿,敲一敲不争气的双腿儿,捶一捶直不起来的腰身;寂静的夜晚,不再一觉到天明,半夜里,总要起床去几次厕所;血压逐日上高,心血管也检查出硬化、有斑块形成,被告诫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于是乎,把余生留给保健养生,跟随养生大军到处听讲座、体验养生、吃保健品、吃养生餐想挽留一些时日,可是岁月依然无情,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留下的更多的是感叹!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有父母在的家,我们依然还有被宠爱的感觉,我们依然还有被当成孩子的机会,再苦再累,回到父母身边,父母总会安慰我们,鼓励我们,父母是我们穷途末路的时候永远的依赖,也是我们漂泊在外身心孤单时的牵绊,每当我们在外面感到委屈或孤单时,心中总会浮现父母的音容。“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有父母在的家里,可以吃到母亲做的最可口的食物,可以安稳的睡在自己的床上,可以逍遥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自己做错了,父母扬起的手打在我们身上也满含着爱抚,引导我们向善、从善、忠义!

       “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乎!”九九重阳佳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会在野外宗祠坟茔前焚烧纸钱、供奉三牲,向先人们叩首祈福,惋惜时间飞逝,未能在先人在时尽孝道,随着年岁的增长才懂得前辈们的艰辛。掐一朵菊花,恭敬地放在坟前恭恭敬敬的鞠上一躬,泪水潸然,然而天人相隔,再也无法倾诉,只有暗自神伤罢了!为了少一点遗憾,请多留出一点时间,关爱一下家中的老人,多抽出一点时间为老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礼让身边的老人,关爱老人让这份爱延续,待到我们自己年老时,才会有后一代关爱我们!

       陈奶奶,“皮肤病大腿上面痒的很厉害,现在痒到肚子上面了,还有手臂上面也痒,之前一直在医院去打针打一次两个月不痒!”“还有小腿上面静脉曲张严重”,“半月板疼痛,走路半月板不疼就是蹲下来疼痛”。其孙在网上凭图为其咨询治疗方。

       年老之人,气血渐衰,血脉不畅,瘀阻筋肉,血不得濡养皮肤故而皮肤瘙痒、静脉曲张,因距离较远,不能施针灸放血之术,只能给予中药活血通脉、祛风止痒,药用:土茯苓30克,萆薢30克,透骨草30克,水煎煮,冲服以下药物:水蛭10克,乌梢蛇10克,全蝎10克,僵蚕10克,地龙10克,血竭10克,三七10克,共为细末,每次冲服6克,早晚各一次

       服用四日后,反馈瘙痒缓解明显,只有局部瘙痒,告知:处方有效就继续服用,年久之疾患,非一朝一夕可以痊愈。

       对于老年性皮肤瘙痒治疗一般都比较棘手,因为老人多气血虚亏、血行不畅,药物摄入后透达全身稍慢,气血症状改善相对较慢,“风不去则痒不止,虚不济则痒缠绵,瘀不化则痒痼结”,所以,临床治疗多选择内外兼治之法,内服养血活血之品,外用温经祛风、除湿止痒之药,结合针刺放血以活血通脉、化瘀止痒。常用穴位:阿是穴(刺血)、风池、风市、风门、大椎(刺血)、曲池(刺血)、蠡沟、委中(刺血)、足三里、三阴交、膈俞、血海、百虫窝、制污穴(刺血)服药物选用虫类药物制散冲服,取其搜风剔邪之效,制成散剂,以免虫类药物受热药用效减,又可以节省药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且散剂起效迅捷,更能及时改善病情

       李某,女,古稀之龄,居于香港,2019年9月22日初诊,自述“9月17日早上到公司不久,突然全身怕冷发抖,唇焦口燥,四肢无力,无胃口,不思饮食,尿黄,身疲力竭。到家睡至傍晚,方起身看楼下的中医,诊断为:脾湿。处方:大柴胡汤6克,神曲0.6克,生姜1克,半夏泻心汤3克,冲服,日两次。19日复诊,仍诊断为:脾湿。药用:大柴胡汤6克,黄连1克,干姜0.6克,半夏厚朴汤3克,神曲0.6克,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因公司事多,所以坚持上班,精力尚可,但服药后几天,嘴唇、鼻孔全部冒泡、溃烂,一天比一天严重。”因为跟我比较熟悉,长期在我处调养,故而深谙其身体状况,当考虑初时当为风寒感冒证候,继之出现脾虚不运化,寒久化热,虚火上炎,出现口舌生疮之象,是以察其舌红苔少而光。处方:白茅根30克,芦苇根30克,山豆根6克,葛根30克,板蓝根30克,岗梅根15克,竹叶10克,牛蒡子15克(捣碎),马鞭草15克,玄参30克,生地黄15克,麦门冬10克,滑石30克,广藿香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当天到家服了一剂,明显见效,停下来。昨晚和今天,右边耳旁和太阳穴有点疼、拒按,下午又去药店煲药,收工了,带回家(太烫)服 。”服药二剂后,咨询“炎症几乎消退,但头部右边耳后间歇性针扎疼,药是否加减?”根据症状在原方基础上加羌活6克,服用一剂(共计服药三剂),诸症皆消。

       赵某,男,35岁,2019年5月1日初诊,因“反复头晕,测血压103/175mmHg”来诊,患者面色晦暗,面门出油,虚胖,腻精神疲倦,唇紫,舌胖大色紫,舌苔白腻。切脉可见左寸脉涩关尺脉缓弱,右寸关尺脉缓滑弱,此证乃心阳不振无力行血,脾虚湿盛,水湿泛滥,肾气虚亏无力排水,故而当综合调理,药用:

       一周复诊,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眩晕症状消失,血压90/140mmHg,继续用药一周。

       服药后,血压稳定,后续稍有不适,可以按方抓药,调理即可。

       陈某的父亲,65岁,7月29日初诊,长期高血压(85/150mmHg)而致头目眩晕,血糖7.2mmol/L,虽然在服用西药血压依然居高不下,在上医案处方基础上加减治疗,服药一周后测血压血压维持在79/140mmHg,两周后血压维持在70/142mmHg,停用西药,为稳固维持血压,让其使用草药调理月余,血压一直维持在70/140mmHg左右,目前一切安好。

       杨某某,女,25岁,2019年10月4日初诊,因“经来腹痛如绞半日”来诊,患者向有痛经病史,平素情志不佳,贪食水果冷饮,今日晨起月经来临,出现小腹剧痛蜷曲腰身,以手按压小腹,时时发出呻吟,局部冰凉,经色紫暗夹杂血块,乳房胀痛,外院B超检查有乳腺增生,舌紫暗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此乃肝郁气滞、寒凝血瘀之证,救急之法当予以针刺艾灸,选穴:曲骨(3寸毫针向会阴透刺)、关元(向中极透刺)、子宫、三阴交、开四关,针刺得气后,在腹部艾灸,半小时,至腹部微微汗出,皮肤泛红,疼痛即止。针刺后建议使用中药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药用:乌药15克,艾叶10克,香附30克,川芎15克,延胡索30克,酒白芍60克,金橘叶15克,鹿角霜30克(先煎),泽兰15克,黑附子15克,炮姜10克,桂枝12克,云茯苓30克(捣碎),炙甘草1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对于痛经病症,针灸止痛效果往往可以达到立竿见影,有很多患者长期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虽然有时候可以缓解疼痛,但是治标不治本不说,还极容易损伤胃肠道黏膜出现消化道溃疡,一旦出现消化道溃疡治疗就比较棘手,而且一旦脾胃损伤,运化失健,导致气血生化无源,进而百病丛生。临床上,但凡遇到痛经疾患,务必要谨慎辨证选穴用药,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黄某娇,女,54岁,南宁人,2019年10月3日初诊,因“周身痹痛十余年”来诊,患者周身痹痛十余年,在广西辗转多家医院,经中药、针刺、艾灸、刺络放血、推拿、西药等多种治疗,仍然周身僵硬、痹痛,尤其是四肢及头部疼痛剧烈,因其子在香港读大学(港地租房较难,其子在深圳租房),小长假期间抽空来探望孩子,在网上预约来我处就诊,触诊其颈腰及四肢部位肌肉强硬、发凉,观其面色晦暗灰黄,精神疲倦,四肢部位有拍打形成的瘀斑,大椎处赘肉成坨,触之强硬,右侧胁肋部有打球时撞击形成的巴掌大瘀斑,望其舌紫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其自述四肢夜间麻痹疼痛,经常头晕头痛,睡眠质量差,肠胃不好,时常有腹痛腹泻及腹胀现象,精力不济,常感觉疲倦乏力。切其脉诸脉见沉缓弱。此乃陈寒痼疾、气血瘀阻、经络不畅之象,治疗当综合调治,拟针刺通经活络、化瘀止痛,艾灸温经散寒、祛湿止痛,推拿松解筋骨、软坚活血,中药内调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散寒除湿。因疼痛遍及全身,故而选用腧穴亦贯穿头身,上起颈肩臂,中针腰臀,下针膝踝。针刺选穴配伍得当同样能够达到中药内调的效果,并且治标更迅捷,治本不逊色,家父常说:“凡药能治之疾患,用针皆可胜任,而针所能治之疾患,药未必能胜任。”古代医家有云“一针二灸三药”,可见,针刺所能救治的疾患范畴更多更有效。

       “临床上,选穴用药需根据病情辨证选择,当少则少,当多则多,将息用之。”有些医者习惯一针疗法或者少选腧穴进行治病,有些医者惯于多针丛刺,各有千秋,我个人则更多的选择体针疗法,根据病情选择腧穴,只要辨证准确选穴宜少不宜多,以免经气散乱;辨证用药则兼顾各脏腑出现的证候,尽量选用能兼顾治疗各脏之药,药味宜精少,用量宜恰切。开出的处方能够明白的显示处方所治之证,甚至可以看出所治之病。

       经针灸推拿中药综合治疗三日,诸症明显好转,感激万分,于2019年10月5日下午返回南宁,患者言说后期如有空闲,再请假来深圳治疗。

      与高人交流常常会受益匪浅,有相见恨晚之感叹;读高人之著作往往有“茅塞顿开,柳暗花明之感悟!作为不善言谈的年轻医者,我经常都在拜读高人们的高论,既要做好临床,又要努力的自学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多读书,多临证,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中医药的三昧,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医药文化,才能更好地科普中医药文化。现在的社会,信息超级大爆炸,信息的甄别还是要用心对待,在医学上,来不得半点疏忽,绝不可以心存剽袭,但凡高明的医术,都需要花费心力钻研,推敲明了,才可以临床实践,绝不可以拿患者的身体作实验,更不可以高估自己的能力,凡诊治疾病皆需量力而行!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