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影大仓库 | 这才是正宗的“故宫”范儿

 光影志 2021-03-23

2015年,是“盗墓”红火的一年。

大量的“盗墓”题材小说经过改编被搬上了银幕。大粽子,黑驴蹄子,倒斗……这些淡忘已久的名词又再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那么——

什么才是正宗的摸金范儿呢?

作为摸金校尉,他的发型应该是这样的:


眼神一定要深邃:


当然还要会点神汉口号:


不过,以上这些都不是胖达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因为现在的很多“盗墓”故事都是虚构的,逻辑剧情上和历史还原度上根本经不住历史的推敲。

央视估计也听到了群众们的心声。

不久前,刚刚上映了一部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


纪录片共分三集,作为世界上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每集50分钟左右。

豆瓣评分9.5 


力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9.3)和《茶,一片树叶的故事》(8.8)成为2016年央视开年纪录片的又一匹黑马。

—那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胖达觉得或许就是真实。

十年前,央视的纪录片《故宫》的最后一集永远的故宫介绍了从2004年开始的紫禁城全面修缮工程,其中提到了在修复倦勤斋的通景画时,为了能尽量和乾隆时期采用的高丽纸保持一致,修复者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寻找合适的裱纸。

个非常短暂的一个小片段,让逾千年历史的潜山桑皮纸重回公众视线,也让很多人第一次开始对于文物修复者有了初步的定义。但提到他们日常的生活,却鲜有人知。

故宫里年过五旬的青铜器修复师傅,坐在慈禧当年坐过的床上望着自己刚刚修复好的木柜发呆。


下一个镜头,他就骑了二十分钟的电动车跨越大半个故宫,跑到宫外点上了一天中唯一的一支烟,原因是故宫内严禁烟火。

已经是孩子妈妈的陈扬,每天的任务就是使用着中国古老的丝织手艺——缂丝,用中国最传统的纺织机器和现代制造的丝线,将无数幅丝织品进行完美复刻。

据她说,这门手艺在全中国能熟练使用的已经不超过50个人。

近几年视力开始急速下降的她,也不知道这份工作还能进行几年。

故宫中很多书画修复师在镜头前的样子是严肃寡言的,因为书画修复的过程太过繁琐,但是他们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希望游客能遵守规定不要乱拍照,防止闪光灯对书画造成二次的伤害。

因为——

“有太多的东西,坏了就修不好了。”

看上去挺心灵鸡汤的一句话,从一群匠人口中说出,怎么觉得也不是个滋味。


故宫里的夏天,满院的杏树,木器组挂上“谁让你伸出红墙外”的幌子,因地制宜的拿盖文物的纸接着打下的杏子,杏子极甜,据说是乾隆皇帝千金从海外带回来的种,如今,也让这群深居简出的人口齿噙香。


而作为故宫钟表修复师的王津师徒,就连参加钟表圈的博览会的时候,也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


 

一位来自台湾的喜爱收藏钟表华侨,毫不吝啬地向师徒俩展示着自己的藏品,骄傲的说着:“只要我有两三件(钟表)故宫没有的话,我就开心”。

而王津就站在簇拥在台湾华侨人群旁,静静的微笑着,不言语。

下个镜头,就回到故宫,王津又坐回自己的工作桌前,手中还把玩着修表的工具,说道:


 语气温柔平和,也听不出丝毫的嘲讽不屑或傲气凌人,只有隐隐的自豪感,这一方天地,王津自己做着舒服,守得也安详。

 就像开头所说:“王津师徒与他们,本来就是两个世界。”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屈峰,算是纪录片中年纪最小的木雕修复师傅,接受录制时的他,一边不紧不慢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出一番动人心魄的话。



这段独白,既是屈峰作为一位手工艺家对艺术创造的体悟,也是一名文物修复者对文物保护的心声。

就如他回到中央美院去参加校友活动时,旁白再次提醒我们:

“这里是一个与故宫不太一样的世界”。



看着网友们一排刷不完的五星好评,胖达也找到了导演叶君(清华大学02级广电本科学生)拍摄花絮里说过的一句话:

“我想说'匠人精神’是这个时代

永远不会消退的东西,

我们需要的同时也在怀念着它。”

我们眼中的神秘是他们手中的日常。看着每个办公室外养的鸟,喂的猫,种的瓜果花朵,众人撑着一张大大的厚纸接住打下来的杏儿,这才是真正的生机。

修复师们不仅仅是在面对一份赚钱的职业,而是面对一个自己选择的世界,一种自己选择的生活。

他们一手触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

“人生缺憾,一碗承受”,我们之于文物,不过是经过而已。”

胖达觉得,这才是正宗的“故宫”范儿吧。

各大视频网站上都有资源,就不放链接了,实在找不到的话就打开电视找找看吧。

文编 | 胖达 毒舌翩翩月半公子

美编 | 闲鸟 强行不会认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