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电影馆 | 最好的旅途就是不归路

 光影志 2021-03-23


周末电影馆

-NO.79-

经常会梦见一个人开车行驶在连绵不绝的公路上,两侧的树木飞速后退,路上黄沙飞扬,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绝对自由又绝对孤寂。为什么钟爱公路电影,大概是因为它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充满了速度感,飞速掠过的风景之后才是粗砾的真实世界。在荒凉又无尽的公路上我触碰到身体里呼之欲出的能量,它来自于对生命本我的追求

公路是一个绝佳的舞台,相似的公路上每天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人们在这里追寻内心深处的渴望,完成与他人、与自我的心灵交流。正因公路具有绝佳的戏剧张力,所以逐渐出现了一种以汽车和公路为典型叙事元素的电影。公路片这种电影类型也逐渐确立并丰富。今天周末电影馆就为大家介绍几部影史上著名的公路片。


《阳光小美女》

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喜剧片,它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到处贩卖成功学的爸爸、崇拜尼采性格自闭的哥哥、自杀未遂的同性恋舅舅、满嘴脏话吸毒成瘾的爷爷以及艰难充当家人调和剂的妈妈开着一辆破车陪奥利芙参加“阳光小美女”的选美比赛。

电影一开场就以调侃、讽刺的手法将这一家人逐一介绍,乍看你一定会以为这是一部家庭或儿童轻喜剧,但看完整部电影后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感情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深刻

在这个看似追逐梦想的旅途上,一家人的梦想却在逐渐破碎。舅舅在路上最狼狈的时候偶遇到了旧时的恋人与恋人的新欢、哥哥拼尽全力想要考上飞行学校却发现自己是色盲、爸爸到处贩卖的成功学彻底宣布破产、爷爷甚至因吸毒过量在酒店中与世长辞。

最后奥利芙参加选美时跳的这段舞令人感动,台上的小女孩们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俨然是经过程式化训练的大人模样,而奥利芙是她们当中唯一没有经过修饰的孩子,她说我要把这段舞作为礼物送给爷爷,便在评委惊骇的目光中跳起了脱衣舞,只有这个沉浸在舞蹈中的孩子未能领会舞蹈的意义,眼看着没法收场,她的家人们却一个个跳上台与她共舞,努力维护着一个小女孩未曾沾染世俗烟火的气息。没有意外的,奥利芙最终没能获得选美小姐的冠军。

在这部电影里大家好像都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爸爸一直推崇的成功学就像一个巨大的讽刺。然而在这一路上,失败与成功的界限其实早已模糊,这部情节简单的电影给出了一个对生活最本质的思考:失败与成功究竟该如何定义?当理想与现实背离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做出全部努力最终还是换来错误的结果我们要如何承受?

片中的一家人开了900英里去加州,最后又两手空空地开了900英里返回。有时候生活就像一辆破车,需要你推着跑,到最后终点在哪已经不再重要,在路上,其实就是生活本身

《末路狂花》

作为典型的公路类型片,这部1991年的《末路狂花》无疑是当时一朵绽放的奇葩,其中所凸显的女性主义色彩是这部电影最独特的的地方,相比于传统情况下女性总是作为男性的附庸品所出现,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将两位女性角色置于主要地位,而片中出现的所有男性都是为她们所服务的次要角色。

一场好姐妹之间为期两天的短途旅行,却在男权社会的一步步压迫之下变成两个女人的亡命之旅,她们在逃亡的路上一步步释放出最真实最不受限制的自我、一步步接近自由,这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公路片,更是一部划时代的女性主义电影。

塞尔玛和露易丝,一个是唯唯诺诺的家庭主妇、一个是在餐厅打工的女招待,却因误杀了试图强暴塞尔玛的男人被迫逃亡。路上黄沙漫天,在苍凉的背景音乐中,她们脱下白色蕾丝连衣裙换上背心和牛仔外套,她们的脸颊被太阳晒得发红,金色的长发随风飞舞。这是她们一生中最愉快最疯狂的旅程

我最喜欢的情节是塞尔玛与露易丝开枪打爆了那个满口污言秽语客车司机的车。从最开始的被迫反抗到这里她们已经无所畏惧,她们向那个三番五次出言不逊的男人举起枪口,也是对这个男权社会举起了枪口。爆炸的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空,男人跪在地上大喊“地狱来的疯婆子!”而塞尔玛和露易丝只是笑笑将枪插进口袋里潇洒离开。这俨然成为女权的一个象征。

蓝天流云、漫天黄沙、万丈悬崖,她们目光苍凉但神情磊落,她们双手紧握,相视一笑,两头金黄的长发在阳光下随风闪耀,最后那辆蓝鸟从峡谷一跃而下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时间仿佛定格在这一瞬间。那一刻我觉得中文译名与这部电影的结局如此贴近,末路狂花,就要在生命的尽头绽放。电影的最后一幕不是堕落,而是飞翔

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对于这些“恶”,编剧在结尾给出了最温柔也是最有力的一击,纵使粉身碎骨,也绝不向这个世界低头,最好的旅途就是不归路。这段短暂而又璀璨的旅途是她们能够承认的一生,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她们在悬崖上空俯瞰陆地上自以为权威的男人们,自由的灵魂飘向天空。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美的旅途。

《德州巴黎》

说起维姆·文德斯,他的影片有一种特有的坦率冷静的风格。他在影片中往往会塑造孤独的流浪者的形象,因而也一再描写迁移、迷航和旅行。他追求的是一种平静地观察、等待和不停顿地发展的电影,尤其喜欢表现公路、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文德斯的影片中的情感清静缓慢却又深刻。

部《德州巴黎》塑造了疏离、空虚但是充满诗意的世界,是我认为最能体现维姆·文德斯导演风格、也是最能表现公路片内涵的一部电影。

电影的主人公查韦斯是一位戴着红色鸭舌帽的落魄中年人,他孤独的走在路上,漫无目的的寻找着一个地方——德州巴黎,它存在的唯一证据是他手中的一张旧照片,据说这是他父母第一次做爱的地方,也是他开始的地方。他像一个伤感的失语症患者,身上有着无法融入世界的孤独感

影片中一共有四段旅程,第一段路程是他独自行走在德州荒野中,从未知来、去向巴黎德州。第二段路程是他与弟弟重逢后,一同奔赴洛杉矶的“家”。第三段旅程是他和儿子前往德州休斯顿,寻找自己的妻子。第四段旅程则是查韦斯从德州休斯顿出发、再次奔向未知。有人可能会从中看到亲情的温暖爱情的可贵,但我看到的只有无尽的隔阂与孤独。也许生活中不可理喻的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隔膜感才是人们无法避免的永恒命题。

影片的最后查韦斯与妻子通完最后一通电话,转身消失在昏暗的路灯下,这里没有归属,远方也没有,无尽的公路不知通向何处,每一个路口都是未知,或许他已经习惯了那份永不休止的寻觅与飘忽不定,于是只能永远流浪在路上。

当我们在谈论公路片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我想应该是孤独吧。公路本身代表的大概就是一种没有终点的孤独与飘荡的宿命,眼前的凉沉寂仿佛奏鸣曲般召唤着人们,从这不是起点的起点奔赴着看不到终点的终点

愿你在路上,触碰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与追求。

文编 

Zoe | 须臾不可分离

美编

Cecilia | 纸短情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