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设计美学的视角看《集结号》

 斯皮尔伯格 2021-03-23

冯小刚作品《集结号》以其宏大的战争场面和对人物的重彩刻画, 渗透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和文化精神, 显示出了本民族的电影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独特性, 表现出质朴、淳厚、完整、博大的气势。就视觉艺术本身而言, 影片从意境、形式、色彩、语言等不同的设计美学视角, 都具有极大的魅力, 从而打动观者的心灵, 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在感情上得到升华。

任何时代的艺术,作为人类之心灵最活跃、体验最丰富的状态下的创造物,反过来都以其丰富的精神营养滋润着人类的心灵,丰富着人类的经验。著名导演冯小刚的电影作品《集结号》,在艺术形式上完整、和谐、优美,艺术技巧精湛、纯熟,影片注重思想性,故事情节中渗透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和文化精神,显示出了本民族的电影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独特性,表现出质朴、淳厚、完整、博大的气势。电影《集结号》,通过唤醒历史让观众接受了一次健康的精神洗礼和艺术教育,使人的精神更加空灵和高尚。

电影艺术是博大浑圆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艺术对电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但受到视觉艺术的影响,还要受到听觉艺术和想象艺术的影响。就视觉艺术本身而言,影片从意境、形式、色彩、语言等不同的设计美学视角,都具有极大的魅力,打动观者的心灵,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感情上得到升华。

一、影片创造出了震撼、感人的真实意境和情感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所谓意境,是作者靠充满感情的形象,通过联想、想象、夸张等手法创造出来的,是真实景物与真实情感融合一致的完美结合,是理想与生活、感情与自然高度统一的结果。影片《集结号》所展示的真实意境和情感意境可以在许多个境头中体味出来。镜头一:战争爆发前的老窑厂战场上,白雪皑皑,格外的静谧,犹如一场死神来临前的盛宴。而后战争突然打响,影片动用令人震撼的音效和逼真的战争场景,血肉交迸地集中轰炸观众的视线。电影画面运用强烈的艺术表现手法,由极其寂静的氛围一下子过渡到宏红阔惨烈的战争红场面红,让人们充分感受到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真实的战争。镜头二:谷子地和孙桂琴站在汶河战役故地无名烈士墓地前,面对着眼前伫立的数千个刻着“无名烈士”的简陋的墓碑,谷子地喃喃自语,“爹妈都给起了名,却全都成了没名的孩子……”真实意境和感情意境在此刻完美融合,英雄的故事感染着观者的情绪,引起了观者的共鸣。

二、影片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格调

“形式美”,作为美学理论中的一个专属名词,指的是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上的美的体现,也指涉及社会生活、自然中各形式因素 (线条、形体、色彩、声音等) 的有规律的组合。影片的多处场景都体现出了关于和谐,关于对比,关于均衡,关于节奏,关于比例,关于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影片开始,高度俯瞰的镜头,从一眼望不到边的雪地,到类似方尖碑的墓碑,再到系着鲜红飘带的军号。影片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经典的画面特写,由远及近的逐渐把观众拉进历史,拉进1948年初冬的汶河战场,拉进这群朴素而平凡的战士。画面中依照美的规律来安排雪地、墓碑和军号的位置、虚实、色彩等关系,恰到好处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创造了极为深远的意境,使观者产生无限的联想。影片中谷子地发疯似的爬上煤堆挖掘烈士遗骨的那一幕,就借鉴了设计美学中虚实运用、空白处理的艺术手法。影片利用大面积的煤黑作为背景,起到了空白的作用,是虚的部分,画面中疯狂挖煤的谷子地是实的部分,虚实相生,对比强烈。画面不均衡构图造成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渺小的个体与巨大的煤堆构成强烈反差,起到空白作用的大面积的煤的黑,越发衬托出谷子地的那份倔强与执着,给观者无限的想象余地。谷子地一个人想从煤堆里找到他的47个兄弟的骸骨,那种沉默与无奈,那种绝望与孤独,那种刻骨铭心的兄弟情谊,格外牵动人心!我们的脑海里也仿佛又看到了英雄们的音容笑貌:王金存,焦大鹏,姜茂才,吕宽沟……

三、最基本的设计元素点和线在影片中的不同形态呈现了多样的视觉特征和心理感受

点和线是设计美学中最基本的设计元素。点和线在影片中的不同形态呈现了多样的视觉特征和心理感受。在影片开始时,镜头由远及近,逐渐拉伸,把观者的目光最终集中到一个点,集中到那把系着鲜红飘带的军号上,一下子切入主题,英雄的故事就以这个“点”拉开大幕。影片中,谷子地发现友邻大部队早已撤退,他怀疑是自己忽略了集结的号声,导致战友们枉送性命,强烈的震惊和内疚之下,他携带炸药包奔出窑场只身前往敌军战壕,当他拉弦发射出的最后一颗炮弹,和敌军炮火发射过来的另一枚炮弹在天空中划出两条诡异的弧线时,此刻影片以慢放的形式清楚地把炮弹划出的轨迹线展示在观者的视觉中,线本身刚直、迅疾的特点,则被谷子地的那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情调和气势渲染得更有力度。影片中这两枚炮弹划出的轨迹线,并非完全是交代彼此命中了目标,而是用线的抽象形态赋予了谷子地和谷子地47个兄弟们无怨无悔、直面死亡的高贵绚烂的军人职责。影片结尾,集结号吹响,烈士墓碑再度被长镜头拉伸,恢复到开篇的俯瞰画面,观者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那把系着鲜红飘带的军号上,把观者的思绪再由那个点浓缩到历史的记忆中。

四、影片中色彩的运用渗透着勇敢、刚正、坚毅的民族气质

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运用强调:一幅好的作品感觉不到画家在用色,不用强烈色彩引诱和刺激观者,而是靠色彩创造的意境来打动人心。《集结号》的色调是温暖的。虽然汶河战场的雪地是白色的,军人的衣装是灰色的、坦克、枪支、炮弹是冷色的,战争和死亡也是冰冷的,就连战后的汶河故地也堆满了如山一样黑色的煤石,但战火中的兄弟情谊,王金存脖子上围着的象征美好爱情的红围巾,幸存者谷子地对47个亲如兄弟的战友的承诺,孙桂琴在清澈碧透的溪水边倾听丈夫王金存在面对死亡时的那份镇定与从容,以及谷子地在林场的了望塔上眼睛看不清而是用鼻子去闻那一片片英雄们用鲜血浇灌过的土地上生长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林子……影片就是通过运用这一幕幕的灰与艳、冷与暖的色彩对比来昭示英雄的九连兄弟,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勇敢、刚正、坚毅的民族气质,使影片显得温暖多情。

五、影片中的语言设计创造了一种朴实坚忍、正气凛然的意境,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言语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九连的兄弟们虽然没学过多少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却因成长在刻骨铭心、生死与共的革命友情积淀深厚的战争环境里,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使他们具有了体现人文精神的思想、情感和行动。《集结号》的主人公谷子地和九连战士们,都是平凡甚至卑微的英雄。他们的烈士荣誉,他们的烈士勋章,甚至在牺牲八年之后才得到追认。战场上,谷子地嘱咐他的弟兄们“都给我支着耳朵听着号声啊!”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却可以读出这样两层意思:一是讲军令如山,听不见号声决不撤退;二是讲谷子地对九连47个兄弟“生命”的高度责任。一轮阻击之后,谷子地坚持把牺牲的战友抬回窑里,“四仰八叉的躺在雪地里,担心让敌人的炮火轰碎了,轰碎了,就捏不到一块了。”正是这种责任,让谷子地的后半生就为寻找47具遗骸、为追溯他们“烈士”的称号而存活着。影片最后等到有了部队的消息,谷子地在那么激动和紧张的心情之下,仍然要“等会儿,我得洗把脸”,更体现出那份迟到的承认和军人荣誉在谷子地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影片中像这样的语言描写还有很多,比如吕宽沟那挂在嘴边的二亩半土地的“回家”心愿,王金存那温柔的层层家信,还有焦大鹏让王金存给老婆代写的嘱托:“把地种好喽,把老人侍奉好啦,天冷了,别让儿子到处乱跑,离大牲口远点……”影片中战士们本土化、生活化的语言设计,创造了一种朴实坚忍、正气凛然的意境。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艺术承载的社会责任不可低估。如何让电影在满足商业目的的同时,还体现出正确的人生观、艺术格调、人类的智慧与责任感,已成为有责任的电影人的新思考与努力方向。从设计美学的视角看,《集结号》已经开始在影片中通过不同的具有形式美感的画面潜移默化的塑造我们的外观与灵魂。影片分别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战争场面和谷子地执着的寻找英雄的故事,唤醒观众心灵中的历史,唤醒被消费主义的软性文化浸泡太久的当代都市人的忧患意识。正如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说,“知识、学问应该和善行结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