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经后女性类风湿患者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的防控

 一枝独秀2603 2021-03-23

绝经期后的女性类风湿患者,因为疾病、年龄等多重因素,极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规避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对于绝经后女性类风湿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保障有重要的意义。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症状,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和各种关节炎症患者人群中,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类风湿患者群体中。

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很多,按照是否可控,可将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

不可控因素:年龄、女性绝经带来的雌激素变化、遗传。

可控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影响骨代谢的各类疾病和药物。

发生机制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主要受下面的这两个因素影响。

性激素: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会发生衰退,血清雌二酮水平明显降低,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骨吸收和骨破坏失衡,最终导致骨质疏松和引发骨折。

类风湿疾病影响:类风湿会导致关节局部微循环障碍,发生微循环障碍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不能进出关节,就会阻碍骨细胞形成,进而导致骨质疏松。

临床表现

伴随骨质疏松的类风湿患者会出现疼痛、脊柱变形、易发生骨折等表现。

腰背部弯曲:发生骨质疏松的类风湿患者会因疼痛和疾病影响而出现腰背弯曲改变。

身高变矮:脊柱发生弯曲畸形后,首先会让患者变矮,进而会导致胸廓畸形、心肺功能受损。

易骨折:发生骨质疏松的类风湿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几率远高于一般人。

腰背部疼痛:伴随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女性类风湿患者常会出现腰背酸痛或全身骨痛,翻身或长时间行走时,这种疼痛会加重。患者有时还会伴随肌肉痉挛、活动受限。

如何判断

骨质疏松的确诊关键在于骨密度检查、骨转换标志物检查以及临床症状。

骨密度检查:我国已将骨密度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内容。骨密度检查具体需要通过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

骨转换标志物检查:简称骨标志物,是骨组织本身代谢产物,是判断骨质疏松的依据之一。

临床症状:患者是否存在上述的腰背弯曲、身高变矮、易发生骨折和腰背部疼痛等症状。

如何防治

绝经后女性类风湿患者想要避免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就要有意识地在治疗类风湿的时候,进行骨质疏松的防治。

基础防治:改正吸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定期补充钙和维生素D、进行适度运动等。

专科治疗: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进行科学、规范的骨质疏松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