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岁女总裁:孩子不需要爸爸,有妈妈就够了丨这是什么心态?

 谢耳朵馆长 2021-03-2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随着时代科技迅速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放程度和包容度也大大提高,一些传统的观念已经制约不了思想先进、个性独立的人群,这个世界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叶海洋,一个个性独立实力强劲的帅气女主裁,就曾因为直接跳过恋爱结婚的步骤而选择到国外借精生子的消息遭到全网的热议。
她打破传统的婚恋观,走了一条鲜有人走的道路,在大家感叹她帅气有钱的同时,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没有爸爸的家庭,算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吗?
这些质疑的声音也并非全无道理,在传统概念中看来,只有家庭完整健全,孩子才能健康成长,饭后母爱其中一方的缺失都会使孩子有一些人格缺陷。
而艾莉西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明确指出:
“任何详细的研究报告都表明,完整家庭内部的紧张和不幸气氛较之公开的破裂的家庭对孩子们更有害。后者至少明确地告诉孩子们,人们能够通过果断的决定结束当下不堪忍受的境况。”
事实确实如此,有些看似完整的家,内部其实早已支离破碎。有的父亲好吃懒惰、吃喝嫖赌、出轨外遇、家暴辱骂……
这种没有资格当父亲的父亲往往给孩子造成的阴影伤害才是最不可逆的。
丧偶式婚姻往往还不如单亲家庭。
父母之间的不和睦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性格,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大脑和内心发育程度远远早于我们理想的程度,教育专家曾指出:
“孩子出生后,大脑处于快速发育的状态,3岁前可以发育到成熟期的80%,会建立起700~1000多个神经连接。此时他会通过听觉器官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如果大脑是一个意识机器,那么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的三四年间的语言,就是在创造这个机器。”
而内部关系不和善的家庭往往注意不到这一点,无形中对孩子又产生了不小的伤害。
至于那些支持叶海洋行为的人,往往都会是另一种观点:那就是父亲无用论。网络段子曾这样调侃过孩子与父亲母亲的关系:孩子平常说得最多的话是:“我妈呢”,而对父亲说过最多的话那就是:爸,我妈呢?
父亲无用论的观点确实有些片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之所以人们会形成这样的刻板印象,都是,都是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女性心思细腻,所以母亲多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细节,属于显性角色;男性善于从宏观角度观察问题,因此在大事或者原则上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属于隐性角色。
所以爸爸那些浅显的口头上的爱和内心的爱有的时候不能直接传递给孩子。
据统计,我国目前将近8000万人属于单身家庭,不健全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不少的打击,但并不代表,没有合理的方法处理这些问题。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完整的标准,并非取决于家庭人数,往往取决于是否具有充足的爱。
叶海洋的家庭缺失,那么又有谁的家庭不缺失?经济纠纷,婆媳矛盾,离婚再婚,种种从狗血电视剧映射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哪一种能不为人们留下深刻的阴影般的伤害?
从叶海洋的个人状况可以看出来,她独立自主的经济状况和对孩子的关爱,足以弥补小孩在父爱上面的缺失。
一个真正充满爱的家庭是由爱情作为根基支撑的,能遇到真爱是人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但反之也不一定会很糟糕。如果一个人没有缘分遇到爱,自己选择将就下的婚姻也是一种难以弥补的错误。
面对孩子的来历,她对外也十分坦然,相比于将不和谐家庭关系变得隐晦私密的人而言,敏感的氛围才是导致孩子内心自卑受伤的关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些积极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让弥补孩子因为家庭缺失而导致的性格不健全问题,在生活中叶海洋细腻入微的关心以及对孩子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不见得没了父亲不会更好。
总而言之,道德是自律的,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不应该属于被道德绑架的范畴。叶海洋的行为既不主动倡导也不随意反对,尊重才是大众应该拥有的态度。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Tanay, G., Lotan, G., & Bernstein, A. (2012). Salutary proximal processes and distal mood and anxiety vulnerability outcome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A pilo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Behavior therapy, 43(3), 492-5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