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传承在基层之半夏厚朴汤

 无梦的天空1234 2021-03-24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多少都有使用中医中药的经历,为什么效果迥异,究其原因是不了解中医,缺少一点中医思维,哪怎么才能改变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要认识中医,对中医要有深刻的了解,中医对西医而言是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待人与疾病,西医重视所患的病,而中医不仅重视病,更重视患病的人,把这个人与所患的病视为一个整体,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我们都有自行到药店卖药的经历,譬如购卖一个简单的中药咳嗽糖浆,面对众多不了解的止咳药品,往往是无所适从,哪怎么才能正确购卖呢?我认为譬如咳白痰可卖半夏露,咳黄痰可卖川贝枇杷露,干咳无痰可卖雪梨膏,剧咳可卖联帮止咳露。为什么呢?半夏燥湿化痰,川贝、枇杷,清热化痰,雪梨润肺化痰,联帮止咳露中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蒂巴因、那可汀等生物碱类物质,具有镇咳之效。略懂这些肤浅的中医知识,选择起来就能从容面对。目前执业药师在药店大多尚留于形式,在美国卖枪容易,卖药难,如果患者到药店卖药,患者必须出具医生处方,不然药店违法。而中国的国情尚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现状,哪怎么办呢?就中医而言我认为只有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公众中医知识,培养简单的中医临证思维,现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临床中遇到的个案,浅述公众常犯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寒热不分

一老年患者因胃痛就诊,诉胃痛,胃胀,便溏,舌薄白,苔胖大伴齿痕。问诊中他提及听人说蒲公英清热解毒是个好东西,在农村弄了一大口袋坚持服用大半年,这么一个寒湿之体,怎么能经受大半年寒凉之苦,我让他停服蒲公英,开了附子理中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味,很快症状就消失了。相反,我有个患者他说高血压很难治,降不下来,找我就诊,他说他脸老是红的,火大,常服黄连清心丸之类苦寒泻火药,效果不好,我触诊时,发现他很怕冷,于是我就说这不是热,而是寒,用了通脉四逆汤加葱白,服后效果很好,面红症状很快也消失了。这个患者面部发红,自己认为有火,但我认为他是真寒假热,就必须用热药才能取效。在临床当中,要有中医思维,明显看到这个病人是一派虚寒,这种情况怎么能清热呢?很多病人都说挺信中医,但是吃了好多中药就是没有效果,究其原因就是“以热增热,以寒增寒”,寒热不分,一派西医思维来吃中药怎么能药到病除呢!

误区二:阴阳不分

一个老年男性患者说他肾亏找我就诊。彩超提示:前列腺炎伴钙化灶,尿频,伴夜尿增多,性功能稍差,他就自行到药店卖了广告推荐的补肾神药六味地黄丸,服了一个多月,效果不好,我看他舌淡白,苔胖大伴厚腻,触诊手凉,一派肾阳不足之证,就开了桂附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很快症状也就消失了,并叫他用桂附地黄丸善后调理。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不足之良药,阴阳不分,岂能药到病除。

误区三:补泻不分

一个中年妇女感到身困乏力来找我就诊,患者是一个养生意识很强的人,养生之道说的是一套一套的,诉说她体内有炎症,每天坚持喝八杯水排毒。查体:纳差,腹胀,尿频,肢冷,舌薄白,苔胖大伴齿痕,一派脾阳肾阳不足之证,我对她说你寒湿这么重,口又不干,岂能以湿补湿,水湿不去,身困尿频不消,当温阳利水,方拟;五苓散合厚朴半夏人参甘草汤加味,很快症状也消失了。

现实生活中类似此类医案不胜枚举,当前养生中药配方层出不穷,三七粉当属之类,三七活血化瘀是不错,但脾胃虚寒的心脑血管、高脂血症患者就不宜长期服用了,不能不看体质,人云亦云,毕竟三七性寒,长期过服也会加重体寒,甚至会引起胃痛,腹泻等不良反应。薏仁米久服也是,有句俗话:五谷不吃吃六谷,薏仁米确定是个好东西,补脾祛湿,现代研究还发现它尚有抗癌之功效,但此品性凉,脾胃虚寒之人、便干之人、孕妇皆不宜,是药三分毒。

看中医、吃中药,你永远记住,脑海中要有中医思维,我们不排斥现代科学的检查手法,但是我们也不赞成用现代医学的治病思维套用中医。学好用好一点中医知识,养成良好的中医思维,养生也好,吃中药也罢,皆会从中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