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71

 柴胡黄芩图书馆 2021-03-24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
71-80试题,答案中医内科学部分
71.积聚中期的治疗原则为
A.行气活血
B.消补兼施
C.扶正培本
D.化瘀消积
E.疏肝理气
答案:B
考点:积聚的辨证论治(2011)
解析: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应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故本题选B
72.下列各项,不属于积证瘀血内结证的表现的是
A.腹部积块质软不坚,胀痛并见
B.腹部积块大,质地较硬
C.积块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
D.面暗消瘦,时有寒热
E.纳谷减少,体倦乏力
答案:A
考点:积聚的辨证论治(2016)
解析:积证瘀血内结证可见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等。故本题选A。
73.温疟的临床特征是
A.发时寒热较轻
B.热多寒少
C.热少寒多
D.壮热不寒
E.但寒不热
答案:B
考点:疟疾的辨证论治(2014)
解析:疟疾分为正疟、温疟、寒疟、瘴疟、  劳疟。正疟的临床特征为寒热休作有时;温疟发作时热多寒少;寒疟是热少寒多;瘴疟分为热瘴和冷瘴,热瘴表现为热盛寒微或壮热不寒,冷瘴  表现为寒盛热微或但热不寒;劳疟发作时寒热较轻,遇劳则发。故本题选B。
74.疟疾的主要病因为
A.感受风温之邪
B.感受风寒之邪
C.感受湿热之邪
D.感受疟邪
E.感受风寒湿之邪
答案:D
考点:疟疾的病因(2013)
解析:疟疾的发生主要是感受“疟邪”,但其发病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诱发因素则与外感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有关,其中尤以暑湿诱发为最多。故本题选D。
75.疟疾的治疗原则是
A.祛邪截疟
B.解毒除瘴
C.扶正截疟
D.祛瘀化痰软坚
E.灭蚊截疟
答案:A
考点:疟疾的辨证论治(2016)
解析:疟疾的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治则,根据寒热的偏盛又有不同的治疗原则,温疟兼清,寒疟兼温,瘴疟宜解毒除瘴,劳疟则扶正截疟,疟母当祛瘀化痰软坚。故本题选A。
76.水肿发病涉及的脏腑是
A.心、肝、脾
B.肝、脾、肾
C.肺、脾、肾
D.脾、肾、心
E.肾、心、肺
答案:C
考点:水肿的病机(2001,2002)
解析: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不能转输水液;肾失开合,不能化气行水;三焦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失常,溢于肌表而为水肿,所以水肿发病与肺、脾、肾关系密切。故本题选C。
 
77.水肿风水相搏证的表现,下列哪项除外
A.伴恶寒、发热
B.肢节酸楚,小便不利
C.伴咽喉红肿疼痛
D.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
E.眼睑浮肿,波及四肢  
答案:D,
考点:水肿的辨证论治(2015)
解析:水肿风水相搏证因风邪袭表,肺气闭
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表现为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故本题选D。
78.尿血与血淋的鉴别,主要在于
A.尿色的深浅
B.尿量的多少
C.尿味的情况  
D.有无尿痛
E.以上均非
答案:D
考点:淋证的病证鉴别(2001,20062016)
解析: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的表现,但血淋是溺血而痛,尿血无尿痛的表现。故本题选D。
79.治疗淋证之气淋,应首选的方剂是
A.小蓟饮子
B.补中益气汤
C.八正散
D.沉香散
E.程氏萆分清饮
答案:D
考点:淋证的辨证论治(2016)  
解析:淋证之气淋病机为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治宜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方用沉香散。小蓟饮子主治血淋,补中益气汤主治劳淋,八正散主治热淋,程氏分清饮主治膏淋。故
本题选D。
80.石淋的治法是
A.健脾益气,升清固摄
B.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C.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D.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E.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答案:C  考点:淋证的辨证治法(2014)  
解析:石淋的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气化失司。症见尿中夹砂石,排尿  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治宜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故本题选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