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

 Yang马 2021-03-24

中医一代不如一代了,再下去中医经绝代了……

类似这种言论,现在网上传播得比较广泛。

事情是不是真的这样了呢?遇秋认为,肯定不是的,中医不但不会绝代,反而是一代比一代厉害。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能区分中医的类别。

第一类是没有条件搞科研的中医。

这类中医,有临床,但是没有条件搞科研。一般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年轻中医,基本都属于这一类,对于前沿的高难度的领域,没有条件去参与,所以日常的任务就是治疗常见病,疑难病也会接触到,但不成系统。除了看病,还有时间精力看古书,写科普文章。

如果科普文章写得好,甚至还能吹一下牛,搞点稀奇古怪的说法,老百姓就会觉得这个医生水平很高。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遇秋也属于这类中医,自学考资格证,没有机会参与科研,只能写点自己的学习或临床心得,也算是为中医贡献一份力量。

这一类中医,基本上是以学习前人经验为主,对于新的病种,很少能系统性突破。

第二类是有能力、有条件、有机会搞中医科研临床的中医。

这类中医,除了临床,还具备科研创新的条件,对于一些前沿的医疗问题,有机会接触并进行研究。因为从事的领域过于专业,任务繁重,一般不会有空写科普文章,有文章也只会发专业期刊。

在老百姓的感知中,这部分中医,存在感是很低的,感觉不到他们的水平。

有这里举个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吴咸中。

国医大师?怎么没有什么印象?写过什么书?

吴咸中是首届的国医大师,含金量肯定是很高的。为什么感觉知名度这么低呢?因为他做的事情太专业了。他的代表作是《腹部外科实践》,一般的中医是不会去看的,西医反而可能会去看。

他能够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他主要是在急腹症方面做了中医的攻关研究,降低了病死率。

比如,重型胰腺炎(ASP),纯西医的治疗方案,死亡率在30%以上,加入中医的治疗,死亡率降至11.6%。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病死率在10%~20%,加入中医的治疗,病死率降为1.1%。重症腹内感染所致的MODS,纯西医病死率是33.33%,加入中医的治疗,病死率降为16.27%。等等

遇秋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些数据,是没有太多感觉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深入研究。

对于大多数中医来讲,碰到急腹症,治胸痛腹痛的几个常用方子用完了,还没有效果的话,就没辙了,叫病人上医院。但是,作为医院的专科医生,尤其是大医院的专科,就是最后一站,要么治愈,要么病死,只能二选一。所以死30个人和死11.6个人,是有很大差别的。

遇秋认为,这种专科水平,以前的中医,无一人能及,即使就是张仲景在世,也未必有这个水平——治结胸、脏结、腹痛这些急腹症里,张仲景也有好些是判断为死症的,更何况有很多病种张仲景也没碰到过。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吴咸中不是纯中医,是西化的中医,中医怎么要做手术呢?

这种就是无知的抬杠了。

汉代的化佗,是纯中医了吧?他已经会使用麻沸汤为病人进行死骨剔除、剖腹术等。到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就有断肠缝连的手术记载。越到后来,外科书里的手术记载就越来越多。

这说明什么?说明纯正的中医,必要的时候,也是会做手术的!只不过是以前各方面的技术太落后,太精细或太大的手术没法进行,只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小手术。而现在技术很先进了,做大一点的、复杂一点的手术,有什么不对呢?这算是西化吗?

现在随便一个中医骨科的中医,他的外科手术水平,都会远超古代、近代的中医,是一代比一代强还是一代不如一代?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说一代不如一代。

每个年代的中医,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都有自己的病种要解决。

比如,在清代,温病常见且病死率高,所以出现了温病学派。但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温病了,温病理论不再发展,所以出不了温病牛人,这很正常。就像中医的新冠疫苗一样,研发得慢一点的,国内都没法做第三期的临床试验,只能去国外找地方试验,要不疫苗就出不来。

古代危害性很大的疟疾、霍乱等疾病,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而现在多见的四高、癌症、老年性疾病等,才是当前中医需要重点突破的病种。

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在当代也受到了挑战。清代的中医,为了诊断温病,发展丰富了舌诊的理论。随着检查手段的多样化,中医诊断理论是否也要与时俱进?这些都是当代中医需要解决的问题。

时代在变,中医也会变,评价标准必然也会变。在古代,一个中医的毛笔字写得漂亮不漂亮,脉案写得好不好,代表水平的高低,如果现在还拿这个来评价中医水平高低,中医早已绝代了,世间早已经无纯中医了。

综上,遇秋认为,中医是一代比一代强,更不可能绝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