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文化公开课】篆书,秦始皇的大一统(三)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之前我们说过: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如果说大篆几乎涵盖了秦朝之前的所有文字,甚至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等;那么小篆的范围则相对狭窄,它指的就是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即秦篆。它不似甲骨文与金文那般幸运,有大量出土的实物材料;小篆文字虽然收录的很多,但秦篆真迹却仅有完成于秦始皇二十八年的《封泰山碑》与《琅琊台刻石》两块石刻。

        更为遗憾的是,《封泰山碑》先后两次遭逢火灾,仅存的一块残石上只剩下了九个半字,清晰完整的仅有七字,保存在泰安岱庙之中。但同时又十分幸运的是,《封泰山碑》流传于世的有很多拓本,最好的是安氏拓本有136字。另外还有清代藏书家、经学家孙星衍保存的石印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另一块《琅琊台刻石》,命运比之《封泰山碑》似乎也没有好很多。虽然没有人为的破坏与天灾伤损,但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打中,剥蚀得非常严重。根据史料记载,原本四面都有文字的刻石,现今只有一面还存有86个文字。但这86个字,大多残缺,几乎不可辨认。《琅琊台刻石》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虽然字迹模糊难辨识,但依靠仅存的文字辅之以后来的拓本材料,还是可以据此对秦篆的特征加以概括:

        首先,字体肃穆秀丽,结构完整。

        第二,字形略长,笔力遒劲。

        第三,笔法舒展,厚重古朴。

        清代学者就曾将秦篆品评为“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也并非溢美之词。

        秦篆得此美誉,或许正如我们上一次所说:汉字发展到小篆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它的统一与完善,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有意识的国家行为。——对文字进行统一,历来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曾化繁为简。如果说甲骨文和金文的形成、完善与发展,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小篆以及其后文字的不断演变规范与流传,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了。小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或许小篆也是幸运的:甲骨文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发现,彼时早已不知有多少甲骨灰飞烟灭成一味药材或其他;金文虽然幸运,但中间多少也有些断代。唯有小篆,有变化,有衰落,却行走在历史的每个瞬间。具体说来,小篆从其诞生直至今日,大致经历了七个阶段:

产生-》推行-》变异-》复古-》衰落-》变革-》中兴

        小篆的产生和推行,毫无疑问都发生在秦朝。但是因为秦朝统治二世而亡,极为短暂;同时又因书写小篆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令其成稿极为缓慢,渐渐不适应日益繁杂的公文和信函书写。其实别说在秦朝灭亡之后,就是秦朝统治阶段,除了小篆之外的另一种字体也悄然兴起,并以其昂扬的姿态成为中国汉字大家庭中的新成员。至于是谁,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它就是隶书,我们留待后面再讲。

        因为小篆书写的不便捷,待汉朝取代秦朝后,小篆就渐渐退出了“公务流转”的舞台。不过,饶是如此,汉代统治者们也从未看轻过小篆:在一些比较庄重肃穆的地方与场合,仍然用小篆写就。同时,收录小篆最早最完备的一部书,就出现在东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首创部首编排法,共收录文字9353个。字体以小篆为主,兼收古文或籀文。不过,《说文解字》中的小篆结构虽然工整,但笔划纤细,字体呆板,却不能代表秦汉时期小篆的书写风格。至于汉代篆书相较于秦篆的一些特点,如字形与笔法更富于变化,方圆结合;古朴凝重中也透着活泼灵动等等,还是要查看同期的一些汉代篆书作品。

        汉代以后,小篆虽然已不是通行的主要文字,但仍保留着自己在特定场合的独特地位:如观台楼阁的匾文、碑文等等。三国时期吴国的《天发神谶碑》,便是吴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孙皓因天降祥瑞而刻碑传世,他选择的就是小篆。只是字体早已没有秦篆的圆润,甚至也不似汉代时的方圆结合,全部都是方笔。险峻古朴中,似乎透露着末代君王的外强中干。

        发展至唐代,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盛唐气象,自然不会小气到不允许其他古文字的发展。因此在唐朝,有很善于书写篆书的书法家,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唐玄宗时期的李阳冰。或许说起李阳冰,只是“圈内人”熟悉,但他的另一个身份说出来,我们就恍然大悟了——他是李白的族叔。李阳冰的小篆书法,师承的是秦相李斯。虽然后世对其书法成就评价不高,但他开创的“铁线篆”,对后世小篆的发展影响深远。

        五代乱世至宋朝,小篆受到很多文人的喜爱:如南唐灭亡后投降北宋的徐铉徐锴兄弟,如号称“宋四家”的米芾......不过,大多数人对小篆的书写并没有什么创新,多以李阳冰为范。但其中的徐铉却是个例外。他的小篆笔法苍劲有力,气势高古,就连“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也赞不绝口。

        至于发展到元明清初,虽然书法家有很多,但似乎对小篆这一类字体,大家都不甚热衷,这必然带来缺少小篆佳作的后果。比如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李东阳,这两位堪称书法高手,但不仅小篆书写平平,还偶有错别字穿插其中,令人惋惜。

        到了清朝中期,或许是文字狱太过严酷了吧,读书人不敢妄谈国政,或埋首故纸堆做考据,或挥毫泼墨作书法。小篆的书写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为邓石如,当时就有人称赞他“四体皆精,国朝第一”,后人更将其称为篆书领域继李斯、李阳冰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邓石如在精研小学、广泛收集金石文字的基础上,一方面突破了自唐以来李阳冰的束缚,另一方面对小篆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邓石如将隶书的笔法糅合在篆书之中,线条圆润厚重,雄浑有力。

        众所周知,甲骨文发现在清代晚期。其实清代晚期不仅是甲骨文发现的重要时期,也是文物古器物不断发现的黄金时代——这种积极地态势一直持续到民国。大量文物的出现,为小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代表人物有吴大澂、吴昌硕、赵之谦等人。他们的小篆书写风格各异,但都有着用笔凝练遒劲、气度恢弘雄健的特征,对时至今日小篆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小篆似乎并未因高贵的出身

就免去了历史长河中的几经沉浮

有时候出身也好 天资也罢

似乎都不能最终决定命运的走向

想来也只有心态和气度

才能在红尘的摸爬滚打中外圆内方

守得住底线 融得通外物

一路跌跌撞撞 终能看到彩虹漫天

小篆如此 人生亦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