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鸟朝凤】你只知道格力董明珠,却不知海尔杨绵绵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格力的董明珠,以干练果断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的视野;而海尔的杨绵绵,却温柔许多,她的标志性表情是微笑,但微笑的背后却有一颗坚韧的心。

1963年,杨绵绵从山东工业大学毕业,这位来自上海的22岁女大学生没有回到上海,而是在当地做了老师,之后又进入工厂当技术员。一次机缘巧合,她碰到了张瑞敏,谁也没想到,她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转变。

1984年,在张瑞敏的邀请下,杨绵绵加入了海尔公司。那时的海尔不是现今的知名品牌,而是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杨绵绵回忆道:那时的我简直就是从天堂跌到地狱,当时也没想过这个冰箱厂能做到这么大,想着张首席应该最多干两年就不干了吧,如果他走了我也就跟着走了。万万没想到一干就是那么多年。

可能正是张瑞敏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她,即便邀请她到一个毫无生气的公司,她依然应承下来。

当问及张瑞敏为何会邀请一位女性来协助自己时,他说:“当年力邀杨总裁一同创业,就是觉得她和别人不同,在她的年龄人利用上班时间买菜、织毛衣、洗衣服时,她在认真读书学习。

杨绵绵加入海尔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公司上,因为不懂得如何造冰箱,她就到图书馆寻找相关资料,后来找到了一本关于电冰箱的书。她研究完书后,还不辞辛苦找到作者,并请写书者当顾问,向其请教冰箱的制作方法。

她去德国学习期间,曾遇到过一个制作果菜盒的操作工人,每当注塑出一个果菜盒,那个工人就停下来细细检查一番,检查之后,他就在这个机器周围一通忙活,让下一个干得更好。杨绵绵却从他的眼里看到了欣赏,她说从未遇到过这么认真负责的人,也给了她启示,要精心制作每一个作品。

从海尔的发展历程上看,杨绵绵将认真负责的精神传给了海尔人,他们不断突破,将产品做到更好,从一个濒危的小厂变成走向世界的大企业。海尔除了将自己的产品做好外,还带动了青岛其他公司,因为有海尔做榜样,青岛其他企业也跟着海尔的脚步,不断进取,促使青岛成了全国有名的品牌城。

杨绵绵的进取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40年代出生的女子,58岁时竟去考了驾照。因为在她看来,超越和创新是一种瘾,令人欲罢不能。所以当听到她每周要工作70多个小时时,当听到她工作到70多岁时,都不足为奇。

“和杨总裁一起工作,你会变得更年轻,因为她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与杨绵绵共事过的员工纷纷表示她是一位有趣且积极进取的人。她没有总裁架子,标志性表情是和蔼可亲的微笑。

在管理上,杨绵绵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她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有“三商”,智商、情商与韧商。前两者都很好理解,而韧商指的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摔倒了就爬起来。这比前两者都重要。

尽管她是“二把手”,但无疑是个帅才,张瑞敏的思想在她的推进下,才能如此顺利落实并得到良好的反馈。


她本隐藏在舞台的后面,不为大众所知晓,但随着海尔不断发展扩大,2004年,杨绵绵的名字出现在《华尔街日报》首次发布“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榜单中。

2006年至2008年,连续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也是唯一连续三年上榜的中国女性。在美国《财富》杂志2011年发布的“全球50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中,杨绵绵也领衔中国女性企业家,她曾七次入选该榜单。她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2013年,杨绵绵卸任海尔集团公司董事长一职,将自己打下的半壁江山交到了接班人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