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四)列缺穴

 火帝养生_WSH 2021-03-24

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或立掌或侧掌,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此穴。


列缺主任脉,只要是任脉有问题,都可以在列缺上下针,从喉咙一直到阴部都可以在列缺上下针,在列缺上做补泻的时候,与我们前面讲的是一样的,顺经为补,逆经为泻,泻的时候,逆经下针,得气后,向前推一点点,这就是泻上加泻,泻得更厉害一点,顺经做补针的时候,得气以后,提豆许,这就是补得更厉害一点。这是补泻的手法。

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什么是经?什么是络?直行为经,旁出为络。列缺是肺经的络穴,络到哪里?络到了手阳明大肠经。

列缺穴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行表里阴阳之气,邪气在表时可借宣散肺气之功祛风解表,邪气入里时又可借表经之道,引邪外出;所以,列缺穴具有疏风解表,宣肺理气,止咳平喘之功效,是治疗伤风外感病的要穴。

肺经不上头面,但列缺能治疗头项、颜面疾患,是因为列缺穴为肺经络穴,直接联络手阳明大肠经,可通调两经经气,治疗两经病变;大肠经上颜面,我们后面学到手阳明大肠经的时候会讲,其支脉通项后大椎;故列缺具有清热散风,通络止痛之功,所以,列缺穴可以治疗外感风邪之头痛项强,又可治疗经气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的头痛项强;还可通过疏解面齿风邪,治疗口眼歪斜、齿痛等。

列缺穴还能治疗膀胱疾患,其机制一是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二是因为列缺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所以具有调理任脉经气,治疗任脉病变的作用。任脉通行阴部联系膀胱,此故穴就具有清热利湿、调理膀胱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遗尿、小便热、尿血、阴茎痛等膀胱阴部疾患。此穴位于腕部,具有通经活络之效,可治疗循经病症如上肢不遂;手腕无力、疼痛等。

综上所述,列缺穴可治疗伤风外感、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项强、口眼歪斜、齿痛;遗尿、小便热、尿血、阴茎痛;掌中热、上肢不遂、手腕无力或疼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